分享

高唐郭氏始祖碑考论

 理想希望 2016-10-15

        高唐郭氏始祖碑考论
      本人曾发过:访高唐郭氏族亲记 - 【郭氏之源】 - 中华郭氏网 http://bbs./thread-13306-1-1.html        一文,经过仔细研读比对有新的发现,请看:

一、古人有
      古人有名有字有号,与现在人们一个名字的习惯不一样,例如:
      我长支六世祖明资政大夫工部尚书朝宾尚甫黄涯。(见下图1)
详见:
        明工部尚书郭朝宾墓晋升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揭碑暨祭奠仪式成功举行  

         
           图1  明资政大夫工部尚书黄涯郭公之墓


二、明朝碑文中先祖的,而不刻名讳
      为体现后人对先祖的尊敬 ,明朝碑文中刻先祖的号、字,而避先祖名讳,而不像现在人们直接刻先祖的名讳。
      例如:明工部尚书郭朝宾墓,其墓碑正中间书:“明资政大夫工部尚书黄涯郭公之墓”,墓碑中的是先祖的黄涯“,而没有出现先祖的朝宾(见上图1墓碑)。

郭五里始祖墓碑刻的讳始祖的
      以下图2郭五里村始祖墓碑(见图2)文中刻的讳虎,和我长支汶上六世祖明工部尚书郭(讳)朝宾墓比较,可知:郭五里村始祖墓碑碑文中刻的讳“”字也应该郭尚书墓碑(见上图1)上一样刻的是祖先的,而不是先祖的名讳。
   




    图2   高唐城东郭五里村祖碑:
            右侧先刻:公讳虎字世威(详见图3),享年五十三岁(见图3),生五子:彦善、(彦)德、(彦)庆、(彦)忠、(彦)名(见图4  )。
            中间刻“明故始祖郭公之墓”(见图2)
            左侧刻:“大清雍正十年(1732年)岁次壬子季春??  之吉(    )”(见下 图5)

         图3        高唐城东郭五里村祖碑:
                      右上侧先刻:公讳虎字世威。


   
      图4  高唐城东郭五里村祖碑:
             右下侧先刻   生五子:彦善、(彦)德、(彦)庆、(彦)忠、(彦)名。


四、百年前先祖讳、等信息准确掌握难   
      由于人生有限、世事、环境、生活条件等各种因素发生变化,如无碑文、家谱等明确资料记载已故百年的先祖信息准确掌握难
例如:
      1、长支汶上族谱,原来对始祖名、字、号无记载见下图),

      


      
详见:
       长支汶上谱序及前六世族谱全部内容郭氏族谱(伯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807/08/2723691_490035847.shtml


      2、我四支东原郭氏族谱》(东平一世始祖从有谱以来一直不知始祖的名讳三德”,只到1983年续谱时,族人派专人走访才从青州的老谱上获悉始祖兄弟人的名字“六、始祖名讳明朝史料明确记载”)
《东原郭氏族谱》始祖——世系访问记 - 【山东郭氏】 - 中华郭氏网 http://bbs./thread-12630-1-1.html   ),以致于始祖讳(名讳三德”)的六世孙(三位、三锡、三益、三让、三柱兄弟五人)竟然与始祖同见下图)
出现了这样的笑话,好在我支六世祖五兄弟(三位、三锡、三益、三让、三柱)肯定不知始祖是"三“字辈,不知者不怪罪,我们也不能笑话古人。

       3、高唐宗亲说不清楚的先祖讳、信息更正常
      不借助明确的文字记载,人们很难说清百年前故去的先祖名讳、字、号等信息高唐宗亲为始祖立碑时始祖故去大约226年左右(见后5、始祖碑时间)后人说不清楚更属正常

五、始祖生卒时间推断
        1  、古代婚姻家庭制度
      古代并不是自由恋爱,而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没有一夫一妻的婚姻登记制度,有妻有妾,更没有计划生育。男女大约15岁左右就“拜天地”成婚,有的15岁就当了爸爸,有的小儿子(或小女儿)比自己的孙子(女)或外孙子(女)还要小十来岁。达官贵人差距更大,如军阀杨森86岁还生女儿(详见:大军阀杨森与他的十二妻妾()_资讯_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jishi/200801/0129_2663_382405_5.shtml )。
    2、古代四世同堂较常见
     老舍先生有《四世同堂》的作品,我《东原郭氏族谱》有五世同堂的记载
     十五世  “士傑字超万,乡饮介宾,恭颂:年高德邵,配闫村兴九赵公之女,生一子继和;继配本庄兆殿王公之女,恭颂:五世同堂,生子继康(出嗣),二女:长适五里庄永殿张公,次适四里庄义纲王公”,见下图或详见(
《东原郭氏族谱》(1937年版扫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9/08/2723691_458866109.shtml第93页)。


  
   《东原郭氏族谱》 93
     
       3、长支六世祖朝宾生于1513年
      我长支六世祖讳朝宾,字尚甫,号黄涯。正德八年(1513年)腊月24日生于汶上县城东贾柏村
(详见明工部尚书郭朝宾墓晋升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揭碑暨祭奠仪式成功举行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808/16/2723691_490331445.shtml
   或
    明工部尚书郭朝宾墓晋升山东省重点文保单位仪式成功举办 - 【山东郭氏】 - 中华郭氏网


    附:  长支汶上郭氏族谱
     (详见  郭氏族谱(伯序)  
  汶上郭氏族谱1

  汶上郭氏族谱2
     汶上郭氏族谱3


         长支汶上前六世简谱:
    一世:始祖(三才)
          子一:智。
    二世:智
          子三:玉    
    三世:玉    
          玉子三:顺
          麟子失传
          泉子失传
    四世:顺    
          顺子二:纶  
          德子失传
          熊子失传
    五世:纶  
          纶子五:朝卿 朝聘 朝臣 朝冕 朝弼
          绪子五:朝用 朝辅 朝贤 朝宾 朝宗
    六世:朝卿 朝聘 朝臣 朝冕 朝弼(父纶)
          朝用 朝辅 朝贤 朝宾 朝宗(父绪)

          朝卿子三
          朝聘子四
          朝臣子二
          朝冕子五
          朝弼子无

          朝用子三
          朝辅子二
          朝贤子九
          朝宾子一
          朝宗子三

       4、始祖生卒时间推断
        一般女性的生育期为15-49岁(详见女人生育极限是多大?我国最高龄产妇是62岁_网易亲子http://baby.163.com/16/0128/05/BED4R6GA00362USS.html  ), 一般情况下同母兄弟的年龄差距会在35岁以内,由于古代结婚生子早(详见上 1 、古代婚姻家庭制度),不排除有人35岁就当爷爷(三代),但同母兄弟年龄差距不超过三代(即不会有4代)。
     一般情况下五里庄始祖应该比大哥的长孙(三世)大或相近,但比长支六世祖讳朝宾(1513-1585)至少大三代(六世祖讳朝宾在兄弟中是老四,在叔兄弟10人中排行更靠后,与长兄相差15—20左右正常,详见上长支汶上前六世简谱)。
     如果每代按最小15岁计算,长支六世祖讳朝宾与叔兄弟10人中长兄的年龄差距按最低15岁计算,则高唐始祖的出生时间早于
15136世)-15(五世)-15(四世)-15(三世)-15(六世祖朝宾与长兄的年龄差)=1453年)
也就是说始祖应该在1453年前出生,始祖享年53岁,也应该在1506年前去世
        此推断结论后郭庄西村碑文相吻合(见6、图B)。
  



      5、始祖故、碑时间
       高唐城东郭五里村祖碑碑文还载明: “祖母李氏寿登八十余岁”,“明故始祖郭公之墓”,“大清雍正十年(1732年)岁次壬子季春??  之吉(    )”(见下图5),由碑文可知:始祖是在明朝(1644年明末农民将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覆亡)故去(1644年以前)。立碑时间在大清雍正十年(1732年)岁次壬子季春??  之吉(    )”,
       如果按照始祖生卒时间推算,则立碑时间1732(年)-1506(年)=226(年)
       也就是说由孙辈立碑时始祖故去已经大约226年左右
图5     高唐城东郭五里村祖碑
          左侧刻:“大清雍正十年(1732年)岁次壬子季春??  之吉(    )”


       6、后郭庄西村碑文记载:明朝中期郭姓由郭五里分支于此。

        A 后郭庄西村碑

A   后郭庄西村村碑正面图
      碑文:
              后郭庄
               西村
         高唐县人民政府监制


B  后郭庄西村村碑背面图
     碑文:
   “  明朝中期郭姓由郭五里分支于此,
    因村处前郭庄之北故名后郭庄。今分东
    西两行政村该村居西故称后郭西村。民
    有郭、高、李、刘、房、石等姓。
                       高唐镇后郭庄西村委会 立
                       高唐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文
                                   一九九零年十一月”


      明朝大约276年(约1368-1644年,276年),中期约1460-1552年

      由后郭庄西村碑文(图B)可知后郭庄西村郭姓是由郭五里村郭姓(始祖子孙)于明朝中期(约在1460-1552年迁移过来的。
   
      后郭庄西村碑文(图B)记载始祖生卒时间推断相吻合
   
     
六、十年浩劫毁史料,老人奔走续家谱,有点差难免

      1966年开始的十年浩劫(原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家谱史料等古籍进行了清缴焚烧破坏,高唐城东后郭庄郭玉海老人(与高唐城东郭五里村等地宗亲为同一始祖)退休后,不辞辛苦,走南跑北,挨家串户,于2012年完成了《郭家老四支家谱》登记造册草稿部分内容见:访高唐郭氏族亲记 - 【郭氏之源】 - 中华郭氏网  http://bbs./thread-13306-1-1.html   ),在此我先向八十多岁的老人深表敬意和感谢!
       由于时空局限和缺乏族谱史料,老人能靠自己的辛苦将近现代的《郭家老四支家谱》族人登记清楚, 却只能凭传说或片段记忆来记载始祖(传说龙、虎、豹兄弟三人)及二世祖(彦德、彦善、彦庆、彦辉、彦铭兄弟五人)(见附表1、2),而始祖碑(见上图4 )明确记载“生五子:彦善、(彦)德、(彦)庆、(彦)忠、(彦)名”,应以大清雍正十年(1732年碑文记载为准“彦辉“改为”彦忠“,在缺乏史料的情况下出点差错,也难免。

    (一)、  表1郭家老四支家谱》(编谱郭玉海 2012年)


    (二)、 表2、十世郭永达后裔家谱(提供资料人:郭玉昆、郭玉仁、郭宗润 2014年)部分
           


    (三)、传说疑云开释
         关于始祖讳虎兄弟三人,其中一支迁潍坊,另一支迁东阿的传说,传说起因,请看:
        1、潍坊安邱郭氏——高唐县姜店镇西郭庄(城南郭庄)郭氏歧祖
     经高唐县姜店镇西郭庄(城南郭庄,下同)寿光、潍城、安丘四地郭氏族亲艰苦努力多方考证确认潍坊安邱始迁祖才富为高唐县姜店镇西郭庄(城南郭庄郭氏歧祖第三子,潍坊安邱歧祖裔孙(20世彦田、忠涛、21世亦农、23世斌海)于2016年6月15、16日回到西郭庄(城南郭庄),与西郭庄歧祖裔孙(19世爱军、逢水,20世克胜、泽毅,21世希芳、希奎、希胜、希恒、希年、希忠,22世祥山、祥勇)共同拜祖。详见
郭祥勇:高唐西郭庄寻根问祖联谊记 - 【山东郭氏】 - 中华郭氏网 http://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345
        潍坊有一支的传说应该是由潍坊安邱郭氏迁祖才富公后裔到高唐寻亲引起的
       2、一支迁东阿的传说应该是肥城、东平分支迁东阿引起
   (1)、肥城郭氏分支迁居东阿郭口谷城(见下图,详见史料三、四)等地。

          (2)、东平分支迁居东阿郭家桃园
        东平郭氏始祖三德明政曾经失传的曾孙东阿县牛角店镇郭桃村(原名郭家桃园)。
详见:A、山东省东阿县郭桃村郭氏族谱考论
http://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042&fromuid=13379
(出处: 中华郭氏网)
       B、山东东平郭氏始祖名讳字号考论
http://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041&fromuid=13379
  

         肥城分支东阿郭口等东平分支东阿郭家桃园(今郭桃村)等等引起一支迁东阿传说
     总之,始祖兄弟三人的传说只能传说不能代替史实应该以古代史料记载为准始祖五子中的彦忠错记彦辉“,应古代碑文(见图4)记载纠正


高唐城东五里庄始祖名讳
       古人有号(见一),按照明清传统文化习惯碑文中先祖的号、字,而不刻名讳(见二)、五里庄墓碑刻的“始祖讳虎字世威始祖的号字(见三),缺少始祖名的记载。
      经调查了解核实:五里庄(今郭五里村)郭氏族人都是碑刻“讳虎字世威”后裔,至今为止没有发现其他郭氏及相关记载,后郭庄郭氏族人也是碑刻“讳虎字世威”后裔(见上六(一)表1、(二)表2),五里庄、后郭庄都是一家人,都是五里庄碑刻“讳虎字世威”后裔(见上图2、表1、表2)。
     墓碑、族谱都是后人所记,间隔时间越长越容易遗漏祖先的名讳字号等信息。
     五里庄(今郭五里村)、后郭庄郭氏族人碑谱都明确记载“始祖讳虎字世威”,没有始祖名的记载

     东平《东原郭氏族谱》过去(2004年版前)一直记载“始祖讳昇见下谱1),而讳是始祖的,直到2004年版《东原郭氏族谱》才将我族1983年“《东原郭氏族谱》始祖——世系访问记”中青州老谱记载的始祖名讳三德正式确认并记载于2004年版《东原郭氏族谱》。详见下:
1、 1937年版《东原郭氏族谱》
     
         1、   1937年版《东原郭氏族谱》
        明确记载:始祖
        详见:《东原郭氏族谱》(1937年版扫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9/08/2723691_458866109.shtml

  2、1983年版《东原郭氏族谱》
     
             1983年版《东原郭氏族谱》
             明确记载:始祖


  3、2004年版《东原郭氏族谱》
        2004年版《东原郭氏族谱》
        明确记载:始祖三德明朝万历36公元1608)以后一直记载的“始祖讳”中原来理解的始祖的名讳”改为始祖的字(应是始祖的号,详见下4)。
   4、 山东东平郭氏始祖名讳字号考论
http://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041&fromuid=13379
(出处: 中华郭氏网)

       五里庄东平郭氏族人一样四百多年来一直把始祖的碑刻号当作始祖的名讳记载流传,而缺少始祖名讳的记载

八、讳三老迁居高堂城东五里庄由明朝史料明确记载
       山东东平《东原郭氏族谱》1937年版扫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9/08/2723691_458866109.shtml
       记载:我族自山西洪洞东迁者82人由青州分居的兄弟五人犹可胜道(有谱可查):三才配周氏迁居汶上白村(今贾柏村)、三钢配鲁氏迁居长清城西郭庄三畏配刘氏迁居肥城西佛庄(今桃园镇郭刘村)、三德配苏氏迁居东平城西郭家楼三老配王氏迁居高堂城东五里庄
       请看史料:
史料一《东原郭氏族谱》序1937年)
   1、《东原郭氏族谱》序1

2、《东原郭氏族谱》序2
载明:我族自山西洪洞东迁者82人,其里居难以尽数,   由青州分居者兄弟五人犹可胜道:
长居汶上、次居肥城、三居长清、五居茌平延至高唐,我祖讳昇行四分居东平城西郭家楼庄
详见:山东汶上、长清、肥城、东平、高唐、青州、维坊等地的郭氏为自山西洪洞东迁的同族人
http://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406&fromuid=13379
(出处: 中华郭氏网)
3、《东原郭氏族谱》序3
  


  史料二、《东原郭氏族谱》始祖——世系访问记1983年)
     1、《东原郭氏族谱》始祖——世系访问记1                 
   

   2、《东原郭氏族谱》始祖——世系访问记2
     
根据青州老谱载明:"三老配王氏迁居高堂城东五里庄"
   五兄弟的名讳迁居地
       长公三才配周氏迁居汶上白村(今贾柏村),
    二公三钢配鲁氏迁居长清城西郭庄
    三公三畏配刘氏迁居肥城西佛庄,
    四公三德配苏氏迁居东平城西郭家楼
  五公三老配王氏迁居高堂城东五里庄
     或见《东原郭氏族谱》始祖——世系访问记
http://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30&fromuid=13379
(出处: 中华郭氏网)


史料三、东阿郭口藏谷城郭氏族谱郭氏原修族谱序》1(崇祯九年1636年)( 肥城分支
  1、东阿郭口藏谷城郭氏族谱》封面肥城分支
   

  2、东阿郭口藏谷城郭氏族谱郭氏原修族谱序》1(崇祯九年1636年)( 肥城分支
   
载明:三才汶上县三钢长清县,三省茌平城南郭家庄,三老公高堂县城东五里庄,我始祖三畏北城长清县下保庄。
     此谱序是肥城始祖讳三畏北城七世孙在天(二世三支讳彦慧祖次子中之玄孙)祖记载。

  3、东阿郭口藏谷城郭氏族谱郭氏原修族谱序》2(崇祯九年1636年)( 肥城分支
  

史料四、东阿郭口光绪22年1896年)《郭氏谱序》(见下图1):
1、东阿郭口光绪22年1896年)《郭氏谱序》1
                 (郭口分支平阴藏)
      载明兄弟五人所居之处:三才公汶上县,三钢公长清县三省公茌平城南郭家庄,三老公高堂城东五里庄,唯我


2、东阿郭口光绪22年1896年)《郭氏谱序》2
             (郭口分支平阴藏)
始祖三畏北城公长清县下保庄。


3、东阿郭口光绪22年1896年)《郭氏谱序》3
             (郭口分支平阴藏)


4、 东阿郭口光绪22年1896年)《郭氏谱序》4
                  (郭口分支平阴藏)

史料五、肥城乾隆16年(1751)《郭氏族谱序》

肥城乾隆16年(1751)《郭氏族谱序》1
载明:三才迁居汶上白村


肥城乾隆16年(1751)《郭氏族谱序》2
载明:次三钢迁居长清城西郭家庄、再次三畏北城,三德迁居城南郭家庄、五三老迁居高堂州五里庄.


肥城乾隆16年(1751)《郭氏族谱序》3


肥城乾隆16年(1751)《郭氏族谱序》4


详见:
    1、《东原郭氏族谱》始祖——世系访问记 - 【山东郭氏】 - 中华郭氏网
           http://bbs./thread-12630-1-1.html  
          或
         《东原郭氏族谱》(1937年版扫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9/08/2723691_458866109.shtml
   2、郭氏宗亲(汶上、肥城、东平行辈对应表(长清、高唐暂缺)
           http://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138&fromuid=13379 )

          青州老族谱是始祖兄弟五人分居汶上、长清、肥城、东平、高唐(见史料二)后由青州族人作的记载,并且迁居地记载的很详细(见史料二),明确记载:“五公三老配王氏迁居高堂城东五里庄“,这个族谱记载离始祖兄弟五人迁居时间较短,如果离始祖兄弟五人迁居时间太长,青州族人在族谱上很难将始祖兄弟五人记载的这么详细具体;
       东阿郭口明朝崇祯九年《谷城郭氏族谱》明确记载:“三老高堂城东五里庄(见史料三);
     东阿郭口光绪22年1896年)《郭氏谱序》明确记载:“三老高堂城东五里庄(见史料四)
   肥城乾隆16年(1751)《郭氏族谱序》明确记载三老迁居高堂五里庄(见史料五)
   
    上述青州老谱(见史料二)、东阿郭口明朝崇祯九族谱(见史料三)、清朝光绪22年族谱(史料四)及肥城乾隆16年(见史料五)郭氏族谱四处青州、东阿郭口明朝崇祯九年、东阿郭口光绪22年、肥城乾隆16年)约而同地明确记载:(讳)三老迁居高堂五里庄。
   三地四处史料完全一致,相互佐证,青州老谱的记载:五公三老配王氏迁居高堂城东五里庄“,得到东阿郭口、肥城族谱的印证。

九、讳三老后高堂城东五里庄
        因为讳三老配王氏迁居高堂城东五里庄”(见八史料),没有任何史料证明讳三老祖没有后代,也没有任何史料证明讳三老祖后代全部迁出五里庄,不能否定三老后代在高堂城东五里庄
      经了解五里庄郭氏都是一家人,全部是讳虎字世威之子彦善(5兄弟)后裔,没有第二家郭氏宗亲,也没有第二家郭氏的任何记载或传说,而讳虎字世威”是刻在始祖碑上的号字,缺少始祖名的记载(见上七)不能排除三老是五里庄郭氏始祖名讳。
      
      
五里庄二世是彦字辈,与肥城、东平二世相同
       1、高唐二世祖:
       高唐城东郭五里村祖碑碑文载明“公讳虎(号)字世威,享年五十三岁,生五子:彦善、(彦)德、(彦)庆、(彦)忠、(彦)名”,由碑文可见彦字辈是高唐城东郭五里村等宗亲的二世祖,与肥城、东平彦字辈同是二世完全一样,   )内的字为方便理解是碑外添加。
       (详见上列碑文图4)
       2、肥城二世祖:
      肥城始祖三公讳三畏配刘氏迁居肥城西佛庄(今桃园镇郭刘村)生三子:长彦礼、次彦明、三彦慧。见下图:
         
    (详见:
             (1)、肥城乾隆16年(1751)《郭氏族谱序》2
             (2)、山东泰西郭氏族人祖系概况 - 【山东郭氏】 - 中华郭氏网
                  http://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245
             (3)、  山东肥城分支广里郭氏 - 【郭氏之源】 - 中华郭氏网
            (4)、谷城郭氏族谱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030/18/2723691_602584762.shtml
       3、东平二世祖:怀
         东平始祖四公讳三德字昇配苏氏迁居东平城西郭家楼,生二子:长怀、次彦庄。
(见下图《东原郭氏族谱》(2004年版卷一    一):
     
        《东原郭氏族谱》(2004年版卷一   001 )
       《东原郭氏族谱》(2004年版卷十  001)

      或  详见:《东原郭氏族谱》(1937年版扫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9/08/2723691_458866109.shtml  )

       可见肥城、东平、高唐郭氏二世祖都是字辈。

十一总论

       1青州老谱明确记载:“五公讳三老配王氏迁居高堂城东五里庄”(见八、史料二),并与明朝崇祯九年东阿郭口族谱(见八、史料三)、清朝光绪22年族谱(见八、史料四)及肥城乾隆16年(见八、史料五)族谱记载不谋而合,三地四处史料完全一致,相互佐证(详见八)。
       2、讳三老的儿子应是字辈
    按照传统同一家族同代人字辈相同,少数人选择隐去字辈,但与其祖先的血缘关系仍然与同辈同代人一样。
    讳三老的儿子如果不选择隐去字辈,则应与肥城二世“彦”字辈、东平二世“彦”字辈一样是“彦”字辈(详见十)。
       3、讳三老后代高堂城东五里庄
    讳三老后代在高堂城东五里庄没有任何相反的证据材料,没有任何证据材料能证明讳三老祖没有后代或后代不在五里庄(详见九)。
       4、不能排除五里庄郭氏三老祖后代
    五里庄郭氏二世祖是字辈,并且都是讳彦善祖之后,没有第二家郭氏,而且与肥城、东平郭氏二世”字辈完全一致(详见十),不能排除五里庄郭氏二世祖讳彦善就是讳三老祖之子(详见九)。
    5、五里庄郭氏始祖讳虎字世威碑刻号字 缺少名讳
  按照传统文化古人有(详见一),文中先祖的,而不刻名讳详见二),五里庄郭氏始祖讳虎字世威碑刻号字 缺少名讳
     如东平《东原郭氏族谱》过去四百多年来(2004年版前)一直记载“始祖讳昇”,将始祖的号讳“昇”当作名讳,直到1983年才找回始祖名讳“三德”(详见七)。

       6、逻辑推理
    如果讳三老祖有子,则应该是彦字辈(与肥城、东平二世“彦”字辈相同)。  

    由五里庄始祖碑文【公讳虎字世威(详见图3),享年五十三岁(见图3),生五子:彦善、(彦)德、(彦)庆、(彦)忠、(彦)名(见图4  )】可知:二世是彦(r)字辈(与肥城、东平二世“彦”字辈相同),与讳三老祖子辈“彦”字辈相同;
    按照古代(明朝、清朝)传统文化:墓碑刻墓主人号、字,不刻名讳。
    五里庄郭氏族人“大清雍正十年(1732年)”给始祖立碑正常会遵循古代传统文化:墓碑刻墓主人(始祖)号(讳虎)、字(世威),回避始祖名讳。

    以下逻辑推理应用逻辑判断之二难推理公式:
    如果A ,那么B ;
    如果C ,那么D ;
    非B 或非D ;
    所以,非A 或非C 。
    (详见:逻辑判断之二难推理_中华文本库 
​    
http://www./file/rtwuapzvsvoiar3rpo6azwxx_1.html
   )

      (1)、如果五里庄二世祖讳彦善(5兄弟)不是讳三老祖的儿子(A,那么五里庄应该另有讳三老祖二世“彦”字辈后人(B如果A ,那么B);      
     (2)、如果讳三老不是五里庄始祖(号讳虎、字世威)的名讳(C那么五里庄始祖应该有另外的名讳(D如果C ,那么D) ;
     ( 3)、因为五里庄没有讳虎祖之子讳彦善祖兄弟5人之外的第二家二世“彦”字辈后人(B【五里庄郭氏族人全是一家人,都是讳虎祖之子彦善祖(5兄弟)后人)】(B),
      或者
     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五里庄始祖(号讳虎、字世威)另外的名D)D);
     (4)所以五里庄二世祖讳彦善(5兄弟)不是讳三老祖的儿子(A五里庄二世祖讳彦善5兄弟)讳三老祖的儿子A);
    或者
      讳三老不是五里庄始祖(号讳虎、字世威)的名讳(C讳三老是五里庄始祖(号讳虎、字世威)的名讳C)。

      上述二难推理结论说明:
    五里庄二世祖讳彦善(5兄弟)是讳三老祖的儿子(非A),
    或者
    讳三老是五里庄始祖(号讳虎、字世威)的名讳(C)。

      综上所论:讳三老是五里庄始祖(号讳虎、字世威)的名讳(C),五里庄二世祖讳彦善(5兄弟)是讳三老祖的儿子(非A),五里庄郭氏始祖碑(刻“讳虎字世威”)就是讳三老祖的墓碑(刻“讳(三老祖的号)虎字世威”),也就是说五里庄郭氏始祖三老号虎字世威


      综上所述可知五公讳三老、字世威、号虎迁居高堂城东五里庄(今郭五里村)。
      山东汶上、长清、肥城、东平、高唐郭氏为同宗





附表:
      郭氏宗亲(汶上、肥城、东平行辈对应表(长清、高唐暂缺) - 【中华郭氏家谱】 - 中华郭氏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