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砖文看汉代隶书的演变

 颐源书屋 2016-10-21
  砖文是指写或模印在古砖上的文字,是研究古人书法和历史的重要材料。汉代的砖文中大部分为隶书,在研究汉代砖文之前,有必要对隶书的起源问题作一些简单的阐述。
  一种说法是起源于秦代,认为秦焚书之后,为了应付繁忙的官狱之事,出现了隶书。班固在《汉书?艺文志》“(秦〉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始之于徒隶也”。这大概是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文献中有关文献的最早的记载。
  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也写道:“秦始皇初兼天下,……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戌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还有人认为是秦代的程邈所创,程邈或许在隶书的规范整理上作过贡献,但一种书体不可能是由一人独创。
  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过:“文字之形与势皆以渐变,凡既有文字之国,为能有一人之力创造一种体者。”一种新书体的产生,是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为了更为便捷地书写、提高书写效率而逐渐产生的。
  裘锡圭 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讲到:“从考古所发现的秦系文字来看,隶书应形成于战国晚期。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中,秦国的文字显得比较保守。但是秦人在日常使用文字的时候,为了书写的方便,也在不断破坏、改造正体的字形。由此产生的秦国文字的俗体。就是隶书形成的基础。”
  隶书作为实用性强的书体,在秦亡之后仍旧会持续一段时间。如以西汉昭帝时《元平口砖》为例,“平”字的第二横画很长,起笔较重,中间行笔较快,收笔上扬,虽然是刻画文字,但已经显现出线条的粗细变化,蕴含着一种波势。这应是西汉前期对秦朝隶书的继承,说明在下层劳动人民中间使用隶书是很常见的事。但这时期的隶书只能算是对'古隶'的延续。再以东汉时期的《永初三年太岁在已酉砖》为例,砖文呈竖式排列,字的大小错落有致,直线较多,兼有弧线,结字横扁,字形以方为主。
  由于砖文特殊的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它不能像毛笔那样表现出明显的粗细变化与波挑。但汉代隶书是从古隶阶段一直不断发展的。古甓铭文没有汉碑“八分”那种程式化的书风,也不具有简牍隶书中的“蚕头燕尾”。但是其体现出的自由随意、天真稚拙的趣味是程式化的分书难以企及的。
  总得来说,汉代隶书是在继承秦隶的基础上,由古隶通过解散、变形、简省等形成较为草率的隶书,一部分发展为后来规范的“八分书”,另一部分在民间继续使用。
  汉晋古砖|砚台壶承
  微信ID:1866718056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