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疯狂赛事,差点颠覆古罗马帝国

 木头1018 2016-10-18

问答

视频

话题

音频

辟谣



作者|我方特邀学者平平爹

字数:3626字,阅读时间:约9分钟

来源:陶陶孟夏,ID:Astrophl__W



近期,有一部名为《宾虚》的好莱坞电影正在各大院线热映。在影片中,演员们重现了古罗马战车赛的盛况,将比赛的刺激、喧闹以及残酷显现地淋漓尽致。


说道古罗马体育,就不得不提罗马帝国的战车竞赛(chariot racing),它是这个古老而强大的帝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即使是残酷的角斗赛也难以与之相比。


每当比赛来临,罗马的居民倾巢出动,无论是身着金紫的达官显贵,还是风情万种的罗马贵妇,亦或是衣衫褴褛的贫民、地位低贱的奴隶,都能平等地进入大赛车场,尽情地为自己所支持的战车队而呐喊,并尽情地宣泄着自己的荷尔蒙。但是就是这样一场激动人心的赛事,却酿成了一场险些颠覆罗马帝国的市民暴动。




一:伟大的战车赛


在古典时期,在公共娱乐方面,没有哪个文明能和古罗马相比。与东方专制帝国不同的是,罗马人极其重视公民的娱乐,并且乐于营建盛大的公共娱乐建筑。


随着罗马不断地扩张,大量财富与奴隶开始涌入罗马城,罗马城的人口也开始急剧扩张。为了维稳的需要,罗马政府不仅为平民提供廉价的面包,同时还大兴土木,营建了一座座堪称建筑奇迹的娱乐建筑,其中就包括罗马大赛车场。


赛车运动本源于古希腊,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常规项目,运动员们常驾驶着两匹马或四匹马的战车,在赛车场上尽情驰骋。当战车赛传入罗马后,立即成为最受民众欢迎的运动项目。


大赛车场(Circus Maximus)本建于公元前六世纪,经过几百年的维修、扩建,成为了一座可容纳25万观众的超级竞技场。它长600余米,宽120余米,赛车手们要绕着赛场的中心岛跑七圈,赛程达到六公里。



战车赛最吸引观众的地方,无疑是其刺激性,甚至于残酷性。驾驶由四匹马拉着的战车,需要非常精湛的技巧,而车手保护自己的,不过是一条连接着战车、随时可以割断的皮带。在高速的竞赛中,车毁人亡简直是家常便饭。然而残酷与鲜血,正是嗜血的罗马人所乐于看到的,车手的死只会激发他们歇斯底里地狂呼。


所谓富贵险中求,战车手的工作环境虽然极端危险,但却又相当吸引人。与角斗士一样,战车手往往出身于卑贱的奴隶,但是这些人可以通过一场场胜利,获得自由、名声,以及常人所难以想象的财富。皇帝、显贵亦或是平民,都会将其当成自己的偶像。一些罗马皇帝,例如著名暴君尼禄,甚至会亲自在赛车场上跑一把,以期赢得民众们的狂呼与支持。




二:四大战车阵营


在战车赛成立之初,战车手分别穿着红、白两色制服的两辆车进行竞赛,形式非常简单。但到了后来,蓝、绿两色战车手也加入了进来,形成红、白、蓝、绿等四大俱乐部,每个俱乐部都有其赞助者以及簇拥。


赛车俱乐部原本是单纯的娱乐组织,但最终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政治派别、社会阶层所裹挟,成为一种对罗马政治、经济、军事有着重大影响的组织。


随着罗马帝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贫富差距开始出现剧烈分化,各个社会阶层开始出现撕裂以及矛盾。各个社会阶层将自己对于对方的怨气与仇恨,一股脑地倾泻于赛场之上。他们为了自己所支持的车队,相互攻击、互相谩骂,甚至还发展成街头暴力,酿成流血事件。




对于罗马皇帝来说,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内斗,无疑是其稳固皇位的好机会。人民因战车赛而互相攻击,又有谁会在意他的肆意妄为呢?对于各俱乐部支持者所酿成的暴力事件,罗马统治者可谓是听之任之,甚至还推波助澜。


这无疑是为本来就尖锐的车迷矛盾,再加上一把柴火。但随着罗马皇帝专制程度地不断加强,这种“拉一派、打一派”的把戏,开始变得越来越危险。首要的表现是,车迷们所引起的街头暴力开始变得越来越严重,受害者变得越来越多。


罗马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后,统治者在当地新建了一座大赛车场。蓝、绿两大车队的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蓝队的支持者主要是水手、商人,象征着海洋文明;绿队支持者主要是农牧民以及地主,象征着大陆文明。蓝、绿矛盾甚至象征着海洋与陆地的矛盾,反映着两种治国思路。



由于这种分歧,两者之间势如水火,甚至不共戴天。终于有一天,悲剧上演了。在阿那斯塔休斯统治时期,绿派车队的支持者在一次节日庆典中,将短刀匕首藏在了水果筐内,并大肆屠杀他们最为仇恨的蓝派车迷,死者多达3000人,简直骇人听闻。


但是罗马乃至于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们,仍对其听之任之,甚至公开支持蓝队。而蓝队车迷也因这种宠信而有恃无恐,这些披着车迷皮肤的土匪,肆意抢掠、奸淫以及杀戮绿队车迷乃至于普通百姓。


因车队引起的社会矛盾,不断侵蚀着东罗马帝国本来就不稳固的肌体,最终导致了险些颠覆帝国的大暴动——尼卡起义。


三:尼卡起义爆发


查士丁尼,东罗马帝国著名的征服者,是著名罗马法的奠基人。就是这样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却险些因为一场战车赛丢掉了皇冠。


查士丁尼皇帝相比于前任,也算是远见卓识。他有感于战车赛的混乱,决心对蓝、绿车迷的暴行进行制裁。他颁下圣旨,下令要保护无辜,无论是哪种颜色,只要从事不法行为,就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但是由于皇家一贯对于蓝队的偏袒,在执法中仍然不能完全顾及到公平,最终点燃了暴动的火苗。



在查士丁尼执政五年之时,皇帝又一次驾临大赛车场,与数万民众一起观赏战车赛。在比赛中,心怀不满的绿队车迷对着皇帝大喊大叫,极度扰乱了赛场秩序以及查士丁尼的心情。到了第22次战车赛时,绿队车迷依然如故,忍无可忍的查士丁尼派人向绿队传话,要他们安静点。


然而绿队车迷不依不饶,他们一边高喊着皇帝万岁,一边向皇帝控诉蓝队人对自己的欺侮。然而暴怒的查士丁尼充耳不闻,他对着绿队车迷大吼:“闭上你们的嘴,你们这些犹太人、撒玛利亚人和摩尼教徒!”


查士丁尼的咒骂激怒了绿队车迷,他们认为他的偏袒有失皇帝的身份。于是他们大骂皇帝是暴君、杀人犯,根本就不应该降生于世。查士丁尼听见了咒骂,愤怒地对首要分子说道:“你们不想活了吗?!”


在皇帝的怒吼中,蓝队车迷纷纷站起身,与周围的绿队人打成一团。绿队车迷人数较少,寡不敌众,于是他们退往君士坦丁堡街头,并且沿街放火、抢劫,整个帝都乱成一锅粥。


就在这个紧急时刻,原本势如水火的蓝、绿车迷突然奇迹般地站在了同一战线上。原来,查士丁尼对于自己眼皮底下的暴乱愤怒不已,他下令将两方闹得最凶的几个人抓起来,并且绞首示众。


但是在行刑时,却发生了意外。当时有两个死囚,他们分别来自蓝党和绿党,在行刑时不知何故,两人的绳索同时断了三次,围观的群众以为看到了神迹,于是纷纷请求刽子手,要求他们放了这两人。


但是刽子手不依,并第四次将两人送上了绞刑架。这时候轮到群众们不依,他们冲上行刑台,救下了两个死囚。原本互相仇恨的蓝绿车迷,在这个时候却站在了一起,他们集合起来,浩浩荡荡地走向皇宫,希望查士丁尼赦免这两个死囚。他们高呼着“尼卡”的口号,而“尼卡”在希腊语的意思就是胜利。而这个口号,也成了这次起义的代名词。


由于皇宫的蛮族守卫暴力驱散了示威群众,最终让原本和平的游行,变成了一场席卷整个首都的暴动。蓝绿车迷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是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是平头百姓,对于贪官污吏有着共同的憎恨。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在城内四处放火,将圣索菲亚大教堂等著名建筑化为一片火海。



查士丁尼见局势大变,于是再一次莅临大赛车场。雄辩的皇帝希望通过一场演说,化解这次可怕的大暴乱。然而迎接查士丁尼的是雨点般的石头,满头是包的查士丁尼在哥特护卫的掩护下,狼狈地逃到了皇宫。起义群众见此,将前任皇帝的侄子伊帕迪奥斯拉了出来,并将一个简陋的金项圈戴在他头上,将其拥立为“皇帝”。


查士丁尼见此,以为大势已去,他急忙命宦官将自己的金银细软打包装船,准备逃出君士坦丁堡。在这个危机时刻,查士丁尼那位出身妓女的妻子迪奥多拉站了出来。这位皇后虽然出身低贱,但是其见识、刚毅甚至于比拟于中国的吕后。


她叱责自己的丈夫说:“即使逃跑是我唯一的活路,我也不会逃跑。啊!凯撒,如果你下决定逃跑,你有的是财宝;看看那大海,有现成的船只;但是你难道不担心,你求生的欲望却会使你陷入苦难的流亡生活和悲惨的死亡中去!至于我,我坚守自古相传的格言:皇帝的紫袍是最好的裹尸布。


查士丁尼闻言,羞愧的满脸通红,于是这位雄主静下心来,开始思索对策。



首先,他派宦官纳尔西斯带着金银,秘密收买了蓝党的领袖。因为查士丁尼明白,蓝党和绿党虽然暂时联合,但是终究不是一路人。同时,他的心腹大将——贝利撒留,带领着3000将士进入了首都。虽然贝利撒留手下的人手不多,但却都出自于蛮族,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老兵。在屠杀平民时,他们绝不会手软。


贝利撒留毫无阻碍地通过了蓝队的防区,悄悄地逼近大赛车场,并控制了赛场的所有出口。起义民众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又怎么可能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的对手?他们挤在一团,绝望地看着军人们对身无片甲的自己倾泻箭雨。


随后,贝利撒留带人在竞技场内大砍大杀,一直杀到血流成河,整个赛场内堆积的尸体多达3.5万人。而被民众拥立的皇帝,也被军人们逮捕,最终被斩杀于查士丁尼面前。这场轰轰烈烈的尼卡暴动,最终在哀鸣和死亡之中结束。


从此以后,东罗马皇帝再也不敢放任车迷的暴力行为,蓝绿党也逐渐被皇权所制服。



而与之相应的是,红红火火的战车赛也因为维稳需要而逐渐衰落,大赛车场成为历史陈迹,成为古老的尘埃。


传送门:陶陶孟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