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腧穴

 神明的食粮圣地 2020-05-12
腧穴,是指在医学上,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道、穴位。《灵柩·九针十二原》对腧穴的解释: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如:阿是穴,既是指皮表压痛点,无具体名称,无固定位置,以压痛点作为针灸部位。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
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 穴 ” 即孔隙。

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
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
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
 
概述:
腧(shù)穴:是指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推拿等疗法主要的施术部位。又称孔穴、穴位等。
腧穴学:是研究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及其理论的一门学科,是针灸专业的基础课程,在专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结合腧穴的形态结构和针灸效应等进行研究,使腧穴学的内容更为丰富。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但是,腧为穴位的统称,输则是五输,“俞”为背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
“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俞 同“腧”
⑴ 俞,腧穴也
腧,古作俞shù。乃古今字,即俞→腧。古字在先,今字在后;古字简,今字繁。
俞,《说文·舟部》:“空中木为舟也。”段玉裁注:“《淮南·范论训》:'古者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高曰:'窬,空也。方,并也。舟相连为航也。’按:窬同俞。”愿意是挖空树木做的小船,音yu于,引申为中空之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素问·奇病论》:'治之以胆募俞。’王冰注:'背脊曰俞。’按:皆中空之义。”
俞,后来写作腧,腧穴也。
⑵ 腧,古作俞,亦作输,乃通假字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俞,《太素卷第三·阴阳》作“输”,杨上善注:“输者,各系于藏。”日人·森立之《素问考注》:“案:'俞’即输字省文,《素问》作'俞’者,《太素》皆作'输’。《灵枢》有本输篇,《医心方》引《黄帝明堂经》、《扁鹊针灸经》共作'输’,并可以徵矣。《医心方》又引华他(佗)《针灸经》作'窬’yú。'窬’即输之去车从穴者,而经穴所注之处,故从穴。与'窬门’字,字源自别。其音宜从《玉篇》'式朱反。’皇国古来为音俞,非是。盖以俞穴字,分输泄字也。《医心方》卷二·诸家取背输法第二傍书云'乙俞’,即'音俞’之略假字。是古来为音俞之徵也。……[眉]《玉篇》:'腧,式注切。五藏腧也。’本篇音释:'俞,音庶。’”
《灵枢·背俞》:“愿闻五脏之俞出于背者。”俞,杨上善《太素卷第十一·输穴·气穴》作“输”,萧延平云:“平按:输,《灵枢》作'腧’,《素问》作'俞’,上下均同。”
《灵枢·本输》马莳注云:“输、俞、腧三字,古通用。输者,以其脉气之转输也。俞者,从省腧,从肉。本篇'输’字,是言推本各经之有腧穴也。”孙国中按:“'腧’,古文作'输’,乃通假字。”
⑶ 纵观《内经》全书,其“俞”shù字,或俞、或腧、或输而有四义:
① 指腧穴、穴道、穴位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俞气化薄。”马莳《素问注证发微》:“各经皆有俞穴。此非井、荥、俞、原、经、合之俞,凡一身之穴,皆可曰俞。”及水俞、热俞等。
② 指背部的背腧穴,即五脏、六腑之背腧穴
如《灵枢·背俞篇》:“愿闻五脏之俞出于背者。”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五脏之腧,皆在于背。”

张介宾《类经七卷·经络类十一》注云:“五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本经腧、输、俞,三字俱通用。……背俞,即五藏之俞,以其在足太阳之经而出于背,故总称为背俞。”
《素问·血气形志篇》:“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是谓五藏之俞。”吴昆《素问吴注》:“此取五脏俞法,与《甲乙经》不合,盖古人别为一家者也。”《类经七卷·经络类十一》注云:“按:肝俞、脾俞、肾俞,以此法折量,乃与前《背俞》篇及《甲乙经》、《铜人》等书皆不相合,其中未必无误,或古时亦有此别一家法也。仍当以前《背俞》篇及《甲乙经》等书者为是。”
《素问·奇病论》:“治之以胆募俞。”王冰注:“背脊曰俞。”《类经十六卷·疾病类六十一》:“胆俞在背,足太阳之穴也。”
③ 指肘膝以下的五输穴--井(木)、荥(火)、输(土)、(原)、经(金)、合(水)穴
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马莳《灵枢注证发微》:“五藏者,心、肝、脾、肺、肾也,每藏有井、荥、腧、经、合之五腧,则五五二十五腧也。六府者,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也,每府有井、荥、腧、原、经、合之六腧,则六六三十六腧。……言五腧而不言'原’穴者,以阴经有'腧’而无'原’,而阳经之'原’以'腧’并之也。”张介宾《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四》注云:“五腧,即各经井荥腧经合穴,皆谓之腧。六府复多一原穴,故各有六腧。”
又如《灵枢·五输》:“五输之所留。”马莳《灵枢注证发微》:“五输者,即每经之井、荥、输、经、合也。……凡经脉之所出者为井,所流者为荥,所注者为输,所行者为经,所入者为合。”张介宾《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六》注云:“如下文井、荥、腧、经、合,各有所留止也。”
再如《素问·气穴论》:“藏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王冰注云:“藏,谓五藏,肝心
脾肺肾,非兼四形藏也。俞,谓井、荥、俞、经、合,非背俞也……五藏之俞,藏各五穴,则二十五俞,以左右脉俱言之,则五十穴。……府,谓六府,非兼九形府也。俞,亦谓井、荥、俞、原、经、合,非背俞也。”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此与《灵枢·本输篇》大同。此言五脏经、荥、俞、经、合之穴,左右共有五十穴。……此言六府井、荥、俞、原、经、合之穴,左右共有七十二穴。”张介宾《类经七卷·经络类七》注云:“府俞七十二穴。府,六府也。藏俞惟五,府俞有六,曰井、荥、俞、原、经、合也。六府之俞,六六三十六穴,左右合之,共七十二穴。”
④ 指五输穴中的输(土)穴--特十二经脉自指端数第三个穴位
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从此而注,则为腧穴。腧者,注此而运输之也,如肺经太渊之类。”张介宾《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四》注云:“注,灌注也。腧,输运也。脉注于此而输于彼,其气渐盛也。”[3]
分类
分布于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可分为3类:①经穴。又称十四经穴。分布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②奇穴。又称经外奇穴。凡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部位及治疗作用,但尚未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称为奇穴。③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它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腧穴用以治疗的。腧穴虽有分类,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构成了腧穴体系

定位
人体腧穴各有自己的位置。腧穴定位的准确与否,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与取穴法有骨度折量法、体表标志法和手指比量法。骨度折量法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成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分作为一寸。体表标志法是以人体各种体表解剖标志作为取穴的依据。如两眉之间取印堂穴,两乳之间的中点取膻中穴等。手指比量法是以手指的宽度为标准,作为取穴的尺寸。如中指中节两端横纹头之间为1寸,称中指同身寸。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为1寸,称拇指同身寸。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3寸,称一夫法。
命名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义,《干金冀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情况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对腧穴命名。了解腧穴命名的含义,有助于熟悉、记忆腧穴的部位和治疗作用。兹将穴位名称择要分类说明如下:
1.根据所在部位命名 既根据腧穴所在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面部颧骨下的颧髎,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等。
2.根据治疗作用命名 即根据腧穴对某种病证的特殊治疗作用命名,如治目疾的睛明、光明,治水肿的水分、水道,治面瘫的牵正等。
3.利用天体地貌命名 即根据自然界的天体名称如日、月、星、辰等和地貌名称如山、陵、丘、墟、溪、谷、沟、泽、池、泉、海、渎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气血流注的情况而命名,如日月、上星、太乙、承山、大陵、商丘、丘墟、太溪、合谷、水沟、曲泽、曲池、涌泉、小海、四渎等。
4.参照动植物命名 即根据动植物的名称,以形容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而命名,如伏兔、鱼际、犊鼻、鹤顶、攒竹等。
5.借助建筑物命名 即根据建筑物来形容某些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作用特点而命名,如天井、印堂、巨阙、脑户、屋翳、膺窗、库房、地仓、气户、梁门等。
6.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 即根据腑穴部位或治疗作用,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学理论命名,如阴陵泉、阳陵泉、心俞、肝俞、三阴交、三阳络、百会、气海、血海、神堂、魄户等。
作用
①近治作用: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和最基本的特点。
②远治作用: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③特殊作用: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4]
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临床上腧穴有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作用。由于腧穴有沟通表里的作用,内在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可以反应于体表腧穴,相应的腧穴会显出压痛、酸楚、麻木、结节、肿胀、变色、丘疹、凹陷等反应。因此,利用腧穴的这些病理反应可以帮助诊断疾病。腧穴更重要的作用是治疗疾病,通过针灸、推拿等刺激相应腧穴,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达到治病的目的。腧穴不仅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相邻组织、器官的局部病证,而且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此外,某些腧穴还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可专治某病。如至阴穴可矫正胎位,治疗胎位不正。以下是具体介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5]
1、百会穴
饭前按摩可以减少食欲
位置: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瘦身作用: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身心的紧张与压力。饭前按摩这个穴位,不仅能清爽头脑,还能控制饮食用量,从而改善体质,减少脂肪的摄入。[5]
2、颊车穴、天突穴
反复按摩可以打造瓜子脸
位置:沿着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你就会发现一处是凹陷的,这个位置就是颊车穴。而天突穴位于锁骨的凹陷处。
瘦身作用:由于压力和熬夜等各种原因,有时候我们会出现两腮浮肿,脸部轮廓不明显的情况,这时只要我们按摩颊车穴15分钟,再用冰水敷脸,脸部的浮肿就会消失。
假如你是天生的babyface,也不用失望。按摩天突穴可以加快淋巴的循环速度和脸部肌肉的运动速度,长期坚持按摩,脸不知不知就变小了。[5]
3、胃点穴
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堆积
位置:位于右耳耳廓中央。
瘦身作用:反复按摩这个穴位可以使肠胃的新陈代谢加快,从而减少脂肪的堆积。所以,假如你摄入了过多的热量,可以选择按摩胃点穴15分钟来促进消化。值得一提的是,睡前按摩胃点穴可以避免第二天的脸部和眼部浮肿。
4、肾俞穴
减少身体浮肿
位置:这个穴位位于腰部第二腰椎刺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瘦身作用: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维护肾脏的健康,有效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将体内多余的水分迅速排走,从而摆脱浮肿。[5]
5、攒竹穴
有效消除脸部浮肿
位置:位于面部眉头两侧,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的地方。
瘦身作用: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消除脸部的浮肿。MM们可以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用拇指抵住太阳穴,用食指按住两侧的攒竹穴来轻轻旋转。[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