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坛独家4】董平:今天如何看待阳明心学

 昵称33542116 2016-10-18

大家下午好,今天的论坛我们有那么多人参加,有一千多人参与,所以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全球化的格局中,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传统之间的联系事实上已经越来越密切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事实上正在形成。

    文化自信正在成为社会的主体意识,中国自身文化的主体性,事实上正在回归,阳明心学在中国发展的阶段,在某种意义上,如果我们把整个文化发展看成是一个链条,它实际上是这个链条中间的一个环节,所以它把儒家的学术为基础,普遍整合了各家思想的精髓,完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架构,体现出了相当广阔的理论广度。

    我关于这个“致良知”的理解是比较简单的,也就是“知行合一”,所以“致良知”的问题,或者说“知行合一”的问题,根本上来讲就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如果做一个理论的阐述,我很多年前就发表过一个学术的文章,作为实践哲学的“知行合一”,这是一种实践主义。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在实践的纬度上考虑,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关于阳明心学的理解当中有三个问题需要给予进一步的澄清,今天所讲的三个问题,我包括大家在内的一些观点都有重叠,但可能提出问题的角度未必完全相同。


    阳明心学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我们大家都记得,在过去的教科书当中,阳明心学是被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当中主观唯物主义的典范来讲的,为什么说主观唯物主义,好像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清楚明白的,就是王阳明讲的心外无物,他讲的草木挖石的良知就是你的良知,这还不是主观的唯物主义吗?更著名的一个大家都知道,咱们绍兴人都知道,我们现在为了说明问题,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王阳明的一个学生就说,老师你经常说心外无物,你看山中的花束明明是在深山中自开自活,为什么它就在你心里了?王阳明先生的回答非常值得我们去琢磨,他并没有说你看到这个花它就存在,没有看到它就不存在,你没有看到这个花的时候,花跟你的心同归于静,你看到这个花的时候,此花就在你的心中明白起来,所以此花就在你心里。

    这里不是不存在,我们过去关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全错了,不是不存在,恰恰相反,即原本是关于事物存在的纯粹客观性的一个观念,花,我没有看到,花归于静,我心也归于静,我看到这个花了,花在我的心中就明白起来。你看到花了是什么意思?你看到花了就是我们要走进山里去面对那个花,这是实践的过程。你人要在那儿,要在场,只有人在场,那么那个事物的客观性才向你充分地展开。而这个充分展开,恰好是那种作为纯粹客观性而存在的,即状态的结构。

    是什么东西促成了这种客观性的结构,是人的实践,一个客观的纯粹的事物,只有结构了客观性本身它才能成为我们主观世界的构成部分,才构成我们主观的对象,才是对我们个体的存在,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产生真实的实实在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个体的实际活动,不仅仅是一个促成事故,由纯粹的客观状态向我们开放的问题,同时还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建构起它自己的意识世界和价值世界,显而易见,这个跟主观唯物主义打不到边,阳明心学不是主观唯物主义。


    第二,我想说关于良知公共性的问题,良知公共性这是我提的,是不是我最早我不知道,我要讲这个意思。因为我和学生的交往当中,包括和企业界朋友交往中,包括跟学者的讨论当中,我经常遇到一个问题,我的良知和你的良知一样不一样?很多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如果我的良知和你的良知是不一样的,那怎么衡量?还有的学者说,我当下觉得如此,那种直觉,主观的直觉经验,所以人人心中都有良知,如果王阳明先生强调的是这种良知,那我们这个社会,“致良知”就很可能使我们事实上陷于价值混乱,秩序混乱,生活状态的混乱,很可能就会发生这种问题。

    这个问题熟悉阳明学的朋友都知道,阳明学在后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尤其是在刚刚也有人提到了泰州学派,泰州学派“致良知”实践的过程当中,大家都知道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利弊,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圣人满大街,满大街都是圣人,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满大街都是,是不是事实上都是这样,这是一个问题。

    实际上这样的一个传承中就出现了所谓的玄虚,甚至放荡,我个人今天的说法,佛教所有的折价利弊不是阳明学本身拥有的利弊,而是对不能理解参考的利弊。刘蕺山先生对当时的社会,阳明后学一派的批评,两句话讲得非常到位:“今天下争言良知矣。及其弊也猖狂者”,“致良知”在实践中找见了它的反面。所以刘蕺山先生从他独特的角度,重新建构了自己的那套哲学体系,用来匡正阳明心学之意,这里不展开说了。

    把搀杂了私见混同于良知,这才产生了所谓的猖狂者的形态表现,把这个混同于良知,当然就会得出不同的经验,这个历史的经验是值得我们今天继续的,我们今天在倡导阳明心学,倡导对阳明心学“致良知”的实践,一定要避免在我们实践的过程当中,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猖狂者,当之以玄虚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我们应该回到王阳明所阐述的良知本身的意思。良知是具有公共性的,不是以,一个个体的某种状态的变化,良知的共同性怎么来说,实际上很简单,按照王阳明先生的理解或者他的阐述,良知只是一个天理,天理原本是一个道,道哪里有你我之别。

    既然良知就是道,良知反过来讲,我有良知就是道在个体那里的本源存在,本源是一,可是存在的普遍性,是可以通过个体的方式来表达。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致良知”,就是通过个体的实践去表达普遍的道理,这是公共的,不是哪一个个体的。正因为这样子,我们个人在实践良知的时候,在从事“致良知”实践的时候,我们才表达了公共价值,我们才把个体的生存体现到了他人的、社会的、宇宙全体的,整个的过程当中,这个时间关系不多说了,良知本体的公众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突破自我个体的局限,把个体本身融入到社会、宇宙整体的存在过程当中去。


    第三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公案,就是心知体的问题我们今天怎样理解?我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凡是熟悉阳明心学的人都知道,后面三句问题不大,第一句话造成了多少的误解,历史上有人说阳明后学有猖狂一路就是因为这句话害的,到了后面也知道这个问题,他说这个不是王阳明说的,你不能说他不是王阳明的观点,关键是怎么看这个话。

    我现在提出一个解释,我曾经做过解释,我现在提一个更简单明了的解释,我们通常讲善恶,实际上是对经验世界的相对价值而言的,在经验生活当中,一切价值、一切善恶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是绝对的就不值得批判。因为你对于相对价值的提倡实际上就是把相应的价值举之为决定价值,这个不会出错。良知本源的存在状态是超越于相对的善恶尺度的,正因为是超越于相对价值尺度的,所以才是价值的绝对,同时才具备了理解相对世界的是否善恶的姿态,才是绝对的价值争议,就是尺度本身。

    这个比喻不能光算我个人的,王阳明先生讲过良知就是规矩方圆,我们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给你规,规本身有圆吗?它是超越于任何有限的圆,但它本身没有,正因为它没有圆,才可以权衡一切的原形,到底是圆到什么样的程度。我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说法,我们大家都念过初中数学,其他的我都忘了,有理数的数轴,中间有一个原点,一边正一边负,零是正还是负,他是超越正负,但一切的正负都由此来区别,那个原点,绝对的价值尺度本身就是原点,它本身不能有善恶,这个就有意思了,它是什么?

    王阳明先生多次说过,良知只是个天理,良知原本只是个道,中国之道,我们文化当中许许多多的问题就因为我们对这个忠字不理解,它就是公平正义,就是绝对的价值,它的原起是天道。公平正义就是无私,是无道无天,无边无道,这些东西才是公平的正义的,无私的,无偏向的,如果你判断一个事情有所谓的价值先行,比如我喜欢红色,我看到红色就高兴,看到别的颜色就不高兴,要么就会问怎么不是红的呢?你能做出所谓纯粹客观的、公平的、无私的判断吗?

    回归到哪里去?还原事情的本身,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还原事情的本身就是最高,因为他体现了公平的原则,还原事情的本身,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我们既然学术讨论了,雷阳案为什么没有向社会公布,因为他没有还原事情的真相。王阳明讲的“致良知”最后要实现的是这个,有四个字,最早有伊川先生提出,发挥得很少,王阳明完善了他,他很注重“致良知”,物走了怎么样?你别老牵挂他,真正讲这个意思的时候,王阳明讲了一句话就是事情还原它本身的状态。

    在浙江的文化历史上最早有过论述,这个就是实事求是,还原事情本来的原貌,我给你判断,事件是非变化的,这是不是至善的,最高善的,所以无善无恶是最高的,我们在“致良知”的意义上达不到去私,把私欲纯粹去掉,正因为如此,正因为到不了就需要修身,王阳明在我们面前画了一个标准的圆,我们生活当中任何一个圆,正因为如此我们要继续努力,修身养性,尽管那是一个标准。

能作为榜眼和标准的必须是圆满的,虽然事实上做不到,但心向往,当我们真的到那个境界,我们实现了自我生命局限的突破,我们融入,我们和他人和世界事物的交往过程展开我们自己的存在,真实的展开我们自己的存在,我们才能最后真正的回归自身存在的本原,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原本就是人最终存在的根本,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谢谢。



____________________

崇贤馆 全国加盟店信息

指纹不识别,请击右上角按钮>>查看公众号>>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