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的分类和命名

 feely2012 2016-10-15

穴位的分类和命名

 

人体的穴位很多,大体上可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三类,现分述如下:

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穴位,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这些穴位,因其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不仅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作用,而且能反映十四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病症。经穴随着人们的医疗实践,也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灵枢·本输》篇在五输穴上冠以所属脏腑之名,《素问·气府论》统计穴位数目上冠以诸经”脉气所发者”字样,说明《内经》为穴位的分经已奠定了基础。从其经文来看,虽多次提到有三百六十五穴之说,但实际上其所记载的穴位仅有一百六十个左右。《甲乙经》用分经分部方法详载穴名、穴位,共得三百四十九穴。《千金翼方》所载与《甲乙经》相同。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等书时才有所增加,其穴名数达到三百五十四穴,而后的《针灸大成》中已载有三百五十九穴。

奇穴,是指没有归属十四经的穴位,因其有奇效,故称奇穴。又因其在十四经以外,故又称“经外奇穴”。《灵枢·刺节真邪》称“奇输”,它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有明确位置,且有名称的称为“有名奇穴”;一些仅有明确位置,但尚未定名的则称为”无名奇穴”前者占绝大多数,后者为数较少。这类穴位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如百劳穴治瘰病,四缝穴治小儿疳积等。历代文献有关奇穴的记载很多,如《千金要方》中载有奇穴一百八十七之多,《奇效良方》专列奇穴,收集了二十六穴,《针灸大成》专列“经外奇穴”一门,载有三十五穴,《类经图翼》也专列“奇俞类集”一篇,载有八十四穴,这说明历代医家对奇穴是颇为重视的。

奇穴的分布虽然较为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的虽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但也与经络系统有着密切联系;有的奇穴并不指某一个部位,是由多个穴位组合而成,如十宣、八邪、八风、华佗夹脊等;有些虽名为奇穴,其实就是经穴,如胞门、子户,实际就是水道穴;四花据《针灸聚英》记载就是胆俞和膈俞双侧四穴,而灸痨穴就是心俞。

阿是穴,就“阿”字而言,《汉书·东方朔传》颜师古注,是“痛’’的意思,因其按压痛处,病人会“阿”的一声,故名为“阿是”。阿是之称见于唐代《千金要方》中:“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捏其上,若里(果)当是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云阿是穴也”。溯本求源乃始自《内经》所言之“以痛为腧”,这类穴位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而是以痛处为穴,直接点按、针刺或艾灸。《灵枢·五邪》说:“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缪刺论》也说:“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素问·骨空论》则言:“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说明或痛、或快、或有特殊感应之处,都有阿是之意,近代又称“压痛点”、“敏感点”,但不一定是阿是穴。有的经穴或奇穴,也以压痛取穴,如《灵枢·背腧》言:“肾腧在十四焦(椎)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说明取经穴时,也可按压痛点取穴。又如奇穴中的阑尾穴、胆囊穴等,莫不以所在的一定部位上再以压痛或特殊感应为准而点按针刺之。这就是说经穴或奇穴,均可应用阿是之法取之,但两者应有区别,不能相互混淆。

穴位都有一定的部位和命名,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每个穴位的名称都有一定的意义,故《千金翼方》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有关穴位命名含义的解释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如《素问·骨空论》中说:“噫嘻在背下侠脊旁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噫嘻,噫嘻应手”。因此称之为噫嘻穴。唐代王冰注《素问》对鸠尾穴的释义:“鸠尾,其正当心蔽骨之端,言其垂下,如鸠鸟尾形,故以为名也”。所以说对穴名意义的理解有助于穴位部位的记忆以及功能的掌握。全身穴位的命名归纳分类为以下几种:1、自然类。  以天文学上日月星辰而命名,如日月穴、璇玑穴、天枢穴、太乙穴等;以地理名称结合穴位的形象;如大陵穴、梁丘穴、承山穴、丘虚穴等;以溪、谷、沟、渎来比喻穴位的形象:如后溪穴、合谷穴、水沟穴、四渎穴等;以海、泽、池、泉、渠、渊来比喻穴位的流注形象:如少海穴、尺泽穴、曲池穴、涌泉穴、经渠穴、太渊穴;以街、道、冲市、廊来比喻穴位的通路或处所:如气街、水道、关冲、五处、风市、步廊。  2、物象类。以动物名称来比喻某些穴位的形态:如鱼际穴、鸠尾穴、伏兔穴、犊鼻穴等;以植物名称来比喻某些穴位的形态:如攒竹穴、禾醪穴、丝竹空穴等;以建筑物来形容某些穴位的形态,如天井穴、玉堂穴、神门穴、内关穴、库房穴、地仓穴、天窗、梁门穴、气户穴等;以什物之类采形容某些穴位的象形和会意:如大杼穴、地机穴、颊车穴、缺盆穴、天鼎穴、悬钟穴等。  3、人体类。  以人体解剖部位来命名:如腕骨穴、大椎穴、曲骨穴、巨骨穴、心俞穴、肝俞穴、胃俞穴、大肠俞穴等;以人体生理功能来命名:如承浆穴、承泣穴、听会穴、劳宫穴、关元穴、气海穴、血海穴、魄户穴、魂门穴等;以治疗作用来命名:如光明:穴、水分穴、通天穴、迎香穴、归来穴等;以人体部位和经脉分属阴阳来命名:如阳陵泉和阴陵泉、阴都和阳纲、三阳交和三阳络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