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市农业六大特征

 yzsr273 2016-10-20

     都市农业是指处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充分 利用大城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 ,并 紧密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化农业。都市农业是一种与城市 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农业现象,是都市 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 等进一步融合过程中的一种现代化农业。
    都市与都市农业的关系, 既有都市对都市农业的依赖 性 . 又有都市农业对都市的依存性,这种都市与都市农业 之间特有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根本上决定 了都市农业的特征。从形态、功能和发展水平等各个方 面来考察 ,都市农业有以下几个比较显著的特征:
     一、都市农业是无城乡边界的农业( 融合性 )

 一般来说,为充分利用交通、信息、能源等资源, 工商企业都集聚在大城市 ,而农业则分散在广阔的农村。 自古以来 ,城乡分界可谓泾渭分明。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这一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在城市的扩 展过程中,农业以其优美的环境被保留下来,并在都市内 建立各种自然休养村、观光花园和娱乐园,形成插花状、 镶嵌型农业。另~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形 成了城市渗透农村、农村渗透城市,城市和农村浑然一体 的局面,产生了许多农村中的 “城镇” 和 “ 工厂” ,以及 都市里的 “村庄” 和 ” 田野”。最为明显的是公共基础设 施以及其它公共物品供给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 城乡布局被打破,城乡界限已日益模糊。都市农业的融合 性一方面体现在~产向二、三产业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 叉融合 ,另一方面体现在各种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 设施以及先进农艺相互交接融合,且逐渐走向和谐统一。
 二、 都市农业是功能多元化的农业( 多样性 )
功能多元化是指农业除向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特 定产品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基本需求之外 ,还承担其 它日益增多与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生态功能,包括 环境保护、国土整治、水资源管理、保持生态平衡、维 系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扩大就业、推动和促进整个国 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等。传统的农区农业主要是利 用动植物的性能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主要指粮棉 油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而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经 营,农业形态和空间布局,都必须服从大城市 的需要 , 为市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在服务中获得经济效益。 由于城市及市民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这就决定了都市农 业的形态、生产经营形式与功能的多样化性。都市农业 不仅要充分利用大都市提供 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施进 行生产,为国外市场提供 名、特 优 新农副产品,而 且要具有为城市市民提供优美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市容 市貌,提供旅游观光场所,进行文化传统教育等诸多 面功能。台湾地区弓I导都市农业向 “生产、生活、生态 相结合” 的三生可持续农业方向发展 ,荷兰的设施农业、 日本的体验农业、德国的市 民花 园、新加坡的农业花园 等多种形态都充分展示了城市对都市农业的需求 多样性 以及都市农业功能的多样性。
 三、 都市农业是高度集约化的农业( 集约性 )
与其他地 区农业相 比,这一区域内的农业资源条件 表现为资本、设施、科技和劳动力的高度密集性 ,同时 由于都市农业与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 ,其农业环境、投 放要素、产业技术特性、结构及功能有一定的要求或限 制,从而使这一地区的农业同传统的其他地区的农业明 显不同。随着都市农业区域中经济地租的上升,在经济 利益 的诱导下,都市农业转向资本、科技密集和土地集 约型的发展道路 ,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高度企业化、 规模化、 科技化、 设施化、 市场化, 并实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 , 为大城市提供所需的鲜活农副产品。 目前,围外经济发 达国家的农业有机构成甚至高过工业。日本东京、大阪 的农业基本实现了生产裁培园艺化 生产操作机械化。因此,与一般农区农业相 比,都市农 业更有基础也更有条件从设施、 生产、 加工、 流通到管理, 形成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业体系。 基地设施现代化、
     四、 都市农业是市场一体化的农业 ( 开放性 )
都市 农业傍 依大城 市 ,可充 分利 用国际 大城市 发达 的市场、信息和交通网络,跨越区域界限发展农产品生 产和交易。尽管都市农业有较高的地域性,但农产品的 生产、加工、销售则以适应大都市市场和国际市场需求 为 出发点 ,农 产品在 市场上 实现大流 通是 都市农 业发展 的动力和生命。 · 如荷兰海牙的鲜花交易,可同时接待世 界各国 2000 多个花商。一般~批花卉拍卖成交包装后, 次 日凌晨即可在欧洲、美国或 日本市场上出现。阿姆斯 特丹奶牛基地生产的肉类和乳制品销往全世界 70 多个 国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市农业是一种工业化、市 场 化农 业。通过市 场 网络 把千 家万户 的农 民与市 内、国 内甚至世界市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快速有效地根据市 场需要状况组织农业生产要素配置。通过市场化带动农 业产业化 ,进而推进农业的专业化、基地化。因而都市 农业突破 了小生产的束缚,充分利用都市发达的市场、 信息和交通网络,跨越行政 区域,发展农产品和交易, 实施全方位的开放。开放范围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及农 副产品深加工 ;开放方式由过去单纯引进的买卖关系发 展到双方共同投资建立合资企业和示范农场:开放项目 涉及 畜牧 、水 产、蔬 菜、瓜果 、花卉等 ;开放 内容 既有 引进 资金 、设 备、 品种的硬件 合作 ,也有 引进技 术、管 理的软件交流等。
 五、都市农业是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的农 业 ( 外部性 )
 都市农业是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功能的综 合体现,都市农业的产品不仅包括商品,而且还包括一 些公共物品,多样的商品和非商品联合存在。因此,都 市农业功能 般分为商品性功能和非商品性功能。这其 中,农产 品生产属于商品性功能,而国土资源保护、水 资源养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保护、自然景观形成、 传统文化继承等属于非商品性功能。而都市农业这种外 部性 ,不能从 市场 交换 中获得相 应 的补偿。 因此 ,都市  农业具有品生产意义上的生产性农业。多功能农业的受益者首先 是整个社会,其次才是农业的经营者,这就意味着农业 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微观经济问题而是问题,都市农业正 日益成为一个社会事业部门,而作为 个产业经济部门的属性在不断弱化。从这个意义上讲, 都市农业的非商品性功能具有较强的外部性,都市农业 本身具有准公共产品特征。明确 了这~点,对都市农业 的发展理应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支持。 个社会事业部 、 ] 的属性 ,日益不同于传统产 个宏观经济
    六、都市农业是需要重点加以保护的农业 ( 脆弱性 )
都市农业是依附于都市经济势力的农业 ,是存在于 都市内部或紧邻都市的农业,这其中,土地作为一种资 源显得尤为稀缺 ,而在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较之其 它占主导地位的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其经济上的竞 争力通常显得不足,这就使得都市农业在空 现一种不稳定的趋势,常常被其他经济活动所抵 占。与 分布上呈 此同 时,城 市环 境污染和 生 活垃 圾 的排放直 接破坏农 作 物的生长,使城市边缘农业生产率下降。因此,都市农 业最容易受到都市开发、农业用水污染、光照不足等 自 然环境恶化的影响。从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和经济政策 看,如对都市农业弃之不管,都市农业则随时有可能从 都市中消失。所以,为 了保证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需对 都市 农业采 取有效 的保护 ,才能避 免都市 农业成 为过渡性的 、夕阳农业的厄运。
 综 上所 述 ,我们 对都市 农业 的基本特 征应 有一个全 面 的认识 ,从 而进一 步强化 政府 在都市 农业发展 过程 中 的作 用 : 是积极 采取 多种形式 ,宣传和 推广都 市农 业 的理念,增强政府管理层、规划部门及社会各界对其功 能与作 用的认识,并将其纳入城市发展政策与规划的制 定之中,并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予以保障。二是加强政 府对都市农业用地的保护力度 ,完善配套鼓励都市农业 发展的优惠政策,抵御城市开发的压力。三是加强政府 对 都市农业基础 设施 建设的投入 ,加快建立产前 、产 中、 产后一体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都市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能力。四是加快构建都市农业投融资机制,形成政 府投入为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都市农业产业 投入新格局。五是积极培养都市农业各类专门人才队伍, 逐步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务农人员的整体素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