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于敲工事的战壕臼炮,炮管极短射程仅1.3千米

 李好东LHD 2016-10-18

20世纪初日俄战争的爆发,使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认识到,需要有一种武器来把挖工事成瘾的敌人给轰掉。于是,一种炮管短粗且威力很大的武器便被研制出来,这种武器就是战壕臼炮。

正是由于日俄战争的启发,德国在一战前研制出了成系列的战壕臼炮。而本图集的主角,便是其75.8毫米战壕臼炮。它的炮管非常的短,即便是改进后的长炮管版本,炮管长度也只有41厘米。

别看炮管短个头小,75.8毫米战壕臼炮却重得像碾盘一样。为了确保射击的稳定性,除了安装有液压驻退和复进装置之外,还配有一个巨大的驻锄。零碎如此之多,不重才怪。

轮子被拆掉时的75.8毫米战壕臼炮,注意其底盘和驻锄的体积都非常庞大,相比之下炮管就显得谦虚了不少。身管太短,射程肯定也不会远到哪里去,其最大射程只有1.3千米。

该炮的射角为+ 45度到 + 78 度,后续改进型号的俯仰角有所扩大,具备在0到27度范围内射击的能力。德国人的算盘很精明,弹道这么低伸,当然是对付迫近的步兵集群了。其炮弹的重量为4.6千克,工事都能够炸得坏,让步兵坐“土飞机”,问题也应该不大。

右边的是75.8毫米战壕臼炮,其个头相当于大半人高的样子。最开始的时候,这种武器是配备给工兵部队使用的,后来逐步转交给步兵。

通过安装轮子,75.8毫米战壕臼炮勉强能够跟上步兵的行军进度。如果仅仅靠人力进行运输,至少需要得6个人。相信在转移的时候,会配备一定的畜力。

图为75.8毫米战壕臼炮的炮身特写,显得又短又粗。这种战壕内使用的曲射火炮,同咱们的没良心炮相比,复杂程度要高很多很多。

75.8毫米战壕臼炮的正米特写,其底座像不像一个小碾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战壕臼炮的鼎盛时期。那个时候,各国都想方设法地挖工事并用重火力来轰炸对方工事。而且到一战后期,谁都愿意防守,进攻的时候敌军大炮轰机枪扫,再硬的头皮也顶不住啊。

图为75.8毫米战壕臼炮的驻锄。被安装在碾盘一样的底座上之后,75.8毫米战壕臼炮可以进行低伸弹道的射击,对进攻的步兵进行拦住。

安装在这样的圆形底座上之后,75.8毫米战壕臼炮可以进行360度的旋转。同那种固定的底座相比,反应能力获得很大的提高。

行军状态下的75.8毫米战壕臼炮,伺候它得需要6个人。最初投入使用的时候,德军将它用于轰击在法国和比利时的要塞与工事。

后来,75.8毫米战壕臼炮被配发给步兵部队,它与传统的迫击炮一起,被当作步兵的支援火力来使用。而且,这种臼炮还会配合机枪等其他火力,前往到新的阵地。

在一战的深沟高垒作战条件之下,这种笨重的战壕臼炮有它的生存空间。但当坦克出现且战术逐步成熟之后,固定的防线再也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在装甲集群面前,死守防线已经变得不再可能了。

于是,战壕臼炮逐渐让位于那些机动性更强,重量更轻的武器系统。现在,它们的唯一用途,就是向世人展示:当年为了炸开工事,德国人设计了一种多么复杂的玩意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