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创作好对联

 江山携手 2016-10-17
 其实,这是一个小题目,也是一个大题目。说它“小”,是因为它是那么的具体,又是那么的专业;说它“大”,是因为它是我们楹联人一辈子孜孜以求的大目标。所以,这是一篇很难写的大文章。既然已经自命题,也就只好“硬着头皮”把这几年楹联创作的点滴体会,按照小题目的标准来作,来写,来交流。这里没有什么诀窍,秘诀,甚至近乎“老生常谈”。但是“看似容易却艰辛”,要真正做到的确是很艰难的。

什么样的对联才算是好对联?应该具备“三合一”的标准:很得体,没毛病,有靓点。一是要“得体”。因为“得体”是决定任何事物生命力的关键,不“得体”的东西,从功能上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得体”就是切题,要“切”人、“切”事、“切”物。不“切题”的对联,首先不是好作品。二是没毛病。主要是指联律方面没有“硬伤”。三是有靓点。这是检验一副联作是否优秀的“试金石”。朝着这个目标,我是从“五个要”方面努力的。

一、总体要合格

“合格”即合乎格律。因为对联是中国独特的格律文体。不合格律的对联,严格来说不算对联。尤其是中国楹联学会于2007年6月1日颁布的《联律通则》,可以说对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联律予以“正名”,予以“规范”。它就是我们楹联人遵循的“大法”。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定性,规定性就是此事物有别于其它事物,能够独立存在的根基。否则,“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也就是说“没有联律,难成对联”。理固然也。

在众多联律中,大家总以为“平仄对立”这一条是“难点”。这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忽视语调的审美作用所致;再加上汉语言的发展,原来的“平,上,去,入”,变成了现在通行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新的四声;原“入”声字已分派新三声,造成了所谓的新老交替的“混乱”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