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死孩子,你只需做到如下这些事情......(惨痛经验收藏贴)

 maket218cyh 2016-10-20

             我以前跟一个老教师有很大的矛盾冲突,那个教师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有一个大多数家长都有的通病,那即是总喜欢碎碎叨叨。

           她每次来到教室看到孩子们把教室弄地乱七八糟,就开始抱怨起来,你看你们,怎么把教室弄得这么乱!每次都要老师帮您们收拾。

           我对她说,您不要帮孩子们收拾,让他们自己收拾!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这样就会越来越好。她说好,可是孩子们在收拾的时候,她又碎碎叨叨起来,数落孩子们说,你瞧你们,干的这么不认真,这样做不对!于是,她又拿起扫帚给孩子们打扫卫生。

           她每天一边抱怨孩子们把教室弄得又脏又乱,不会收拾,自己却又一遍又一边地给孩子们打扫卫生,她从来都不明白,她在抱怨和数落孩子们的同时,教室永远都不会干净起来,因为她从来没有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
诚如一个家长如若不能容忍一个孩子蹒跚学步时的晃晃悠悠,总想去扶着孩子一把,那么,这个孩子永远不会学会走路。
 



            后来我们就一拍两散了,但是我知道,这个死板执拗的教师,终究会在不知不觉之中,铸下大错。事情的发展果不出我所料,4个月后,一对家长带着孩子来见我,我又见到8岁的她很高兴,于是跟孩子在一起聊聊天,之后我发现了一个现象,也初步验证了我的结论,我问了孩子大概十个问题,她有五六个问题想了想,然后回答我“不知道”,我最后又问,你现在最喜欢哪个老师呢?她不再像以往那样脱口而出,而是想了想说,恩,这个不能说。

           对话之后,我告之孩子父亲,你要仔细观察一下,孩子未来两个月回答“不知道”的次数是否会增加,他父亲有些疑惑不解,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我刚刚跟孩子交流,发现和四个月前相比,她回答不知道的次数增加了很多次。

            她的父亲说,确实,我也发现这个问题了,那是怎么回事?

            
我说那是因为孩子发表意见、想法,又或者是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因为做不好而被老师或者家长批评、忽略,儿童不确定自己表达的观点和所作出的行为,是否会引起大人们的批评和职责,于是,儿童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只能隐藏自己的想法而回答不知道,这样就不会遭批评了或者是指责了。

            他父亲这时候才发现,这一个简单的“不知道”三个字后面,是一个多么长久而隐性的心理伤害,而这些伤害,都是一个家长或者老师,在无意之间犯下的罪行。
 



       那个父亲问我怎么办,我后面给他支了几招,但是我知道,那些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因为教育是一个体系的问题,而不是几个招式的问题,早期教育长久积累的问题,基本上很快就会固话,成为儿童的本性,所以教育要趁早。

        我们家长在家里,也总是指责多于鼓励,我们批评孩子做卫生做不好,批评孩子考试考不好,批评孩子总喜欢看电视,批评孩子总爱打游戏,等等等,我们因为愤怒而批评,貌似是在教育孩子,实际上不过是发泄一己私愤。

       我们从未因爱而去帮助,陪伴,
这是家庭教育对孩子最大的犯罪,孩子做卫生做不好,耐心去开导,去帮助他做好卫生,孩子总喜欢看电视,把电视扔了,给他创造个读书环境,孩子考试没考好,帮助他分析问题所在,不断改正自己,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批评,一味地搬出别人家的孩子说事。

        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落井下石,不是吗?

        我们在指责批评,大吼大叫之中,把孩子推到孤立无援的悬崖,我们在指责批评,大吼大叫之中,把爱和帮助给抛却脑后,愤怒遮掩了爱,仇恨替代了友善,多么荒谬的家庭教育!




         我之前回到家,看到我的侄子,12岁,肥胖得很,在餐桌上,我表姐以及侄子的姥爷姥姥,对于孩子很能吃表达了担忧,但是在饭桌上,所有的亲戚,包括其爹娘,都以一种戏谑的口吻表达说,孩子什么都不行,就能吃!亲戚们都会心一笑,而这孩子却似乎引以为傲,这似乎是他唯一足以拿出来炫耀的资本,于是更是一顿虎吃,以补充其虚假的强大感。

         很多时候,在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以一种无可奈何却又无关正经的态度面对孩子,我们的态度毫无原则可言,最后不过成了反向的助推器,给孩子以错误的暗示和引导,很多贪吃的孩子,其实背后都有心理因素的误导。

         我们父母这一桩罪行,是犯了不把人当人养的罪恶,我们把孩子当成猪去养,养地肥头大耳之后,又引以为一丝侥幸的骄傲,孩子也对自己的体型颇为“自信”,乃至视吃为一种精神享受。

        
前些天有个母亲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看我,她说她不能跟孩子很有效地沟通,我说为什么?她说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搞不清她的孩子。
 



        于是我问了她几个问题,你孩子最喜欢听什么歌曲?歌手是谁?最喜欢看什么书?谁写的?最喜欢看什么电影?有什么烦心事没最近?

          这个家长仅回答出一半的问题,随着我再往下问,那部电影讲了什么?那首歌是谁唱的,有什么故事,等等等,她不知道
,她把这个问题理所当然地归结为代沟问题。
 
          我说,你连花一些时间去了解你孩子喜欢看的这些电影,音乐的内容都不愿意,你跟孩子连深入探讨的共同话题都没有,你凭什么要求孩子跟你建立一种恰当的关系呢?

           世上本没有代沟,所有的代沟其实都是拒绝沟通的借口。 


           我们都讲父母要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但是陪在孩子身边就算陪伴吗?如果仅仅是陪在孩子身边,却没有精神上的交流,那么,陪伴不过是浪费时间,而更甚,是戕害。

           什么是陪伴?我愿意跟孩子一同去成长,我们一同去看一部电影,去听歌,去谈书,我们探讨,分享彼此的想法,求同存异,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引导,这才叫陪伴,而我们自以为是的家长,却不愿意花些时间去深入孩子的世界,并找机会跟他们一同去认识这个世界,所以,我们不能交流,因为思想相互封闭,心灵相互封闭,自然,我们成了两个世界的人,而至此,又何谈教育呢?

            教育之大厦,以坚固之关系为基,欲承教育之重压,必先铸关系之坚基。很多孩子因为不喜欢家长,不喜欢老师,而带着情绪去学习,结果往往是,孩子们会把这种厌恶的情绪传染给学习,使学习成了一种令人讨厌的行为。

            我们很多家长太忙了,不懂得去深入探讨教育的原理,儿童的内心,所以铸成了很多的大错,而教育是不可逆的,今天有一个家长问我,孩子洗手总是随随便便洗几下,我怎么办?这个问题纠结了她很久,我问那个家长你为什么洗手?
 



          那个家长理解不了我的问题,
我说人类洗手是出自于恐惧,我们怕得病,怕死,所以我们才会去洗手,孩子为什么不好好洗手,因为他的恐惧感不强,说到这里,她还问我怎么做?我说下次他拉肚子的时候你就给他看不洗手是如何导致拉肚子的纪录片,平时给他看不洗手手上放大一千倍的螨虫的样子,这样就有恐惧感了,他就好好洗手了。

           很简单的一个教学案例,却纠结了这个家长那么久,真是奇怪。

             
我们总说溺爱是不对的,孩子往往会以爱为要挟对家长进行情感敲诈,所以,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这种举动是零容忍,这类家长我见了很多,貌似很有教育观上的深刻认识,但是他们后来跟我反映说,孩子不太喜欢跟人说话,跟他们也很少说话,我说你们根本就不配做父母。

             他们还是不知道怎么一回事?

             
孩子天然地会对父母有依恋,这种依恋有时候会以撒娇的方式表达,而撒娇的前提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和信任,而我们很多的教育专家却将这种撒娇一味而武断地斥之为情感敲诈,并断言这不利于孩子的独立发展。



          于是,孩子在还未到应该脱离父母的年纪的时候,一旦撒娇,便被斥以情感敲诈,父母贯之以强硬原则,坚决不能在这场情感斗争中落入下风,久而久之,孩子无人倾诉,渐入孤苦无依之境地,性格也随之渐变至孤僻自卑,又无安全感可言,终于成了一个自卑而无活力的个体,那心中要有多少委屈和无处倾述的苦闷啊?


             这全是这些无思考能力,只能被教育专家裹挟的家长所犯的傻错,在撒娇与原则之间,不是对立的二元关系,而是寻找平衡的中庸智慧。

            
12岁之前,家长是孩子的爱和信任的后盾,是纵千万人弃之而独剩下的那个坚决而温暖的臂膀。孩子在家长有原则的爱之下,需要向父母倾诉感情,这有利于心灵健康,这时候,家长与孩子的情感纽带,是必须要保存完整,撒娇无碍,但必须要在原则之下,破例何妨?偶尔为之又何尝不是一种母爱的慈悲与灵动?

          待孩子过了十二岁,再逐渐开始深入情感脱离的步骤,乃至最后放任自流也无碍!




          一切,需要一个过程,情感纽带,万不可轻易斩断, 思前想后,唯此法我必须要叮嘱家长。


           如果一味地给孩子扣个情感敲诈的帽子,你也就把孩子对你的信任和爱拒之门外,在孩子不应当承受这独立的痛苦的年纪里,这是父母以理性之爱给孩子建造的一座心灵的监牢,孩子无从诉说她成长的苦衷,家长与教师又何谈理性的引导?把感性的裙摆飘荡起来,用理性的春风还她一个漂亮的姿态吧!

            教育,非至钢与至柔的非此即彼,而是刚柔相济,情理相融的智慧抉择,而这么一个道理,却又那么难!
   

           这世上,有多少不称职不合格的家长,有多少不懂得陪伴的家长,有多少不知道付出的家长,有多少理性而执拗的家长,有多少任性而溺爱的家长,有多少功利而无知的家长,也就有多少成长的隐痛埋在孩子的心里,久久不能自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