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标舞的游程路线形态 游程路线形态——指游程舞舞者在舞池或丛园中以逆时针方向环绕舞池中央或丛园中区跳游程舞时所体现的舞蹈运行轨迹。 国标舞的游程路线形态来自于国标舞的套路或随路,由于国标舞的游程套路(随路)有2程套路、4程套路、6程套路和8程套路之分,所以,国标舞的游程路线形态在“长度”上有着短、中、长、超长之分,又由于国标舞中各种舞蹈的风格各不相同,所以,国标舞的游程路线形态在“路径”上又有着圆、直、弯、折之分,还由于套路编排者的套路编排风格上各不相同,所以,国标舞的游程路线形态在“拐角换程”上又有着园角、直角、牛角等转角形态之分。总之,国标舞的游程路线形态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最典型的国标舞的游程路线形态当属快华尔兹始祖(快华尔兹发明人)发明的“园角式长方形游程路线形态”,其俯视形态如下面的“国标舞游程路线形态图”所示。 国标舞游程路线形态结语 国标舞的游程路线形态是在舞池内以逆时针方向作大“环形”运行的,以国标舞的“4程套路”为例,该“环形”可以是大椭园形的、园角长方形的、直角长方形的、牛角长方形的,也可以是综合式的、或作其它变通的…… (四)国标舞的舞程地面 在此前的国标舞教学理论当中,只有舞程线,没有舞程地面,或者说“舞程线”既充当“舞程线段”,又既充当“舞程地面”,这不仅让学员犯糊涂、教师也同样犯糊涂。所以,我们在国标舞理论中加入“舞程地面”一词,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舞程地面——指在国标舞的舞池中,按与舞池4条外路的相临地面位置,虚拟地分割出A、B、C、D4条承载游程套路或随路的舞蹈运行地面。 在国标舞中,一巡游程套路究竟有多少条舞程线,这要看编舞者所编的套路长短而论,一般而言,一巡游程套路的长度设为4条舞程线为宜,也可以设为2条舞程线、6条舞程线或8条舞程线,但是我们建议初学舞的学员使用2条舞程线的国标舞游程套路,老学员或老舞者使用4条或6条以上的国标舞游程套路。假如国标舞的一巡游程套路长度是4条舞程线,那么A、B、C、D4条“舞程线”的名称就是按A、B、C、D4条“舞程地面”来命名的,编舞者在编排套路时是按A对A、B对B、C对C和D对D来编写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变通,比如在“C舞程地面”上跳“A舞程线”;在“D舞程地面”上跳“B舞程线”等。 由于国标舞的舞程地面是我们为了教学而虚拟出来,所以不宜用图来表示。如果学员对舞程地面还不完全理解,可参阅丛园中的丛道(前道、左道、后道、右道)。 (五)国标舞的舞程线 舞程线段——指将国标舞游程舞舞者在舞池中跳游程舞套路或随路时,按与舞池4条外路相临的舞蹈地面(舞程地面)划分出来的4段或多段舞蹈运行路线。通常情况下,国标舞的游程套路分为A、B、C、D4段舞程线,也可分为A、B、C、D、E、F6段舞程线,还可分为A、B、C、D、E、F、G、H8段舞程线。若是分为6段舞程线或8段舞程线,则E、F、G、H段舞程线与A、B、C、D4段舞程线在舞程地面上是重复的。 舞程线——舞程线段在国标舞中的简称。 舞程——舞程线段在丛舞中的简称或在国标舞中的再次简称。 国标舞A、B、C、D4条“舞程线”(舞程地面)在舞池中的位置如下面的“国标舞ABCD舞程线图”所示。 外路——指非舞者或舞者非舞蹈时的过路通道。 A舞程线——指国标舞游程套路或随路中,站在主席台或乐队位置向内看,离主席台或乐队位置最近的那一条长舞程线。 B舞程线——指国标舞游程套路或随路中,站在主席台或乐队位置向内看,靠右边的那一条短舞程线。 C舞程线——指国标舞游程套路或随路中,站在主席台或乐队位置向内看,离主席台或乐队位置最远的那一条长舞程线。 D舞程线——指国标舞游程套路或随路中,站在主席台或乐队位置向内看,靠左边的那一条短舞程线。 国标舞舞程线结语 国标舞的舞程线是英皇舞协的舞蹈学者们专为游程套路的舞种(弧步舞、探戈舞慢华尔兹、快步舞、)而设计的,A、B、C、D4条舞程线的长度各是多少?国标舞理论中没有相应的理论标准。我们只能引用“丛舞科学理论”中的数据供大家参考:A舞程线和C、舞程线的长度设为15—17米之间为宜;、B舞程线和D舞程线的长度设为7— 8.5米之间为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