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个乡村旅游实操案例:农业+旅游

 【点石成金】 2016-10-19
2016-09-08 更多→ 乡村旅游怎么搞


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农业与旅游结合的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已经在各界的推动下跨向了新的高度。休闲农业类项目越来越多,众多的投资开发者想要做出顺应市场的项目,就必须了解“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的核心所在,并根据自身所拥有的土地的特征,适当的做出开发和建设,不可盲目跟风,也不能随性消减产业。

“ 农业 + 旅游 ” 融合发展衍生出的休闲农业类型主要有如下四种:
第一 :旅附农型

这种类型前提条件就是农业产值本身特别高。例如,高端有机农业、精品水果等。 

例如:欧美引进、近年兴起于中国大城市的CSA农场(CSA)翻译过来为 “社区支持农业”,参见《CSA农场来到中国》,其种植的是质优价高的有机蔬菜,直供城市高端人群。因本身产值不错。所以有的CSA农场在远郊或不具备风景旅游条件的地区拿下低价土地,搞有机农业种植,照样能取得不逊于休闲农业业态的收益。而条件稍好的CSA农场也能顺带搞点 “ 亲子游 ” 之类旅游业态、作为补充——这就是典型 “ 旅因农附 ” 型。

第二 :农辅旅型

最典型的是南方丘陵山区,一般耕地少而分散,但山地植与空气环境好。这种地方开发乡村旅游,往往农业会成为旅游的辅助产业。 


最典型的是南方丘陵山区,一般耕地少而分散,但山地植与空气环境好。这种地方开发乡村旅游,往往农业会成为旅游的辅助产业。比如强调“花色”、强调“采摘”,强调不同季节能变换不同品种供游客观赏采摘等。

例如:某乡村地区,因油菜花收到游客欢迎,就干脆把其它主流作物都改种油菜,进一步又规划出画海的创意造型种植。这纯粹是从旅游价值考虑,而不是比较不同农作物本身产值的结果。

还有一种典型 “ 农为旅种 ” 型,就是城市近郊的休闲农庄。这种区位的土地价格不适合纯种养业,而适合旅游业,所以同样应扬长避短 “ 农为旅种 ” 。或者开发成农家餐饮、度假山庄,少量农业种植只是作为农耕文化符号吸引游客;或者针对城市休闲市场需求,开发成四季观光采摘园,所有品种均是特意面向游客采摘、观赏而种植。


第三 :综合发展型

此类型出现在大面积的现代农业园区(一般都在5000亩以上)中,园区一般是综合业态:有农业科研、农业物流、农业深加工、高效农业种植、农业旅游等。 

这种园区很难说哪一种业态为主了,有直接面向游客的休闲业态项目:如,蓝莓采摘、四季花海;也有不直接面对旅游消费的业态项目:如,高科技育苗企业、花卉苗木企业。


第四 :农旅合一型

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典型的例子为北京的蟹岛农庄。蟹岛总结出一条“ 前店后园 ”模式,实质就是典型农旅互动、农旅合一模式。

所谓“ 前 店 ”,实际就是面向游客的业态 ; 所谓“ 后 园 ”实际上就是农业种植。在经营上,后店的初级农产品就是前店游客的食材原料、后店的农业加工产品在前店包装成礼盒销售给市民游客,两者实现了高度互动。


休闲农业项目建设,要从所拥有的地块以及资本、资源等现状出发,找出适合的模式进行开发改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分析了解 “ 农业 + 旅游 ”的融合关系,是休闲农业项目开展的前提,也是开发者们选地的基础。


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的地块不同对待。不能休闲农业火就都去做休闲农业,避免盲目开发对当地资源、产业等造成损害,做和谐共赢的项目,才是我们开发建设的最终目的。


来源:乡村旅游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