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liyh65 2016-10-15
【原 文】 或问:“晦庵先生曰:‘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此语如何?”曰:“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解读】

   “心”、“性”、“理”这三个字阳明说他们是同一个东西,讲明这一点,还是要先弄清在阳明讲学之前,这三个字在普遍意义上是如何被理解的。”“心”是人的主体直觉,涵盖对内在和外在的感应;“性”是天地万物公共之理在人之禀受;“理”是事物之“所以然者”,是永恒不变的宇宙本体。这是阳明讲学之前这三个字的意思,阳明将这三个字打通为一的依据在哪里呢,是以“心”作为中心来打通的,“性”也好,“理”也好,这些名称都是人定的,不是其他东西定的,即便是被其他东西定的,但是一旦是通过人的口或心来投射出来,他们依然脱离不了人这个主体。从这个角度出发,“性”所表示的天地万物公共之理在人所禀受之时,他投射的地方就是“心”,此称之为“心即性”,那么天地万物公共之理从现在的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看,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请注意,这种所谓的“客观存在”是谁定义的?是山中的猴子还是森林中的大象,当然不是,仍然是人定的,当人用自己的心来描述和定义外在的“理”时,你本身必然已经不可避免的参与进来,在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完全独立于心的“客观”,这也是所谓的“唯心主义”为什么可以在自有哲学以来的人类文明史中始终可以和“唯物主义”平分秋色的原因,因为从逻辑上“唯心主义”可以建立自己的一套自圆其说而且无懈可击的体系。当然,这里说的“唯心主义”还是从现代通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立场上来扣的帽子,对宋明理学那些大师级的人物而言,他们是根本不承认这种定义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的学说并没有“唯”,用到了“唯”这个字,完全是站在现代唯物哲学的观点上得出的。同样的,“理”这个东西,到了阳明这里,就成了人心与外面事物之脉络相通处,这样一来,心就是理,理就是性,就可以一以贯之了。

   从理论上讲通了“心”、“性”、“理”这三个东西其实是一个,那么“知行合一”就可以在理论上找到站得住脚的依据,“心”、“性”、“理”都是一个东西了,“知”的主体又脱离不了“心”,“行”的发端也脱离不了“心”,这种情况下,“知”和“行”又如何能不是一个东西呢?阳明在这里反对朱熹的将“心”与“理”分开说的原因也正如上所述。后面陆澄又问心为何有善有不善,阳明给出的解释是,不善之心是失去本体之心,其实在这里说的“善”,并不是和“不善”相对应的一个反义词,更恰当的解释应该是不偏不倚、无善无恶的理之本然。所说的恶,依然是那个偏离了的天理的心体状态,不正之谓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