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疑心生暗鬼

 无法可法 2016-10-16


阿投国姓,在农历七月半,也有包粿粽祭拜的习俗。

有位道士王禄,在家乡乡下,无论婚丧红白事,都少不了请他来坐镇,可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一次,在七月半受托作法事,圆满后,主事家敬备酒菜答谢,席上有好事者问说:「这么晚了,法师一个人敢不敢回家?听说在墓埔处不太干净哦!」

「笑话!我经历过那么多场面,而且我还会法术,怕什么!」

道士王禄做这种宣示,老实说,全村里的人,没有一个会怀疑。

也许是今晚有人故意挑起这个疑点吧!王禄经过大墓埔时,心神确有些在意周遭的变化,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听到有一个与他相同步骤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并没有任何人。可是当王禄快走时,它也跟得紧,走慢时,它也放缓脚步。此时,开始怀疑是否真有如传说中的鬼怪。依职业惯性,很自然念起咒语来驱鬼,但不管怎么念,跟踪的脚步声,从来没有停过。王禄想起师父传授的最后绝招,祭出随身佩带的六甲神印,然后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当王禄跑回家中,向家人说:「当道士那么久,今晚才真正遇到难缠的鬼,连祭出祖师留下的六甲神印,都无法制止它的跟踪。」

家人掌灯过来,安抚情绪激动的王禄,并烧冥纸净身,在王禄的长裤上,发现有一片包粿粽的竹叶,牢牢地粘贴着,家人以调侃的口吻嘲弄着王禄说:「吃了粿粽还不够,连包粿粽的竹叶都要带回来!」

此时的王禄,才恍然大悟,刚才跟踪他不放的难缠鬼,竟然是一片包粿粽的竹叶。

◎ 附注:

在佛法中,信为能入,若无信的人,虽在佛法中,只能说他是在研究佛教的哲学理论,并不是真正在学习佛陀的教化,如此,得不到佛法中的真正实益。犹如有人入宝山,若没有了手,就无所能取。

因「疑」在诸法中,不能得到定心,没有定心,对于佛法就无法有所收获了,故须急弃之。疑又可分为三种:

① 怀疑自己:有人常常这样想:「我自己的根器暗钝,罪垢深重,实在不是修道的好材料,如何能修得正果呢?」如果这样怀疑,定力就发挥不出来。其实不必妄自菲薄,因为在过去生中,所修的宿世善根,很难逆料到。

② 怀疑师父:有人认为师父只不过是个凡夫僧,自己没有什么道行,怎能来教我呢?这就是因疑起慢心。其实只要依教奉行,教行中就是佛陀的化身;也许师父虽未证果位,但他的教行中,确是代表着佛陀的真理,我们依之修行,可以证果。

③ 怀疑佛法:世人多妄执自己的本心是对的,对于佛法中所说的道理,不能信受。其实佛陀的言教,均载于三藏十二部经中,近代的祖师大德,依之修行,一样得证果位。可见不因时空的改变,佛陀的真理而有所变质失效。我们又何其有幸,尚生在有佛法的时代与地方,岂能空入宝山而回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