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阅读需要一定分级基金知识背景,已尽力科普,其余请自行补足) 2016年平淡的市场里,出现了最值得观看的戏码 深成指A、B争夺定价权,针锋相对认为对方高估自己低估,谁对? 150022 深成指A 150023 深成指B 母基金163109 申万深成,全称:申万菱信深证成指分级证券投资基金 跟踪 深成指,属于宽基指数,2010月9月30日发行 目前申购费为0,赎回费用0.5% 2010年发行上市,申万深成是分级基金市场的老兵了 以至于大家都用022,023指代这两个历史老兵 与后期密集发行的标准化股票型分级产品不同 022、023没有标准的分级基金下折机制 市场上仅有申万深成022+023、恒生国企175+176属于这种无下折机制产品 产品特性如下: 2份母基金可以拆分为1份A+1份B; 每份基金初始净值都为1元。 母基金涨跌幅跟踪深成指涨跌幅。 A份额约定获得固定收益。 计息机制为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3%,目前为1.5+3 = 4.5%,净值每日累计。 每份B份额价值计算方式为:2份母基金净值-1份A份额净值; 也就是说,借了A的钱去投资,还了利息之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标准化分级基金的下折机制(简要白话版): 根据标准化的分级基金下折机制,当分级B净值跌到0.25的时候,触发下折;然后A份额拿走0.75元本金,剩下的0.25元本金留下来与0.25的分级B重组,净值重新归一计算。 下折机制是用来保证分级A信用风险的关键,由于下折机制的设计,分级A可以理解为没有信用风险,甚至从合同意义上来说,比银行存款还要安全有保障。(这也是为什么2015年下半年以来,分级A价格一路高涨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在于约定收益相对较高,久期长) 但是,022、023没有设置下折机制 如果023的净值跌的足够深,触发的是同涨同跌机制: 如果023的净值低于0.1的时候,AB净值将同涨同跌:同比例承担基金净值变化。 在此时,022的利息不给,只是记在小本子上,等什么时候母基金涨回来,023有钱了,再给022还净值。 根据基金风险提示的标准说法是这样的:
简单的说,如果跌到023没钱了,就给022打个白条,一有钱了马上还。 分级A原本是个小众品种,成交量不大,市场一直难以准确对其定价。 大幅度定价偏离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 本人记忆深刻的是在2015年的大牛市, 在巨量溢价套利打压的抛售中,结合机会成本高企 +3分级A的折价率一度超过20% 直到6月、7月,市场仿佛忽然发现了折价分级A的看跌期权价值, 分级A被当做一个做空(对冲)工具猛烈上涨 随着后续的国债利率不断下行 名义永续的分级A借助自己的长久期优势疯狂上涨。 集思录分级A指数从2015年7月最低的1150多点攀升到今天的1552点 涨幅达到35%;对一个分类到 类固定收益的产品来说,可谓疯狂。 大牛市!(同期也是所有固定收益类、类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大牛市) 市场不是万能的,不会自动的在巨量成交的过程中得出准确定价。 准确的理论定价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中才能体现的。 目前市场的总体情况: 市场已经从去年的全面大幅度折价到了目前的全面大幅度溢价 +3A的溢价率在4-5%,+4A的溢价率在7-10% 一旦市场再次下跌10%以上,有下折的分级A将承担下折的溢价损失; 一旦市场再次下跌10%以上,无下折的品种则可能欠钱不还,发生信用风险 目前市场带下折的分级A隐含收益率在4.2-5%左右。 截图纪念2016年10月14日 这几天,022与023的定价,孰高孰低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市场认为目前是机构买盘疯狂买022,觉得022是好品种,是目前最低估的分级A,顶住了022价格一路上涨不下跌,六连阳从0.834涨到了0.888的高位,涨幅5.4%。 涨幅可怖,可怕。 价值投资者,认为022严重高估,023低估需要回归,买入023等待价值回归。 也有购买023做中长线布局的投资者 每次市场产生较大定价分期的时候,总会有好事者来吃人血馒头 (最典型的事件就是著名的刚上市前几个月著名空仓上市基金+5分级中航军A150221+中航军B150222) 022、023互不相让,连续2-3天出现了1%的溢价 市场波动稳定,套利者趁着0申购费进场“清君侧” 10月14日,场内份额一日增加5.18%,增加1.5亿份 只要有一方不投降,更大的套利大军就会源源不断的到来。 (短期投降的一方不一定是正确的一方,最终正确的一方才会收获真实的巨大利润) 各大牛各抒己见,针锋相对 市场观点大致如下: A方典型观点: 150022-----------现在A类里面最低估的 (价格0.880,折价率15%,净值1.0354,折价0.19) 150023-----------现在B类里面最高估的 (价格0.396,溢价率72%,净值0.2298,溢价0.19) 如果顺序搞反了,只能说明已经糊涂了 你拿自己钱玩,情绪铁定拼不过拿别人钱玩的主 这游戏的魅力就是后奔溃的就不奔溃了 22.23的价格完全是互相博弈定价的。 22的买方是机构、银行,23怎么干的过? 深成指B,看似小强,其实是苦逼,终生为A打工。 大家都知道150023没有下折,以为23就可以赖账了;但这23欠22的钱赖得了一时,赖不了一世;就算暂时不还,涨上来还是得先还。倘若深成指上涨得多些也就罢了,要是涨得少,终究还是年复一年的为22打工。 不一定高估,因为眼光放远点,深圳指数涨幅还是能够覆盖A的利息的,A是基本上无风险的。如果真的大跌,也能慢慢扛过去,而不会像其它a基把下折损失实现,买A的也不傻 现在买22的都是机构 B方典型观点: 23是一个欠账可以永远不还的赌徒,为了拥有这个权力,高溢价也是值得的 深成指B相当于有看跌期权保护 一旦净值恢复至0.1上方,10倍杠杆,仅此一家。。。 这是永远没有行权期的call option,当然值钱 借条没有还款期限,150022等到死吧,呵呵。别忘了下跌时候150022照样要净值下跌的(by:某分级权威大神) 这句话应该在后面写:所以B基本上是无风险的 好了伤疤忘了痛。022这种垃圾A(作者注:有拖欠风险)现在你抢得欢,到时候5%,10%地跌的时候别来哭。 其实不用看太远,2016年1月150022就是一开始不肯下跌 被套利申购资金制造了十几亿份砸下来的 今日,分级江湖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征集令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U5NjE1Mw==&mid=2656678303&idx=1&sn=78e152643b2fd350587bbc532a32119d&chksm=81651dc9b61294df137a5180d73794fce7564d99464560815bf1404eb8b4a8749aa746cb0525&scene=0#wechat_redirect 机构买022,机构里也有傻子 吃瓜群众观点: 明天A/B至少3个亿砸盘,A认为是底部,B也认为是底部,好精彩 套利大军来了之后 不是有人说2016,再无韭菜了吗? 面对这么大的溢价,而大盘又波澜不惊几乎没有波动,套利大军已经上路了。恕我直言,可能最后受伤的还是023。 目前分级A的气势之下,23不跌停,套利不会停 022/023的激变说明分级基金的定价确实很复杂 (作者:绝大多数不复杂,仅此无下折品种复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