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特技作为电影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旨在为观众营造出 一个独一无二的视觉盛宴 使之有“身临其境”的观影感受 一些高难度、大投入的 科幻片、灾难片、动作片 广泛使用CG特效 变幻出了“虚拟现实”和“未来世界” ▼ 那么,这些电影 不用特效要怎么拍呢 [2001太空漫游](1968年) [2001太空漫游]耗资巨大,然而电影全片只有205个镜头是特效镜头。当然也有不是特效镜头的小把戏,还记得空姐在穿梭机上为海伍德博士拾起那只飘在空中的钢笔的镜头么? 在40多年前,真正的无重力环境拍摄时不现实的,他们是将钢笔沾在一块透明的塑料板上,摄像机对着旋转的玻璃拍成的,由于手指不能穿越玻璃,所以空中小姐只能轻轻地捻住它。 ▲[2001太空漫游] 由于拍摄周期过于漫长,华纳看不到任何成品的迹象,所以致电逼问“2001究竟是片名还是上映时间?!” [侏罗纪公园](1993年) [侏罗纪公园]拍摄的年代,还没有如今这么高端的CG技术,电影的制作中很多效果都要靠制作道具实现。 为了模拟似恐龙的动作,13位猛禽表演者们把手放在胸前,像一个运动员一样练习滑雪的动作,等身体能保持一定的平衡后,还要进行一些障碍训练,拍局部特写的时候他们还要进入模型里工作。 ▲[侏罗纪公园] [异形4](1997年) 在拍摄篮球场景时,热内本想仰拍篮球落入篮筐的画面,或是用CG拍摄,因为他认为西格妮·韦弗需要重拍上百次才能投篮命中,可韦弗却坚持要亲自完成,为此她接受了为期两周的篮球训练。 结果她在第一次拍摄时就从三分线外6英尺(1.82米)处一击命中,当时在场的演职人员全都惊讶不已。后来韦弗将这次投篮形容为她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刻。 [蜘蛛侠](2002年) 托比·马奎尔在决定接演[蜘蛛侠]前,并没有读过原版漫画,纯粹是喜欢[蜘蛛侠]的剧本,才答应的。为了贴合角色的健壮体魄,马奎尔制定了一份为期五个月、严格的锻炼计划。一周有六天进行体能训练,每天吃四到六次富含高蛋白的食物。 在拍摄这一幕“英雄救美”的戏时,工作人员在托盘上放了磁力强劲的物质(类似吸铁石),以确保托盘上的东西滑落。这个镜头一遍一遍的拍摄,一共花了156次才漂亮的完成。 [钢铁侠3](2013年) 起初,导演沙恩·布莱克打算在摄影棚拍摄[钢铁侠3]中13个人跌出空军一号的戏份,这样能把演员吊起来,还容易控制。但第二工作组导演提议:“我认识跳伞特技团队,找他们来试试。” 于是,剧组花费两天时间,进行跳伞、高空表演等特技测试。测试的结果,让布莱克果断决定:“我们就这样实景拍摄。” 剧组工作人员装,将降落伞隐藏在跳伞队员的衣服下,这一场戏花了八天,大概跳了600多次才完成的(特技演员不容易......233333)。 [雷神2](2013) [雷神2]中大量展现的神域、星空、荒蛮行星甚至一场葬礼,也是结合了电脑特效与实景拍摄,打造出光影效果。 九大王国空间界限模糊造成的重力失控,卡车悬浮在空中这一幕,其实是特效团队使用了一个巨大的液压臂将卡车提起、旋转。通过后期把一些乱入进来的器械处理掉即可。 [星际穿越](2014年) 诺兰始终希望在片场给演员一些能够参照和交互的东西,他不希望让演员在绿幕前全靠想象来完成表演。即便是对于[星际穿越]中如此抽象的超立方体,他也要求特效团队能够在片场搭个东西出来。 库珀穿过超立方体的“时间隧道”,浏览时间轴上的所有瞬间,这个隧道本应该由CG制作的。但是诺兰拒绝使用绿幕,所以马修·麦康纳只好被吊在幕墙前,幕墙上投影的是前期做好的“粗略版”时间隧道画面。 在后期阶段,这个粗略版的背景会被替换成更精细的CG图像,这自然需要做大量的抠像和钢丝擦除 。 当库珀成功地把信息传递给墨菲后,五维空间开始崩塌,在制作这个特效时,画面中的每个收缩面都是按照超立方体的旋转法则来收缩的。 来自看电影全媒体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