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鸣患者须早诊治

 陈氏正骨针灸c 2016-10-16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指在没有任何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耳内或头部却产生了声音的感觉。除了有嗡嗡声、蝉鸣声外,还有的被描述为汽笛声、嘶嘶声、飕飕声、蟋蟀声、钟声或摩托声等。高音耳鸣时可使人烦躁不安,影响工作和睡眠。

耳鸣患者须早诊治

引起耳鸣的原因

耳鸣多种多样,其病因也很复杂。但不必为此紧张,因为其中不少是由于工作、学习紧张,忙于家务或其他事务,劳累过度,或精神紧张、血管痉挛等原因引起,出现短时间的高音调耳鸣,也叫一过性耳鸣。大多数经过休息和恰当治疗可以恢复。但要注意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以下疾病:1.双侧或者单侧耳鸣在感冒后出现,伴有耳闷、自听感过强,可能为分泌性中耳炎。年龄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单侧分泌性中耳炎要警惕鼻咽癌。2.美尼尔氏综合征(现称作梅尼埃病)伴有的耳鸣多为间歇性,伴有反复发作的眩晕和逐渐加重的听力下降。3.伴有病史较长的耳内流脓,多为慢性中耳炎引起。4.呼呼的声音,与呼吸节律相一致,深呼吸时加重,可能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5.与脉搏节律相一致,搏动性的耳鸣要排除颈静脉球体瘤。也可能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畸形引起动脉涡流所产生。6.音调较高多为神经性耳鸣,如老年性耳聋,梅尼埃病,药物中毒,耳硬化症等,其确切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7.耳蜗病变或蜗后病变及中枢听觉径路病变。8.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脑血管病、颈椎病、精神性疾病等。

耳鸣的检查及诊断

详细的耳鸣检查要包括全身系统的检查和耳鼻咽喉科专科的检查,必要时进行听力测试、心理评价、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耳鸣匹配等耳鸣测试检查。耳鸣和其他疾病一样,早期诊治有助于病情好转和康复。因为耳鸣常先于其他症状之前,这无疑是一种“警报”。通过检查,对于一过性耳鸣患者来说,可以及时解除顾虑,不必惊慌失措、盲目求医;对于有其他病变引起的耳鸣患者来说,可以尽快找到病根,早确诊,早治疗,以赢得时间,获得较好疗效。

耳鸣的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耳鸣的方法原则上分为两大类: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由于耳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病人在治疗耳鸣中要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积极配合医生的诊治,并多培养一些兴趣点,分散自己对耳鸣的关注;同时要避免在强噪声环境下长时间逗留或过多地接触噪声。避免或谨慎地使用耳毒性药物,少吸烟、少饮酒、生活作息有规律。在查明病因后,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如是过度疲劳及睡眠不足者应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情绪紧张焦虑者要使精神放松,必要时可服用一些镇静药,如安定、非那根。六味地黄丸等中药制剂对耳鸣也有一定的作用。如是耳部疾病引起的耳鸣要积极治疗耳部原发疾病。有全身疾病者要同时进行治疗,如高血压病人要降低血压,糖尿病人要控制血糖,贫血病人要纠正贫血,营养不良或偏食者要注意补充营养成分等。如果是因为用了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出现的耳鸣,则应及时停药和采取有力的医疗措施。有的耳鸣患者还可根据需要,适当采用掩蔽治疗、电刺激治疗、心理学治疗、耳部按摩等。若属蜗后病变、血管畸形等,可考虑采取手术治疗。

有些病人耳鸣史较长,开始感觉耳鸣较强,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感已经适应且耳鸣程度并未加重。也不影响工作、生活和睡眠,经过医生详尽的检查,也未发现任何疾病,可不采取治疗措施,但需要定期复诊。耳鸣伴听力减退的病人,佩戴助听器为首选方案。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老人春秋微信公众号:lrcqzz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