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6岁姑娘出身贫寒,却不靠任何捐款做公益15年,时代杂志称她凡间天使

 婲開花落 2016-10-16





这个姑娘,叫沈芯菱。


她出生在台湾云林县的一个小摊贩家庭。


父母都是裁缝学徒出身,曾经开过一家小小的制衣厂,却在经济萧条中因为债务倒闭了。


为了还债家里变卖了所有东西。父母每天靠摆路边摊糊口,一家人就挤在一间只有5平米的铁皮临建房里。




但就是这样一个才26岁的姑娘,居然已经投身公益活动15个年头。


11岁起,帮农民卖滞销农产品、帮贫困孩子提供免费教育、记录宣传底层原住民部落……甚至通过她的活动,推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15年来,她用在公益事业上的支出达到800新台币(约人民币170万)。却没有一分钱是来自捐款或是赞助


她的故事被写进了十几本教材里。


亚洲版《读者文摘》称她是“少女慈善家”,美国《时代周刊》形容她就像一位落入了凡间的天使。




沈芯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的父母东奔西跑,一起出摊赚钱。


经常一边摆摊,一边就趴在摊位旁边写作业。


街边的商店招牌和路上车辆的车牌号,就是她认字、识数的启蒙教材。




5岁那年冬天,沈芯菱帮家里卖气球。没想到风太大,她一下没抓住,所有气球都飞了。


母亲没舍得怪她,反而对她说,这只是运气不好,我们一起去妈祖庙里拜拜就好啦。


小小的芯菱跪在佛像前,却听见母亲说,上天如果能给我们一条活路、一口饱饭,我们一定教孩子善良、以爱待人。


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反而让沈芯菱对底层弱势群体的困境,有着更真切地了解和共鸣。也更有了一颗善良温暖的心。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沈芯菱第一次在学校接触到了电脑。


一台小小的机器,连上网络后,就可以看到那么远的地方、做那么多的事情。


这让她一下子就对这台“神奇”的机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看到小芯菱这样,母亲于是四处借钱,想给女儿买一台自己的电脑。可人们听说,都不肯借给。笑话她说,电脑是有钱人的玩意,你家这么穷了,小孩还学什么电脑呢?干嘛花钱做这种没用的事?


但母亲没犹豫,居然直接把自己从少女时一直戴着的玉镯卖了,给女儿买了一台二手电脑。


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虽然懂得不多。但她认准一件事,就是希望女儿长成一个勤学、诚恳、善良的人,那就什么样的付出都值得。


懂事的芯菱也没有辜负母亲,非常努力地学习。到她初中时,就已经考了37张计算机证书,在各种全台湾的电脑大赛里得到头名。


因此上了报纸,被称作是“电脑神童”




就在那年,村子里的文旦柚大丰收。


可那些种柚子的爷爷奶奶们每天愁眉苦脸,柚子滞销、卖不上价钱,眼看着要赔本烂在那里。


孩子的思维最直接,小芯菱心想,如果能找到很多人来帮忙吃这些柚子就好了。


于是,刚学会了发邮件的她在网上找到各种大公司的邮件地址,然后写电子邮件过去说:我阿公种的文旦很好吃,欢迎来买。


没想到一个孩子稚嫩的想法居然真的得到了很多的反馈。


芯菱就这样帮村里卖了3万斤文旦柚。


第二年,11岁的沈芯菱架设了台湾第一家农产品直销网站,来帮助农民出售作物。


到今天为止,通过这个网站,家乡的柚农已经卖掉了100多万斤文旦柚。




后来,沈芯菱也用几乎同样的方法帮助过种柳丁(橙子)的果农。


14岁那年,台湾柳丁丰收,价格甚至跌到每个不到1元新台币,成了著名的“一元柳丁”事件。




沈芯菱帮果农在网站上出售柳丁的同时,还写信给各种报社、媒体,跟农委会打笔仗。


随着事件影响的不断扩大,最后竟然成功推动了农委会出台了相应的“九五机制”,在出现类似事件时由政府出面维护农民利益。




电脑和网络的神奇力量真正得到了验证。这让沈芯菱觉得,自己还可以通过它做许多事情。


念初中时,她通过网络和书籍,了解到许多关于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的事。


在课堂上,老师总是说,读书能改变命运。可如果穷困的孩子们没办法在好学校里跟好老师学习、或是根本读不上书,又怎么去改变命运呢?


于是沈芯菱再次架设了一个免费教学网站,取名叫“安安”。她汇总了各种教材、甚至多媒体影音资料放在网站上,让每个人都能免费在网站上获取资料进行学习。


到现在,“安安”已经帮助了超过六百万的学子,累积一亿四千万次教材点阅量




而沈芯菱做公益活动用到的所有钱,都来自她自己。


从最开始参加电脑比赛时得奖的奖金,到后来给杂志媒体写稿、拍照赚的稿费。


随着沈芯菱做得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开始有企业请她去公司讲座,有活动请她代言。


再加上她上学拿的奖学金,帮别人做网站设计赚的设计费……


沈芯菱觉得,做公益这件事,必须要“独立纯净”才行。因此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捐款,因为你不知道将来需要做什么才能还给人家。



13岁开始,沈芯菱有感于台湾那么多底层人民的劳动才形成了台湾的样子。但他们的生存状况却一直被忽视、忽略。


于是她立志要建立保存一部“庶民生活历史”。


辛勤收割的农民、生计不稳的流动摊贩、佝偻着身影的拾荒者、日渐失传的乡土技艺……


都是沈芯菱笔下、镜头中记录的对象。



2004年到现在,她遍访台湾本岛,以及澎湖、金门、兰屿等无数村庄部落。


累计20多万公里车程(相当于环台湾235圈),拍摄了30万张照片、几十万字的调查笔记。


她把资料都放在一个专门的网站上做成“台湾草根脸谱”,希望人们不要忘了这些真正构成了这片土地今天样貌的人们。


而在网站最显眼的位置,她还是不忘写上:13年公益路,为保纯净,谢绝捐款赞助




如果在一般人眼里,当年的贫困不已的沈芯菱自己,似乎才是应该接受各种慈善捐助的人。


但实际上,这个26岁却已经做了15年公益的“资深慈善家”,却出钱出力、发起了十几项各种公益活动,帮助了无数的人。


得到了各种政府嘉奖、表彰、媒体报道。


在她看来,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是一件最自然的、细水长流的事情。


并不是要自己非常富裕强大,才能帮助别人。


就像她当年还是一个小女孩时,帮村里的爷爷奶奶卖柚子。帮助别人,不必非常等到自己“长大”才行。




现在的沈芯菱,正在台湾大学商研所念博士,她的研究方向是科技创新。


是她一直以来的“行动起来,不要等待”让她变成了字今天的自己。


而她今天所得到的一切,也都会在未来帮助更多的人。


* * * * *

大家都在看


· 因为嫌语文书太丑,这群90后重新设计课本,让无数小孩从此迷上语文课

· 你买电影票时选座了吗?当人们都觉得这功能没用时,是他坚持实现了这件事

· 还记得北京地铁猝死的天涯副主编吗?有人做了件事,未来能挽救无数个他

· 这个00后萌萝莉是世界第一攀岩少女,还很可能是第一个奥运攀岩冠军

· 米其林餐厅100年,第一次授星给了一家10元一份的路边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