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孩子就是太懒了,要是勤快一点,他什么都行”别再自欺欺人了

 罗清军 2016-10-20
 01


上学的时候,我们曾听过这样的话:“我就是懒得看书,所以才考这么差。”工作的时候,我们也听过这样的话:“我要是努力点的话,早就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了。”减肥的时候,我们又听过这样的话:“我就是太懒了,不然肯定是个身材苗条的美女。”


当我们当了妈以后,我们还听到这样的话:“我这孩子就是太懒了。他要是勤快点的话,做什么都行!”这些话,甚至连我们自己也经常说,似乎只要我们戒掉懒惰的话,就可以拿到奖学金,可以升职加薪,可以减肥成功,只要我们的孩子不懒惰,就可以成为天才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我们努力一点,就可以成为学霸考上清华吗?如果我们努力一点就可以逆袭成为白富美高富帅吗?如果我们的孩子努力一点就可以成为下一个马云吗?事实往往是即使我们不懒惰,即使我们再努力,却仍然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这样说来,努力了也没有用,那是不是就可以继续懒惰呢?


NO!因为我们已经如此平庸,如果还继续犯懒的话,那就只会LOW上加LOW了。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要克服懒惰,首先就得从源头了解为什么会懒惰。


02

心理学上对懒惰的一种解释是为了摆脱窘境。


在阿弗雷德·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一书中,阿德勒提到:懒惰其实是人们潜意识里对自己的不自信,因为害怕自己不能出色的完成任务和可能发生的失败而找的借口。因为懒惰,就可以掩盖自己的无能,别人也不会因此指责自己能力不足。


如此,如果是孩子懒惰的话,孩子的父母还会为孩子辩护:“要是他勤快点的话,肯定能做好。”这样的辩护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安慰。这个富有欺骗性的说辞——要是我勤快/努力点的话,肯定能干成。使得我们的毫无成就感变得可以被人所接受。


朋友就一直很为孩子的懒惰犯愁。她的孩子前几年一直放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着。去年,朋友把孩子接到城里上小学。从农村到城市环境的转变,再加上长期与父母分离产生的疏离感,使得孩子在学校和家里都一直表现得很消极。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拖到最后一刻才做完。连早上起床穿衣穿鞋这样的小事,都要妈妈催促好几次。更别提平常想让孩子帮忙做做家务或收拾房间了。这些让朋友感到疲惫不堪,因为孩子几乎做什么事她都要在后面催着。


对于孩子来说,懒惰除了可以得到心理的安慰之外,还可以借此获得大人更多的关注。因为大人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孩子,成天为他打算,无休止的唠叨和抱怨既是对孩子的一种关注,同时也转移了人们对孩子能力的关注,而这也正是孩子心中想要的。


久而久之,这就成了孩子逃避问题的手段,阻碍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03


这种为了摆脱窘境而形成的懒惰,其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往往来源于内心的自卑,以及内心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因为对于懒惰的人,人们的批评也更温和些,被说成懒散总比被说蠢笨无能要强很多倍,这样自尊心也不会被伤害。


这种特别在乎他人看法的心理可能跟其成长过程中的激励模式有关,简单点讲就是我们最容易被激励的方式是什么。如果是外激励模式,即更多时候是受他人的表扬、肯定,他人给予的物质奖励等等,那么,这类人做一件事最在乎的,就是能否得到外在的肯定,而不是自我内心的体验,所以其追求的是在别人眼里的自己是否成功,而忽略了内心对自我的评价和判断。


在这种模式下,当面对没信心做好的事情时,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就会产生很多应变手段让自己在别人眼里输得不是太难看,懒惰就是这么一个应变手段:懒得去做,就不会有失败。


虽然这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让我们的心理好受些,但对于个人能力的成长却没有什么卵用,特别是孩子的心理发展,如果偷懒的方法一直奏效的话,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没有得到提升,偷懒成了孩子应对问题的主要方法,孩子就不愿意真正去思考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了。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缺乏自信的“懒虫”,那么相比每天催促孩子勤快、努力,不如多给孩子一些关注与尊重,让孩子先建立起对自己的自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文|一寸光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