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才能学会“深度思考”?

 ogkg2009 2016-10-16

文/兔洛斯基


打开思维的深度

看到别人关于某个事情鞭辟入里的分析,是不是歆羡不已?看到别人写的文章有条有理,思想逐渐深入,又让你赞叹不如?羡慕和赞叹别人的时候,你有没有思考过怎样才能学会“深度思考”?你了解什么是“深度思考吗”?

在学校里老师常常提醒我们要去思考,提醒了这么多年,又有几个人知道怎么去深度思考问题?大部分人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只是浅尝辄止,不是不想深入,而是不知道怎么继续深入,好像在房间外没有钥匙,只能隔着窗户看屋里。所以,找到打开“深度思考”大门的钥匙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深度思考”

那么,怎样才算“深度思考”呢?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深度”。“深度”就是指能够看到事物本质。什么是“本质”?“本质”是说事物所具有的复杂的一面,意思就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就让人张大嘴巴,瞪圆眼睛的那种”。

明白了“深度”怎么回事,再来了解一下“思考”。“思考”这个词总给人高大上闪耀着金光的感觉,其实不然。“思考”几乎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在你的大脑里,因为“思考”就是对大脑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只要你还活着,大脑还能接收信息,你就在“思考”了,包括现在。只不过有的人加工程序复杂,生产出来的东西具有很高的附加值;有的人只是削皮切块而已。说白了,“深度思考”就是别人看不出来的东西,你能看出来;别人看出来的东西,你能看得入木三分,而且还能用人话传达给别人。

有些人觉得深度思考就是一个人闷着头“面壁思过”,这就歪曲了思考的最终目的。思考问题无非是为了得到好的结论,总不能一个正确的结论别人思考过了,你就非得对着干才叫“深度思考”吧?不同的立场相互碰撞,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人身攻击,两个人彼此不接受对方的观点,互相谩骂,最终问题无法解决;另一个方向就是冷静思考对方的观点,相互补充,最终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二、为什么要学会深度思考

1、看清事情真相

事情的本质是内在的,外面则是层层包裹的纱布,不去一层一层扯掉纱布,你就永远看不到最深层的东西。看不到深层的含义,人就会被表象迷惑,被蒙在鼓里自己还觉得理所应当。当我们拥有了深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面对任何裹着糖衣的炸弹,我们都能轻松拆卸。

2、不再盲目从众

从一件事情发生到第一个观点公布,很多人都是处于“等待”这样一种状态,似乎没有别人的观点这个引子,自己就不知道怎么判定自己的立场。如果你在等待别人的观点,你就已经暗示自己需要盲目从众了。深度思考就要让你跨出这艰难的第一步,从问自己第一个问题开始,逐步深入,最终形成自己的立场。


三、怎样深度思考

1、主动思考

当我们看到一件事情发生时,大脑会依据我们原有的价值观做出一个最原始的判断,这个判断肯定会对这个事情的思考产生影响。但是,不用担心,我们可以从“第一感觉”出发,引申出对立面、相似面。也就是说,冷静思考所有立场,哪怕你无法容忍的观点。比如说,大麻在美国是很有争议的东西,如果现在把大麻拿到中国,你会同意大麻在中国合法化售卖吗?自然,有人同意,有人批评,也有人觉得无所谓,你们讨论就好了。这就是不同的立场,这些都需要我们冷静评判。

被动的思考是因为我们生活中遇到了难题,被迫去想解决办法。主动的思考则是面对一件事情,不断地主动提出问题,并且努力寻找答案的过程。面对一个观点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去肯定也不是去否定,而是去想为什么能得到这样的观点。一个观点的得到,一定有背后的原因。说得专业点就是,论证由前提、推理和结论组成,有了前提才能推导出结论。前提就是理由,结论就是观点。

2、问题链思维

究竟怎么去思考这些观点呢?樊荣强老师在文章《我30多年的写作秘籍首次公开》中提出一个醍醐灌顶的公式:思考=提问+回答。正式点的名字叫“问题链思维”。“问题链思维”就是让我们不断地提问题,回答,提问题,回答······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才会更全面的了解问题。提问题或许是人类最牛叉的能力了,新的问题往往牵扯出新的认知,新的认知正好促进人的思考。所以,多提几个问题,别总是认为结论就是理所当然的。

多提几个问题,有些谎言就会不攻自破。前段时间宝强离婚事件,就出现了一边倒的舆论现象。冷静下来思考,我们对整个事情的真实情况了解多少呢?很少。我们能够确定的只是他们两人感情破裂,现在还在打离婚官司。为什么会出现各种谩骂攻击呢?因为情绪冲昏了理智。不知道有哪个网友特别了解宝强的婚姻生活,如果没有,为什么感觉那么多网友和宝强像一家人似的?还有各种阴谋论,真的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吗?所以,冷静思考,我们只需要抓住事实和猜测的区别,就不会被娱乐媒体忽悠。

3、拓展思维的广度

思维的广度是深度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面对一个问题,连基本的名词概念都没弄清楚,你打算朝着哪个方向思考?比如我之前想了解“批判性思维”,我首先得知道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有关的名词有哪些,相关的书籍有哪些。要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心态去学习。这也就扯到了一个重要的技能——“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的概念。“主题阅读”的好处就是,短时间内聚焦一个问题,既注重广度,也探究深度。所谓“深度”,就是别人看起来很“专业”的样子。前面已经讲过了“深度”,这里就不重复了。

《学会提问》里把人的思维分为两种:海绵式思维淘金式思维。“海绵式思维”就是看到一条信息直接吸收,不论好坏,好比干海绵碰到水一样;“淘金式思维”则是有目标地去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就像淘金似的。这两种思维基本涵盖了所有人的思维类型,赶快对号入座,看自己是哪种。在这里,我们提倡“淘金式思维”。如果不加选择的吸收所有信息,污水甘泉都有,挤出来的肯定只是污水了。

除了借助相关书籍,网络更是方便。有一点要注意,网上的一些新闻很多需要辨别真假。需要了解专业知识就得去专业网站,比如中国知网、百度学术……


脑袋里多装点东西

4、质疑一切

“深度思考”当然不是小孩子玩的游戏,它需要你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对待,把问题当回事。其次,要有敢于质疑一切的精神。最后,能够理智地思考不同的观点。要是有人不同意你的观点,你就哇哇大叫,气急败坏,得了,你跟“深度思考”背道而驰了。

说下“质疑一切的精神”。我的意思不是说一定要推翻原来的结论,而是希望让所有的结论都有理有据,这样才能让结论有说服力。凭空捏造的结论都是“自我感觉”,一点说服力都没有,别人随便深究一下就站不住了。

5、怎么提问题

现代人的阅读方式往往是碎片化阅读和经典纸质阅读参半的形式。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短篇文章居多,观点的说理很难有一个全面的论证。当你看到一个观点时,就要思考一些问题:

关于作者提出的问题,作者给出了什么结论?
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有什么理由?
要是我看这些问题,我会怎么思考?是对作者的补充,还是直接驳斥作者所有的观点?
我怎么有条理地把我的看法组织好写下来?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我想,哪怕是被别人说到烂的话题,你总能得到比别人更胜一筹的看法。


四、深度思考的误区

前面提到一个“第一感觉”,而“第一感觉”恰恰最容易让我们走到思考最大的误区——“我的最好”。

跟别人讨论不同的观点的时候,我们肯定觉得自己想的才是对的,别人的看法都是渣渣。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不去认真考虑别人的立场,怎么知道问题的多样性呢?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当别人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的时候,你就开始提问题,直到问出确定的理由。大部分没有经过谨慎思考的人,面对一系列问题,往往回答不出来。别人回答不出来的不代表你知道,所以,千万别嘚瑟,回头交不到朋友别怪我。


总结:前面说了很多,概括起来“深度思考”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并且自己找出答案的过程。“深度思考”就是从一个点出发,正向发展成射线,再反向延伸成直线,旋转180度形成一个面,由知识面再加工成立体的知识体系。学会了“深度思考”,无论是评论时事新闻,还是跟人探讨“人生”,亦或形成某方面的知识体系,都大有作为。也希望大家成为一个有“深度”的人,而不是随风摇摆的“稻草人”。


转载请简信作者,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