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磁分离技术被列为黑臭水体治理推荐技术,环能科技发展迎利好

 钢板穿透 2016-10-16

2016年9月5日,住建部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明确将磁分离技术列为推荐技术,环能科技作为磁分离技术研发实力与生产能力最强、应用案例最多的上市公司,再迎发展利好。



作为黑臭河湖治理专家,四川环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是国内最大的磁分离水体净化设备制造企业,是国内少数几家掌握磁分离水体净化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其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具有见效快、占地面积小、投资小的特点,在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等水体污染物的净化效率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从而成为黑臭河治理中控源截污的重要选择。


环能科技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


环能科技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ReCoMagTM),主要包含两个概念,一是技术创新,另外是针对不同河湖的工艺创新。


技术创新


环能科技的第五代新型节能交互磁场分布工艺可根据具体的工艺和水质需求,表面磁场强度可达 1.5T,在不增加任何能耗的条件下实现磁场强度和梯度的提升,进一步强化环能科技超磁分离的净化效能;改性纳米磁种可改变表面极性、表面张力,提升与污染物质的结合性能,强化与溶解态污染物去除效果;生态亲和型磁性载体MagBr系列设备通过将微磁种与亲和型材料复合,形成磁性载体,提升亲水性和亲生物性,实现小尺度空间微场强,提升微生物挂膜附着性能,加速污染物吸收代谢;智慧型服务终端监控系统,包括河湖流域环境云数据库、设施治理云控制中心、信息输送反馈平台。


工艺创新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黑臭来源及不同水质问题,环能科技提出了以截污治理、长效截污、综合治理、水质保持四大区块和黑臭应急控源截污、村镇分散污水治理、黑臭长效控源截污、黑臭水体综合改善、河湖水质保持五大定制型的技术方案。


第五代超磁分离技术应用及特色


环能科技第五代超磁分离技术已在河湖水环境治理领域完成五十余个项目,为国内的河湖水体黑臭治理指明新方向。由于普通的河湖水体中非溶解态污染物一般不带磁性,该技术将河湖水体中不带磁性的污染物赋予磁性,然后通过超磁设备进行固液分离,使水体净化,可以有效去除导致黑臭的悬浮物、有机物、藻类和总磷等污染物。第五代超磁分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 高效的混絮凝反应,极高的磁种回收率。高密度的均匀微絮团,形成带磁核的最优化絮凝反应,药剂使用量较常见工艺节省。


(2) 极快的磁吸附固液分离速率,是重力沉淀的数百倍。一般为4-6分钟,是加砂高速沉淀及高密度沉淀等水力停留时间的1/10-1/20。


(3) 高度紧凑的结构,极小的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工艺的1/6-1/8,目前占地最小的混凝分离设备,可实现移动车载式。


(4) 卓越的出水水质,耐负荷和水量波动冲击能力强。SS去除率90-95%,藻类去除率≥95%,TP去除率80-90%,COD去除率40-60%。


(5) 低碳节能,运行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系统装机容量小,耗电量低,磁种回收率可达98%以上;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启动快,维护检修简单。


(6) 分离污泥含水率低,无需污泥浓缩直接脱水。设备连续排出的污泥含水率≤92%,可直接进入污泥脱水机处理。


环能科技磁分离技术成功实践案例


“水十条”要求: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随着《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发布,作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磁分离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环能科技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在北京、深圳、 天津、河北、成都等地完成相关项目约90个。


北京市凉水河旧宫治理工程项目



北京市凉水河旧宫地铁站附近,项目处理规模为30000m3/d。处理对象主要为未纳入污水管网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等,通过对排放暗渠的截留,经过系统处理后流入凉水河。有效提高了河道水体透明度,降低嗅味,提高感官效果,减轻排入水体的污染负荷,日去除COD量为6吨。


北京市大兴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治理工程



项目占地2400余亩,其中湿地面积约10万平米,整个水域面积达到40万平米,水深约2米,水体大于80万立方米,补水使用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主要处理工艺:超磁透析+ 生物浮岛+人工湿地+太阳能曝气。是全球第一套使用“超磁透析水环境治理成套技术”的湖泊景观水环境治理示范工程(25000m3/d)。


北京市清河治理工程项目

 


北京市清河外环跌水闸附近,项目处理规模为20000m3/d。将管网未覆盖区的雨污合流污水通过超磁设备处理后再排放,极大地改善了河道水体品质。


成都黄堰河河道治理工程

 


黄堰河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模为40000m3/d,主体工艺采用超磁分离+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管网直排污水。SS、TP去除率达到90%以上,总体工艺对于氨氮去除率达到50%,减轻污染负荷,避免污水直排进入黄堰河。


成都国际铁人三项赛区人工湖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



 铁人三项赛场总占地2000余亩,整个水域面积为31万平米(447亩),平均水深约3米,达120万立方水量。补水水源为临近的北河河水,水质无法满足比赛要求。对金堂北河水进行超磁净化取水,实现取水水质达到国家相应标准。长期水环境保护与修复采用“超磁体外透析与原位生态修复”工艺,该示范工程处理水量达到50000m3/d

9月22-24日,在北京新疆大厦即将召开“第六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村镇水领域众多专家与企业大咖将进行精彩“论道”,有商业模式、适用技术,更有具体案例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