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拆解钗情:宝钗情感世界的四个板块

 wgs9007 2016-10-16

拆解钗情:宝钗情感世界的四个板块

徜徉书林

   关于薛宝钗无情抑或有情的论说历来很多。仅在这个层面上回答,似稍嫌笼统了一点儿。我觉得对宝钗的用情,宜拆解开来看。宝钗对不同类别的人,用情的浓与淡是不一样的。

   打个简单的比喻,宝钗之情可拆分为四个板块:亲情之热如夏,友情之暖似春,爱情之凉若秋,同情之冷近冬。

   一、浓厚的亲情。

   宝钗一家三口,浓厚的亲情在书中有多处描述,可以不夸张地说,薛家在书中是最具亲情的家庭。

   父亲早逝,宝钗懂得体贴母亲,动辄到扎到母亲怀里撒个娇,让母亲得到情感的抚慰和满足。黛玉曾经特别羡慕眼热薛家母女的亲情,说:“你瞧,这么大了,离了姨妈他(指宝钗)就是个最老道的,见了姨妈他就撒娇儿。”“薛姨妈用手摩弄着宝钗,叹向黛玉道:‘你这姐姐就和凤哥儿在老太太跟前一样,有了正经事就和他商量,没了事幸亏他开开我的心。我见了他这样,有多少愁不散的。’”

   母亲薛姨妈虽名为一家之长,其实稳重成熟的宝钗才是家庭的精神支柱,是薛姨妈的依靠和主心骨。薛蟠那次因为宝玉挨打的事,甩出楞话气哭了妹妹,薛姨妈劝慰宝钗的话,说明了宝钗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你要有个好歹,我指望那一个来!”

   薛蟠虽然是哥哥,但其综合素质,特别是心智的成熟程度,至多只能当宝钗的一个混球小弟弟。对这个胡作非为的哥哥,宝钗的亲情表现为大爱的包容。宝玉挨打与哥哥拌嘴,宝钗只讲道理,苦口婆心,一句歪话不讲。哥哥蛮不讲理,故意拿“金锁”的气话伤害宝钗,把宝钗气怔了,她也只是拉着薛姨妈哭道:“妈妈你听,哥哥说的是什么话!”没有反击,没有歪话没有恶语——宝钗既不会,也不可能这样做,她对哥哥有如长姊般的爱。

   为亲者讳,是宝钗亲情的另一个表现。对无法无天的哥哥,在家庭内部可以批评,在外人面前,宝钗处处回护。比如,袭人怀疑宝玉挨打有薛蟠挑拨的因素,宝钗马上予以开脱:“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一番话说得袭人羞愧无言。

   宝钗这番话的核心意思只有两个,一是错在宝玉,二是哥哥没错,即使出错也是无意。其实在内心深处,宝钗是认定哥哥躲不掉干系的,她只是不允许外人说三道四罢了。

   第45回黛玉与宝钗一起,倾心吐胆说了掏心窝子的话,宝钗提到哥哥,也只是淡淡的一句“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对薛蟠没有半个字的负面言论。

   尤其是薛蟠知错后给妹妹赔礼道歉那一段文字,薛蟠的真情自责再加上对妹妹的百般劝哄,宝钗一哄就好的破涕为笑,薛姨妈表面的斥责实则内心宽慰,字里行间都是浓浓的亲情。每次读到这都生出几分感动:薛姨妈有这样好女儿,薛呆子有这样的好妹妹,这是世间难得的福分啊!

   二、温暖的友情。

   最先体验到宝钗友情温暖的是湘云。咏白海棠那次,迟到的湘云一高兴,随口说出自己邀一社,把话说出去以后仔细一想,才知道自己两手空空要嘛没嘛,钱是个大难题。宝钗及时救台出手阔绰,盛大的螃蟹宴加菊花社成员咏菊的场面精彩纷呈,使得湘云脸面风光无限。

   真挚的友情,当属黛玉体会最深。以送燕窝为主打的悉心关怀,使黛玉与宝钗结为金兰之契,黛玉把自己的感激之情,与误解宝钗藏奸的自责自愧,肚子里的话一股脑儿地倒给了宝钗。宝钗的友爱,终于使黛玉尽释前嫌。

   对自己未来的弟媳邢岫烟,宝钗倒暗中每相体贴接济。书中说,邢岫烟是心中首先取中宝钗,然后方取中薛蝌的。对岫烟的体贴,该是亲情与友情兼备的吧?

   三、淡漠的爱情。

   不能说宝钗对贾宝玉没有一点爱的情愫。在与宝玉互相交换看通灵宝玉与金锁的时候,在元妃省亲作诗提醒宝玉的时候,在元妃赏赐端午节礼的时候,在宝玉面前羞笼红麝串的时候,在宝玉挨打送药疗伤的时候,在午睡中的宝玉身边坐下为他绣兜肚的时候,宝钗对这位俊美的青年公子,内心并非波澜不兴。“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的表现,恐怕都是这个少女内心微微泛起的情感涟漪。

   只是一旦当她意识到这样的情感,她那强大的理性即刻进行了刹车制动而已。

   轻云淡雾一般,若有若无似隐似现转瞬即逝,宝钗的爱情太淡漠了。

   四、匮乏的同情。

   “同情”这个概念比较宽泛(比如宝钗对黛玉的友情中,不能说没有同情的因素)。因为没找到合适的词,暂用这个词代替一下。在这里,主要是指对他人的不幸的怜悯之情,如果生造的话,“悯情”似乎更恰当一些。

   宝钗最为让读者诟病的两件事,一件是金钏投井自尽后,宝钗劝慰王夫人的那番话,冷酷得不近人情:“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二件是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宝钗听了,并不在意”,催促母亲尽快酬谢与哥哥一起出去的伙计才是重要的事。

   俗话说“人命关天”,可是这样天大的事情,却引不起宝钗的悲悯与同情,难怪有人说她是“无情”的“冷美人”。

   宝钗在金钏与柳湘莲的事件上如此表现,我觉得是儒家“亲亲”之义的理念在她头脑里作怪。

   “亲亲”是儒家提倡的行为规范,是“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之中的一经(见《中庸》第二十章)。凡是“亲”人的事情,永远比非亲的人重要。比如孔子认为,有一个做老爸的人犯了偷盗的轻罪(偷羊),当儿子的正确做法,不是什么大义灭亲去派出所告发,而是帮着隐瞒。“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爷儿俩互相包庇,才是正直的。(见《论语.子路第十三》。呵呵,与我们如今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大不一样吧?)

   宝钗从小就受儒家文化熏陶,有意无意之间她都在践行着那套理论。亲亲至上,王夫人是母亲的同胞,哥哥是自己的同胞,既然金钏和尤三姐、柳湘莲的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千方百计劝慰王夫人、劝慰母亲与哥哥,让她们不要过于伤感,自己保重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宝钗的表现,是“亲亲”的理念中人的一般表现而已,中规中矩的以亲人之事为重,尽量减少亲人的内疚或者悲伤,也不好对她过于苛责。

   当然宝钗的冷漠是不可否认的。这样的冷漠,也许是封建时代某些人(不是全部)修身抵达至高境界的必然结果,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石的宗法社会某种理想人格的必然逻辑吧?谁知道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