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清季经学家孙诒让,字仲容,浙江瑞安人。妻子才貌兼备。据说他著《周礼正义》时候,独居楼上,七年足不出户,其书楼仅夫人能登。像这样一位经学家,想象中大概应该是“道貌岸然”的吧。但孙诒让也曾涉足风月场中。《楹联新话》就收有他的一副赠妓女月梅的嵌字联: 不知月色为谁好, 要与梅花作伴来。 联语以“鸢肩格”嵌入“月梅”,文字之中,以月梅相比,极力夸赞。 清末扬州文士曹雨人,与一个秦淮妓女叫小金的相好,赠以联云: 小楼一夜雨, 金粉六朝人。 《楹联新话》的作者陈方镛评此联云:“只十字,能将两方名字嵌入,如天衣无缝,可称绝唱。” 民初,曾有“近代联圣”之称的方地山(1871—1936,名尔谦,地山为其字。曾为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的老师),擅长做嵌名联,尤以赠妓的嵌名联最为得人称道。 有一副是为一个叫“马掌”的而作的: 马上琵琶千古恨, 掌中歌舞一身轻。 上联用王昭君典故,下联用赵飞燕故事。以“凤顶格”嵌入“马掌”二字。“马掌”此名本来甚为粗俗,但经他匠心独运,妙用两大美人的典故,却是令人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叹了。(梁羽生语) 赠“来喜”的: 来是空言,且借酒杯浇磈磊 喜而不寐,坐看明月照婵娟。 上联“来是空言”,出自李商隐诗《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下句自撰,表现的是骚客“浮大白,浇块垒”解胸中不平事的情怀。下联“喜而不寐”出自《孟子·告子》。下句自撰,自是嫖客风韵。 赠“月红”的: 杨柳岸晓风残月, 牡丹亭姹紫嫣红。 以“雁足格”嵌入了“月红”二字。上联出自北宋著名词人柳永(987—1055)的词《雨霖铃》。下联则嵌入了元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1500—1616)所写的杂剧《牡丹亭》。 他的得意弟子袁克文,也是个中高手。他在上海卖文时,征歌选色,宴饮无虚日。有赠名妓湘云联云: 湘妃身世明妃泪, 云想衣裳花想容。 以“凤顶格”嵌入了“湘云”的名字。“湘妃”,相传为为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共为舜妻。尧死,二人泪洒湘竹,其痕如血,是为斑竹,亦称“湘妃竹”。“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宫人,传因得罪画工毛延寿,不得宠。竟宁元年,出塞和亲。下联出自李白诗《清平词》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楹联新话》录有清末民初的文人赠妓联甚多,可观者亦不少。沈卫(字淇泉,光绪进士)赠妓银珠联云: 银烛高烧,只恐夜深花睡去; 珠帘半卷,似曾相识燕归来。 上联出自苏轼的诗《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下联出自北宋初著名词人晏殊词《浣溪纱·春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又赠小银子联云: 闻说是乡亲,何明月二分,小时不识; 谁能不离别,正秋星一点,银汉无声。 月二分”,出自唐代徐凝诗《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意。“小时不识”,出自李白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下联的“银汉无声”,有两个宋代诗人的诗词提到:苏轼的《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陈深的《贺新郎》:“银汉无声深似水,昨夜新凉多少”。 有张峰石赠妓玉春联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