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的苗圃怎么成了别人的试验田?

 zhang1716 2016-10-19


       近日,笔者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时,当问及今年的销售情况时,朋友说,自己苗圃里有一些树种行情非常不错,就是没有量,而同学从他那里引走的几个树种却做得不错,效益远远强于他。经细了解才知道,这位朋友是个植物迷,一共100亩地,但却有60多个树种,每个品种的量都不大,最多也就几亩。他感慨地说,自己的苗圃成了别人的试验田,好东西都让别人挣了钱。


       在了解了情况之后,笔者和朋友对此情况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笔者认为,苗圃树种丰富应该是优势,但他没有利用好这个优势,却把优势变成了劣势。树种多,但量不大,这就是典型的小而全。而他的同学虽然也只有100多亩地,但只选择了两三个最有潜力的树种来栽培,每个树种的量都不小,能满足采购方的需求,这就是小而专。

       要小而专,不要小而全,是笔者常说的一句话。笔者认为,“专”是普通苗农应该走的一条路,这条路相对平稳。试想,就十几亩地,但却有几十个树种,哪个树种能上量呢?不要说成千上万棵,恐怕要几百棵都成问题。一位热衷搞小而全的苗农曾跟笔者说,自己品种多,采购方要什么有什么。


       笔者告诉他,小而全存在两个缺点:一是苗子品种多,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养护,人工投入较大;二是苗子品种多,但每个苗子的总量都不大,形不成规模,一旦市场需求大,只能望而兴叹。对于小而全的问题,一些采购商也认为,普通个体苗农不宜搞太多的品种,还是以专为好。河北定州市资深苗木经纪人张家超曾对记者说,他最愿意在一个农户里把苗子收齐了,不仅省心,而且苗子也比较齐整,客户满意度要高得多。

       仔细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笔者朋友犯了小而全的错误。如果只选择两三个品种来培养,其结果肯定会大相径庭。笔者给他开出的“药方”是,拿出20亩地来做试验田,引进的树种都种在试验田里,余下的80亩地来作经营性苗圃,选择几个最具潜力的树种来进行繁殖和栽培。

       这样做,有两个优点。一是保证了苗圃里树种的丰富性,使得优秀树种的种质资源能得到较好的保存,一旦市场有需求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扩繁,直接走向工程。二是苗圃里的苗子有足够的量,能满足采购方的需求。

       笔者认为,做苗圃,要抓好两个关键词,即“品质”和“质量”。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品质”,“品”就是品种,就是我们要选好的树种,“质”就是我们要把苗子养好,使其有好的卖相。而“质量”,就是不仅苗子要好,而且还要有充足的数量,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