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杜建华,自称杜鹃花。橙子创始会员,春橙市长。手绘思维导图爱好者,丽芳老师核心团队成员,青少年生涯发展辅导师,十点读书昆明班长,头马演讲俱乐部会员。一个喜欢不断尝试的斜杠青年。 采访人:芷语
Q1:讲讲你的职业经历吧。 我是去年六月份毕业的,目前在一家环保公司就职。工作一年半左右,职场小鲜肉一枚。我的专业就是环保专业,所以目前的工作跟专业是相对对口的。我在市场部工作,之前的工作会去跑跑现场、去对接,前期主要是做销售,目前主要是做项目管理。 Q2:职场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事是什么? 参加古典老师的《职场MV》。首先,让我掌握了很多东西,打开了眼界。古典老师讲的很多东西真的是可以对职场这块了解更多了解更深,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第二,我收获了很多朋友,获得了人脉资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真的是遇到了很多同频中的人,我们现在还保持联系,已经快一年了,包括我的教练,早上我还联系他,准备跟他做个咨询。 Q3:职场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对我帮助最大的人是我的大学老师,我回昆明工作,是他帮忙介绍的。
手绘思维导图-杜建华.jpg Q1:如何手绘思维导图? 第一步,画中心图案。在A4纸中央7*9的框里画上跟主题相关的图案,可以网上找相应的简笔画进行模仿,刚开始可以也用一个圈来替代。第二步:从12点钟方向开始画一级分支,注意分支数量不要多余7个。一般地,大脑不能够在短期记忆力保持多余7条主要信息。第三步我们找出关键词,并填写在分支线条上;最后我们对整幅导图进行上色,添加小图标等进行完善。手绘思维导图需要用到马克笔和慕娜美,马克笔用来上色及画分支,慕娜美用来写关键词。 Q2:思维导图较之于传统笔记、软件版思维导图,它的优势在哪呢? 我们人的两个半脑,左脑是理性脑,主管数学、逻辑、分析等;右脑是感性脑,主管情感、想象、色彩、思维等。思维导图运用我们左右半脑共同起作用,它是一个形象化的一个色彩的图片。传统的笔记只是用文字来记录,看到文字我们容易感到反感,而思维导图是五颜六色的,是个图片、图画的样子,视觉上会感觉很清晰,让人有好奇心想看下去。这样的话,记忆效果会更好。手绘思维导图可以发挥左右两个半脑的功能。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用到理性脑,没有用到感性脑,思维、色彩、图像等等这块大脑没有运用到,但是我们手绘导图就可以用到。软件版思维导图我们没有动手去画,缺少思考的过程,缺少这个过程,我们的右半脑就很少用到。手绘思维导图有利于我们左右脑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Q3:思维导图有没有局限性?有没有适用人群? 思维导图是个工具,是个很好的工具,暂时我还没有发现他的局限性。我们用的好,它就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工具,关键看我们怎么用,怎么去结合我们需要的领域。我觉得思维导图适用所有人。 Q4:有些人觉得手绘思维导图,浪费了时间在中心图和上色上,偏离了使用这个工具的初衷。这点您怎么看? 这个只是时间的问题,刚开始我也是这样子,画中心图比较费时,时间长了就会好很多。其实,中心图案可以不用那么花哨,找网上的简笔画进行模仿,表达中心意思就OK了,主要看内容。 Q5:思维导图,带给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听微课、做分享、做演讲,还有做计划,都可以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我已经用在自我介绍及微课笔记方面,用的得心应手。我还在线下活动进行了无数次思维导图分享。线上的分享也有好几次。和思维导图相关的社群工作,已经成为我的第二职业,也为我创造了价值收入。
Q1:您运营了20个社群,能分享下运营经验吗? 经验的话要对社群有相应的管理办法,进群有仪式感,在群里有收获,组织分享及大咖交流。我现在的社群就是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发推送链接,附带一句话。定期的开一些公开课分享,差不多一个月1-2次。这些都是比较固定的。如果有分享会在群里提前预告告知,比如说倒计一个小时,倒计30分钟,那现在开始等,这些话术。多跟同行人交流会擦出各种火花,共享经验技巧。 Q2:您负责公众号的对外合作对接,这方面有有什么心得吗? 对外合作,我主要就是去勾搭,找合适的平台合作。可以到公众号后台留言、听微课进行互动等等。借用古典老师说的“功不唐捐”,我们需要有一定的积累,不管是知识还是技能,然后找合适的机会展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机会就多了很多。
Q1:过往经历中,有什么有趣的事么? 我参加了这么多社区活动,遇到了很多同频中人,现在有一个小群,四个人,两男两女,我们无话不说,像亲兄弟姐妹一样,这就是我认为比较有趣的事儿。我们都同频,家庭背景很像,观念很像,各种很像,随时约饭,各种约各种聊。遇到问题,在群里一说,大家都会秒回复,就像欢乐颂那几个姐妹一样,但是我们是两男两女喔。
Q1:你在橙子学院最喜欢的一门课是什么?学完对你有什么帮助? 喜欢王奕霖老师的沟通课程。学完后我在生活中有所运用,还是很有帮助的。 Q2:橙子学院带给你了什么样的改变? 改变的话,主要是个人成长这一方面的,让我成长了很多,交到了很多同频中的朋友,线下活动又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 结束语: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成长是一群人的事。 (芷语,橙子学院2011号会员。热衷周易风水,喜爱投资理财;思维导图爱好者,心理学初学者。梦想成为营养师,亦梦想成为插画师。相信,每个人都自带发光体,坚信,每个人的体内都藏着一个发光的故事。梦想通过手绘为自己为他人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绘本。我是执笔绘人生的芷语,期待同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