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渔翁得利的战争——苏伊士运河争夺战(上)

 徒步者的收藏 2016-10-19

 

↓↓↓

 阅读原文


 如果得好听,请转发给朋友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为了重新占领运河,英国、法国、以色列三国发动了侵略埃及的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又称“第二次中东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九天,具有“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特点。英法以三国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却又被迫停战,无功而返。埃及虽然打败了,却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收获,可以说是一场不胜而胜的战争。

那么,英法以三国究竟为何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侵略一个主权国家?英法两国给自己的侵略行径披上了怎样的伪装外衣?这场战争促使以色列军队大力发展哪一军兵种?战争中出现的哪种登陆作战模式成为历史首创?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纳赛尔为何下令埃及空军打不还手? 中东战场最后怎么成了大国博弈的舞台?战败的埃及又得到了怎样的意外收获?美国又是如何取代英法,成为中东地区的新霸主的?本期军史解密,李涵为您讲述:一场不胜而胜的战争——苏伊士运河争夺战(上)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入侵埃及,苏伊士运河战争(亦称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交通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1867年,清末中国人王韬去欧洲,走红海到苏伊士,转火车至亚历山大,再转船到欧洲。他赴欧时,苏伊士运河正在开凿,在他写的《漫游随录》中精辟地总结了近代中非交通的变迁。“昔时英人东来之海道,皆绕好望角而至中华。自咸丰年间,始由亚丁直抵红海,陆引百七十里而至地中海,计程可近数万里,诚捷径也。于是好望角形势之雄,遂成虚设。逮至苏伊士运河一开,东西轮船均可直达,局面又一变矣。地势无常,可胜慨哉。”

运河是埃及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但却被英、法的运河公司把持。苏伊士运河公司每年攫取巨额利润,成为埃及的“国中之国”。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胜利后,埃及人民掀起反对英军占领运河区,要求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1954年10月,英国被迫同意于1956年6月13日前将占领军撤出运河区。

埃及为发展民族经济和抵御以色列的侵略,在向西方寻求军事援助遭到刁难与拒绝后,于1955年9月与苏联、民主德国、波兰签订贸易协定,购买苏联等国的武器装备。这引起英、法、美西方国家的强烈不满。为迫使埃及政府放弃独立自主的政策,1956年7月,英、美发表声明,撤回1952年允诺的就埃及建造阿斯旺高坝工程提供的7000万美元援助。接着,世界银行也停止贷款2亿美元给埃及的计划。


以纳赛尔为首的埃及政府并不屈服于西方压力。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颁布“关于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的命令”,以便用运河航运的收入作为建造阿斯旺高坝的款项。

在得知消息的当天晚上,英国首相艾登就迫不及待地对法国外交部长和美国国务卿说,英国认为形势十分紧急,失去对运河的控制权将对西方各国的经济生活和它们在中东的地位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艾登说:“没有石油,我们便无法生存……我们不想被掐死”,“我们不惜为它而战”。如果埃及关闭苏伊士运河,将会大大增加石油成本。一位英国外交官员说:“如果中东石油供应被切断,很可能会出现一场大灾难。”因此,艾登在一次讲话中扬言:“假如我们不能够搞垮和除掉纳赛尔,英国在这一地区享有的特殊地位必将结束。”

英、法对埃及进行经济制裁。冻结了埃及在英、法的存款及运河公司的基金。8月2日,英、法、美三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主张苏伊士运河“国际化”,并提出召开24国参加的伦敦会议,遭到埃及拒绝。随后,美国、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伊朗和瑞典组成的“五国委员会”对埃及施加压力。英、法还煽动几百名外籍职员离职,但埃及领航员成功保证了航运畅通。

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国再次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仍未达成协议。9月30日,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13日,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国际管理”的提案。

纳赛尔

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英法提议后,英法决定用武力压服埃及。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而对以色列来说,它早已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不满。并且早在1955年11月,以色列就制定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

1956年8月3日起,英国国防部着手制定作战计划。起初登陆地点,选在亚历山大港,但艾登首相不同意,理由是他想把这次作战作为一次警察性质的行动,距离苏伊士运河太远的亚历山大港不合适。后来登陆地点改为塞得港。作战定于9月6日开始。联合作战的指挥机构也建立起来:英国的查尔斯·凯特利将军和法国的皮埃尔·巴尔若海军中将分别被任命为联军总司令和副总司令;英国的斯托克韦尔将军和法国的安德烈·博弗尔分别被任命为地面部队司令和副司令。

英法联合拟定的作战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作战目标是摧毁埃及的空军;第二阶段作战计划登陆部队在海上待机期间,空军继续破坏埃及的经济和埃军的后勤基地,使埃及人丧失战斗意志;第三阶段作战计划于9月13日在苏伊士运河北端登陆,占领运河地区。

但后来作战计划突然被推迟了,因为计划没有同以色列军队在西奈的作战协调起来。9月末,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达扬一行来到巴黎。英法同以色列协商后决定,以军于10月29日开战,英法军队于10月31日开战。

10月14日,英法又举行了秘密会议,制定了作战计划。决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起进攻,吸引埃军的主力部队支援;接着,英法从塞浦路斯、马耳他、亚丁和航空母舰上出动飞机轰炸埃及,摧毁埃及的军事基地;然后,英法军队从塞得港登陆,向运河区进攻,切断埃军退路;最后,由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全境,英法占领西奈半岛运河区,全歼埃军。

今埃及西奈半岛

英法两国国防部决定英法军队于11月1日登陆。但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对此非常不满,因为以色列首开战端会被全世界打上侵略者的烙印,而英法却会被推崇为和平的守护神。

10月22日,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总参谋长达扬、国防部副部长佩雷斯前往巴黎,与法国协商作战的细节问题。总参谋长达扬设想:以色列首先向米特拉山隘空投1个伞兵营,作为对埃及袭击行动的报复。其次,如果英法军队按预定计划开战,以色列军队就配合其行动正式转入西奈作战,如果这时英法军队不参战,以色列就撤回空降在米特拉的部队,并且可以向内外解释说这仅仅是一次报复行动。法国首脑赞同以色列的计划,决定立即给以色列运去必要的车辆和60架飞机。稍后,三国代表签署了这些通过协商决定的事项。

开战前,以色列军队共有军队10万人、坦克400辆、火炮150门、作战飞机155架。而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坦克530辆、火炮500门、作战飞机255架,但仅100余架能完成作战任务。此时,埃及许多飞行员和坦克手还在苏联接受训练,多数先进和重型装备不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而且埃及的防御重点是尼罗河三角洲及运河地区,在西奈半岛仅有3万人左右,兵力远逊于以色列。

1956年10月29日下午5点,沙龙指挥的以军第202伞兵旅在法国空军的支援下,利用埃军在西奈中部地区兵力稀少,防御单薄的弱点,首先在米特拉山口空降了500余人和部分武器装备。该旅的主力3000人,与米特拉山口的伞兵会合,向米特拉山口突进。

埃军司令部接到前线报告后,东部军区司令部于当天命令第2步兵旅的第5和第6营立即开过运河,迎战米特拉山口的以军部队。埃军总参谋部派遣第4装甲师的主力由运河西岸进入比尔·吉夫贾法地区,两个国民警卫旅尾随前进。第2侦察团向东南运动,企图切断以色列空降部队的退路,对米特拉山口的以军构成包围之势。

米特拉山口全长30公里,两旁悬崖峭壁,十分险峻。1956年10月31日中午,以军两个连,包括坦克支队和重迫击炮队组成的侦察分队进击米特拉山口,遭到埃军5个连伏兵的袭击。埃军占据了东南两地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充分发挥火力优势。以军进退两难,只得利用临时工事进行抵抗,双方激战至黄昏,以军才占领谷地东部。

10月31日早晨,沙龙上校要求总参谋部批准他占领米特拉山隘东端,但没有获得批准。总参谋部重视攻占阿布奥格拉,所以尽量避免在米特拉战斗。米特拉山隘全长30公里,由东端的海坦谷地、西端的米特拉谷地和中间的碟状台地三部分地形组成。海坦谷地全长6公里,宽50米,两侧尽是悬崖峭壁,是米特拉山隘的要冲。由于米特拉山隘的大部分还没有被两军占领,所以沙龙旅要求向米特拉西端方向派出侦察队。以军总参谋部虽然同意这个要求,但接着又指示不得进行大规模战斗。埃军第5、6步兵营于30日下午遭到以色列空军沉重打击后,步兵部队在海坦谷地地势稍高些的东半部挖掘战壕开始据守。

沙龙

以色列军队为实现“中间突破”战术,威胁西奈北部埃军主力,配合202伞兵旅在南线的进攻,决定以第38特遣部队突击阿布奥格拉。阿布奥格拉位于西奈半岛东北部,东距埃以边境30公里,向西可通运河重镇伊斯梅利亚,从阿里什到库赛马的公路也通过这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埃及军队在阿布奥格拉的前方鲁阿法水坝等地有坚固的据点,形成了完整的防卫体系。

10月30日中午,以军第7装甲旅进至乌姆卡特夫南线600米处遭到埃军反坦克火炮的袭击,损失不小。以军正面进攻失败后,第7旅奉命采取迂回战术。31日拂晓,第7装甲旅越过埃军防守薄弱的达卡山口,进逼阿布奥格拉和鲁阿法水坝。同时,以军南部军区司令部为配合第7装甲旅行动,命令第1 O步兵旅提前于30日下午行动,由东向西正面进攻,于当晚抵达乌姆希汉和乌姆卡特夫的东线,第7装甲旅由乌姆卡特夫南面进攻。埃军也从阿里什和运河方向调集部队增援阿布奥格拉。

10月31日,以军以第7装甲旅对阿布奥格拉发起进攻,受到埃军顽强抵抗。中午,埃军两个步兵营夹击以军。以军在空军火力增援下,占领阿布奥格拉后,该旅立即分兵两路。一路向西推进,一路向东围攻鲁阿法水坝的埃军据点。埃军凭借20多个反坦克掩体组成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抵抗,但没能抵挡住以军的推进。以军于当夜占领该地,随后转入防御。乌姆希汉和乌姆卡特夫的战斗也十分激烈,埃军两个营的兵力顶住了以军两个旅的进攻。

同一天,达扬总参谋长亲自督促第10步兵旅进攻乌姆卡夫特,但遭到埃军炮火猛烈袭击,进攻屡屡受挫。在这种情况下,达扬总参谋长决定撤换第10步兵旅旅长占迪尔,任命塔尔上校为新旅长,同时命令第37步兵旅进攻乌姆卡特夫。11月1日凌晨2时,第37步兵旅的半履带式车辆营完成了进攻准备,但因关键的坦克营尚未到达战场,旅长戈林达上校决定先以步兵营发起进攻。

凌晨3时30分,先头部队遭到埃军炮兵和反坦克武器的集中射击,后续部队也进入了地雷场,旅长戈林达上校阵亡,军官大部分负伤,进攻失败了。黎明时分,第37步兵旅再次发起进攻,又被埃军的反坦克武器击退。以色列总参谋部决定停止进攻乌姆卡特夫阵地。这边的进攻虽然受挫,但埃军吹嘘为坚不可摧的阿布奥格拉此时却已落入以军之手。

此时埃军西撤,收缩至运河区,以军趁势展开追击。第7装甲旅一马当先,一路追击直到埃及重镇伊斯梅利亚的对岸。西奈半岛作战给以色列军队的建设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第7旅的出色表现,使以军高层看清了坦克集群的巨大作用。以色列的装甲兵建设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装甲部队迅速扩充到9个旅。



就在以埃两军激战正酣之际,10月30日下午6时,英法两国政府装模作样的向埃、以两国政府递交了最后通牒。最后通牒由三项内容组成。第一,两国政府立即停止在陆、海、空的敌对行动;第二,两国军队均后撤,埃军撤至苏伊士运河西岸,以军撤至运河东10英里处;第三,埃以政府同意英法联军暂时占领富阿德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城,目的是隔离埃、以两国军队和保障一切国家船舶根据国际法在运河航行。一场蓄谋的侵略战争,却被伪装成了以维和为目的,英法两国这出借刀杀人、暗度陈仓的大戏唱得实在高明。

英法的最后通牒要求埃以双方12小时以内作出答复,以色列政府当然答复接受通牒要求,而纳赛尔总统为了埃及的主权,坚决拒绝了英法的无理要求。10月31日上午6时,他下令尼罗河流域和苏伊士运河地区的防空部队进入戒备状态,同时命令阿密尔司令在英、法军进攻时撤退西奈半岛的部队,保卫苏伊士运河。

西奈方向战局形势非常严峻。埃军高层判断,只要能守住腊法—阿布奥格拉—阿里什三角地区,就能阻止以军从北、中路进攻西奈半岛。问题是如何阻止已经到达哈萨纳的以军第7装甲旅和米特拉山隘的空降部队会合。为此,埃军迅速将运河西岸的第4装甲师推进到哈萨纳,同时为阻止第7装甲旅与空降部队的会合而将部队推进到萨马代。

各国作战路线

10月30日深夜,埃及第4装甲师第1旅开始渡河,第2旅继之。31日晨,第4装甲师师长贾马尔.穆哈默德准将命令第1旅向哈萨纳前进,阻止以军沿中路推进。同时命令第2侦察队向吉夫加法——萨马代前进,企图阻止以军第7装甲旅与米特拉的空降部队会合。埃及空军于10月30日出击了40架次,大半指向米特拉方向。31日出击了90架次,大半为歼击轰炸机。

那么, 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纳赛尔为何下令埃及空军打不还手? 中东战场最后怎么成了大国博弈的舞台?战败的埃及又得到了怎样的意外收获?军史解密,明天,李涵继续为您讲述:一场渔翁得利的战争——苏伊士运河争夺战(下)

《军事史林》何立波



您的鼓励,我的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