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的1979年,在广东省珠江口西南部的珠海县发生了一件大大的事情,珠海建市了!一年后的1980年,一件更加大大大的事情发生了,珠海设立为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从此以后,珠海由一个小渔村、小县城迅速的发展起来,一日日、一年年,发生着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海边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而珠海公交在珠海建市同年的1979年创建成立,从那时起,珠海公交与珠海这个美丽的城市,结下了一生不解的情缘。 Zhuhaibus·珠海公交 一台台公交车如一颗颗珍珠,灿烂在城市各个角落,有了公交的流动,才有了城市的繁华与靓丽;公交服务如一缕缕清风,温暖着城市公交车上的每一位乘客,传承着这个城市的文明与博爱,是珠海城市的一张风景明信片。 让我们一起跟随下面这些回忆满满、感动满满的珍贵老照片,近距离感受珠海公交的发展与变迁。
1 公交车 第一批:20世纪70年代的公交车 车有点老?有点土?有点旧?30多年前的呢,要知道当时的大珠海也就是这样而已啦。 第二批:20世纪90年代的公交车 当时的珠海公交车已经统一为黄红两种颜色,整齐又朴素有木有? 香洲总站候车的乘客。排队上车的优良传统从那时起就开始了。 1994年,珠海公共汽车实行无人售票。 1996年,珠海公共汽车首批空调车投入2路线运营(目前,珠海公交已全部实行空调车)。 还记得当时车上的不锈钢座椅吗?优点是夏天很凉快,缺点是车辆拐弯的时候要坐稳了,要不然…… 第三批:21世纪初的公交车 珠海公共汽车车身颜色由土黄变成了亮黄,行走在珠海街头十分亮眼。 车内座椅也由冰凉凉的不锈钢座椅变成了塑料座椅,老弱病残孕优先的橘黄标示彰显出社会文明的进步。 第四批:近年的公交车
最近几年,绿色系、森林系公交车来了, 车外表“绿”了,内在也“绿”了。柴油车型逐渐被LNG液化天然气、纯电动、混合动力等绿色能源车型取代。目前,珠海市绿色能源公交车比例已达到近80%,公交更绿、更环保、更节能。 2 公交线路 珠海市建市后首条公交线路是哪一条?老大NO.1自然是1路啦,线路走向为香洲-前山-拱北,设立时间1979年。 1990年,主城区共有1路、2路、3路、4路、5路5条公交线路。 20世纪90年代初期,珠海公交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率先在珠海西部开行公交线路,并于1993年开通第一条跨区公交线路201路(香洲-三灶)。之后又陆续开通了珠海市区至斗门区和金湾区红旗的202路和203路公交线路。 2001年,农村客运彻底退出我市历史舞台,全面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并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各行政村“村村通公交”。目前,穿梭于珠海西部地区114个行政村的城乡公交线路有86条,占比51%。 1996年,珠海开通了首条珠海至中山的跨市线路42路。目前,珠海、中山、江门之间共开通跨市公交线路18条,珠海公交共投入车辆103台,每天运营约589个班次。珠海城区与中山坦洲、三乡、石岐和新会南朗等地公交直达,市民跨市出行更方便。 历经30多年的发展,珠海公交线路伴随着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需求不断增加、调整、优化和延伸,发展至今共设常规公交线路168条,线路总长度3800公里,每日运行班次近万班,日行驶里程50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12.5圈)。 3 公交候车亭 旧时的候车亭多为简单的铁皮棚。 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建筑风格。 现在珠海候车亭造型越来越靓丽,也越来越符合珠海旅游城市、海滨城市的特点。 4 公交站牌 2009年之后珠海西部地区公交站牌与市区站牌形式统一,在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域迈进一大步。 2013年,珠海在人流较多且具地标性质的香洲总站、吉大、九洲城、拱北万家等12个站点启用公交电子站牌,候车市民可以更方便的掌握公交车到站时间。 图文来源:香山网、珠海公交巴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