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了瑜伽这么久,你认识人体生命不同的力量吗?(下)

 风中瞬间 2016-10-21

进入拉谛 让你完美蜕变

4
血液力量


人体是血脉之躯,人体百分之七十是体液组织,血液循环是最不可忽视的运输力量。当我们看到一条长河流动带来两岸勃勃生机,我们就知道血液流动代谢力量的重要性。血液在人体里就好比是一条条生命的河流,血液循环具有输送氧气、营养转运和生产激素,它们是生命代谢的健康保障。血液力量随情绪好坏形成不同的特性,即心情越好时,血液滋养度越高,反之则低。



人的精力大部分靠血液滋养,人体劳累的时候,血液就像一个能量运转站,补充营养让人快速从疲劳中恢复。若是血液循环虚弱不足供给不上能量,人体自然就会持续的疲惫乏力,休息时老感觉睡不醒了。当血液循环力量不足,脂肪和其他杂质就无法正常被代谢出体外,人体就会虚胖臃肿;而大量过度运动则会造成血液无法固摄而流失,如果将人比做田地,血液流失减少了田地就干枯了,人体就加速衰老。


瑜伽练习,我们从血液特性可以判断优差效果,如面色红润,精力状态好,就说明血液力量循环旺盛,这是练习效果好状态;如果脸色苍白或暗淡,精神乏力,就说明血液运行差,练习过度效果不好状态。因此,为保障血液力量循环健康,瑜伽练习要做好适当。长期练习瑜伽者,可以根据手指甲上的半月牙来判断血液是否健康表现,正常情况下除了小指,其余手指都有半月形,说明血液力量循环健康良好;如果十个手指上没有半月,或只有个把手指有半月形,说明人体寒气重、血液力量循环严重不足!


5
筋脉力量


筋是韧带结缔组织,脉是维管纤维组织。韧带组织质性坚韧富有弹性,附着于骨骼连接活动部分,把骨骼稳固连接在一起。韧带是可弯曲成有规律的曲线,连接骨与骨,骨和肌肉并限制其肢体与骨骼活动范围以免损伤。脉络如植叶上网络血管状组织,是生命起着输送气血脉压的渠道,通常筋脉气血畅通则韧带柔顺,筋脉遇阻则韧带僵硬。



在瑜伽体式练习中,筋脉力量起着不可缺少的重大作用,筋脉令体式练习伸缩有律有度,当动作伸拉超过其生理范围,可以造成筋脉渗血受伤,韧带延长失去弹性,严重时会导致断裂。瑜伽练习者筋脉受伤的例子很多,广州就曾有爱好者腿部筋脉韧带断裂,至今无法再参加任何运动练习。因此说,练习体式活动要感受自己的筋脉尺度范围。如练习感觉某处筋脉发紧受痛,就要约束在痛的范围内,意思是不要超越痛,或者不让痛持续下去。在减少痛的动作尺度范围内逐步练习,气血通了痛就解除了。


瑜伽记载,筋脉与心态的关系最为密切,即血液在身体脉中运行,除了心脏本身功能外,其它全依心气儿推动,这意思是说心情喜悦气血脉络就运行强,心气儿不高气血脉络就运行弱。心情脉约束和促进气血脉络循进轨道和方向运行。因此想练好韧带的瑜伽爱好者,心情是最具效应的主体,自信加上喜悦,筋脉柔顺的弹性力量就强,伸拉度效果就极其的好。筋脉可以说是体式有情的晴雨表!


6
六根力量


就是由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通过感官向内收摄形成团结一致的集合力量。六根功能平时向外时是散乱的,比如吃饭时舌根在作用,而眼根在看电视,这就是散乱。唯有把六根向内回收才能集中起来,才能消灭各种散乱,强大自己。我们就来说是六根向内对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不同的优化作用。



1眼根向内对生理作用:稳定气血有律运行不再浮躁波动,向内心理作用内敛觉察。

2、耳根向内对生理作用:稳定平衡身体行为不再急躁晃动,向内心理作用专注聆听。

3、鼻根向内对生理作用:稳定气息进出顺畅不再短促滞气,向内心理作用抉择品味。

4、舌根向内对生理作用:稳定脏腑欲望功能不再贪婪上火,向内心理作用意志自律。

5、身根向内对生理作用:稳定身体控制力量不再懒散懒惰,向内心理作用理解明智。

6、意根向内对生理作用:稳定五根向内团结不再向外散摄,向内心理作用清晰认知。


六根向内收摄就这样对生理、心理起到稳定各种功能的作用。瑜伽讲生命之根就是从六根开始的,切不可误以为根在脚跟那里,搞出令人嘀笑皆非的无知笑话。六根力量是我们先天的本领,收摄六根大于我们生命任何一种力量,它就是瑜伽所说的统一力量,不仅能够改善我们的生理健康,还改善我们的心理事态,更能改善我们的人生命运。因此,六根力量才是瑜伽经典传承所记载的,生命修为和练习的真正力量!


我们通过不同的知识载体,了解了人体生命各种不同的力量。当你从人体习惯运动的肌肉力量开始,走入到瑜伽之修的六根力量,使我们了解和知道了,每一种力量都是生命当中可用的资源。


无论你选择了哪一种力量练习,我们就要懂得如何善用它们的不同与合理作用,包括练习与日常避免产生不良问题的弊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