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阎光才:尊重学生生活经验,才对准了中国教育病根

 可心图书馆86 2016-10-20

阎光才:尊重学生生活经验,才对准了中国教育病根

2016-10-18 阎光才 中国教育研究

在知识和学历与能力和责任越来越不相匹配、“双创”成为国家战略、人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备受关注的今天,尊重学生日常生活经验,重视实践,这或许不是祛除当今我国教育积弊的灵丹,但它总归多多少少对准了病根。

教育的目的,原本应该平白而素朴

  教育的目的,最忌讳的是无限拔高,要么崇高到让人无法企及,要么抽象得让人云里雾里。其实,它原本应该平白而素朴:

  首先,培养能与人和谐相处的人

往细微处看,就是能够日常中与人平等交流和谐相处,往大处说则有一份公民的权利意识,能够有自我与社会责任担当。

  其次,培养生活有情趣且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情趣会催生新奇,新奇会引出疑难,有疑难才有自主阅读和独立探究动力,进而形成新知。

  再次,培养有生活能力的人

该能力的底线是能够自食其力,譬如能够有一技之长足以谋生,奢望一些就是还能施惠于人,造福于邻里、社区、国家乃至整个人类。

格调不奢侈不华丽的教育目的,也可以理解为崇尚自然,它不刻意追求文学、科学、企业和政治等各种的大家,却因为顺合人的本性与心性,会让人自自然然地成为人,不经意之中却可以孵育出各种英才。

崇尚自然的教育是贴近日常生活的教育,所谓贴近生活,第一,去亲近山水;第二,去深入邻里社区,去亲历不同社会部门如政府和生产等部门运行过程;第三,通过观察去自主探究,依凭想象去自我动手制作。

中美两国学校教育的不同,带来的教育反思

贴近日常生活的教育,其实就是以经验与实践为出发点甚至为底色的教育。中美教育各有特点,各有千秋。但是,因为对经验与实践的理解与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两个国家的学校教育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存在不小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1、获得知识的路径不同

相对而言,从小学起,中式教育便开始关注抽象知识的训练与掌握,而疏于引导学生由日常生活的观察到自我探究、进而获得知识的过程。换言之,我们的课堂更多带有封闭性,是多少绝缘于学生日常经验与实践的知识教育。其结果是在知识快速掌握上或许我们不乏优势,但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却付之阙如。

美式中小学教育则基本以经验与实践本位,我们不妨称之为生活教育。重视生活教育并不表明美国教育就漠视抽象意义的知识训练,由具象到抽象本身就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直觉到理性的过程,贯穿这一过程的课堂教学形式是立足生活经验,不断地提出质疑与论辩。

因此,相对于我国以教师为权威、教与学秩序井然的教育,似乎缺乏节奏感而委实有些“乱哄哄”的美式课堂教育,在知识获取上实在谈不上效率,但是,它更易收获的是不盲从、不轻信的独立与批判性思考能力。

  2、教育过程关注点不同

中式教育倾向于直接切入抽象的知识体系,以面向全体的固有知识领会为目标,它的优点在于所有学生学习的结果相对齐整,这也是为何在PISA测试中相对于其他国家分数均值高而标准差小的原因所在。虽然也存在分化,但是,这种分化带有单一性,科目分数的高低代表了个体间知识掌握与领会的程度,其中的半分之差甚至可能决定两个人不同的命运。

而美式教育则更关注学生基于经验与实践层面的自我与合作探究,无论是一门生物课还是历史课,提出观点,设计研究路线,通过大量观察或阅读获取经验证据支持,在七嘴八舌的争辩后,由教师引导逐渐形成结论,这是美式教育过程的典型特征。

  3、道德情感教育的出发点不同

道德伦理、公民素养、政治觉悟、情感归属与价值认同等等,原本就来源于日常生活体验与交往。即使是历史与文化知识,如果仅仅拘泥于书本,而不深入到有关场景如博物馆、遗址等,这种缺乏真切体验的教育,恐怕都难真正入脑入心。

在家庭与教会之外,美国学校的道德情感教育主要来源于社区志愿者活动,无所不在的大小博物馆、纪念馆、遗址乃至政府工作场所等,都是学生历史意识、情感、价值观与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相对于课堂外的日常生活、交往与现场参与的体验,少许的课堂教学充其量是一个基于个人体验的价值论辩与澄清场所。

相形之下,在该方面,我们似乎更专注于课堂上价值观的传授,更在意于认知意义上对与错的判别,而很少重视基于学生个体生活与交往体验的是非明辨能力的引导。如此脱离于个体现实经验的教育,其效果难免打折扣。

  4、知与行的关系理解不同

重视知识是我国教育的特色所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过于偏重“知”而轻于“行”又是中式教育始终无法摆脱的迷障。相对而言,因为没有沉重的考试压力以及课程的多样化,美国中小学教育更倾向于“行”,由“行”而达“知”。

故而,自主探究与动手制作本身不仅是美国课堂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而且还存在课堂研讨与教师的讲授不过就是课外实践的补充倾向。这种倾向是否一定优于中式教育姑且不论,但不容否认的是,至少它避免了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眼高手低的尴尬。

  让教育过程扎根生活,教育才能更有活力

今天,鉴于我国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如普遍存在的中小学厌学、怕学现象,分数至上的教育功利化甚至势利化倾向,教育人才选拔与分流过程中弱者无技能,优者想象力、原创精神与创造活力不彰等等,或许我们确实有必要重新审视教育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关系。

重新审视绝不是还原过去,其目的在于让教育内容因为尊重个体生活经验、尊重人的本性与心性、尊重个体选择的多样性而饱满,让教育过程因为扎根于自然场景与社会生活现实而生动而富于活力。

我不敢倡言教育要回归日常生活,也未必赞同全盘接纳同样存在其他弊病的美式教育,更不敢妄言放弃既有的重知传统,但在知识和学历与能力和责任越来越不相匹配、“双创”成为国家战略、人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备受关注的今天,尊重学生日常生活经验,重视实践,这或许不是祛除当今我国教育积弊的灵丹,但它总归多多少少对准了病根。
阎光才,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教育无痕 | 生命无限

▼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教育研究(微信ID:hantopedu)

阅读 2738
23投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