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画的力量————好莱坞风情

 玉稻筱麦坊米 2016-10-21

好莱坞动画早已从二维过渡到3D天下,但进入新世纪仍有不少导演坚持定格动画的演绎,无论是鬼魅的《鬼妈妈》还是奇趣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都昭示了好莱坞对传统技术的留恋,而《功夫熊猫》和《卑鄙的我》则大玩元素颠覆,更别提《地球废品分装员》中所表现的想象力,它们的存在显示了好莱坞动画片,从无才思枯竭一说。

《机器人总动员》 (2008/安德鲁·斯坦顿)

机器人总动员.jpg

《机器人总动员》的诞生,无论对迪士尼还是皮克斯都不失为一次全新的尝试。这部被誉为反传统的动画片,以其独特新颖的构思和理念,成为二十一世纪以来,皮克斯动画最特别的作品。

《机器人总动员》的故事发生在人类遗弃地球后的时期,主人公瓦力是一只滞留地球,负责清理垃圾的机器人。不仅如此,它还没有多余的台词,全片只会说一个单词(女主角的名字),场景则单一得五个手指就能数完。更考验观众底线的,是他们根本无法从主角的面部看出任何情绪改变。这一度是皮克斯最担心的地方之一。众所周知,动画片的成功,人物生动讨巧是最大关键,无论是二维动画的王者《狮子王》,还是三维动画的宠儿《怪物史莱克》,都是以拟人化的设计,成为不可替代的影史经典。《机器人总动员》却大胆摒弃这种传统观念,将吸引点全盘放在情感互动上。开篇即交代瓦力的生活,用不同的细节(喜欢收藏小物件、看电视、养小蟑螂)表现它的孤独和寂寞,再为伊娃的到来和两人相识铺垫出完整的事件牵引。实际上,《机器人总动员》的起承转合不过是一出最典型的好莱坞爱情电影,但皮克斯的反传统在于,将其塞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外壳里——辽阔的太空、冰冷的机器人,当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融合在一起,催发出的则是双倍的惊喜。皮克斯用《机器人总动员》再次向世人证明了动画电影不变的真理——真善美,不同的只是这次用了一个特别的方式。

《功夫熊猫》 (2008/约翰·史蒂芬森/马克·奥斯本)

功夫熊猫.jpg

好莱坞的动画版图早已不再是迪士尼X皮克斯的疆土,随着几大公司纷纷祭出动画部与之抗衡,动画领域成了竞争激烈的斗兽场。梦工厂可以说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劲敌之一,虽然早年《蚁哥正传》野心勃勃却差强人意,但《怪物史莱克》的横空出世,使得新颖恶搞成了动画电影新风潮。梦工厂的动画,如同公司的名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加上独特的故事叙述是最大特点,旗下的《马达加斯加》、《驯龙记》等动画都成为新世纪的经典,《功夫熊猫》则更是不可不提的代表作。

《功夫熊猫》的故事用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小人物历尽艰辛,最终完成梦想。这与梦工厂主角一贯的“笨蛋变英雄”一样,不同的则是结合了两种最典型的东方元素——功夫和熊猫。《功夫熊猫》里充斥着相互博弈的因素,一只圆滚滚的笨重熊猫,梦想着要当敏捷的功夫大侠;影片充斥着东方轮回的哲理,却由一帮老美来诠释,这两种相去甚远的概念却在最后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熊猫阿宝不放弃梦想的精神,是典型美国人的思维,“成为自己的英雄”是影片给予观众最直接的命题,因此神龙大侠的秘籍才会生空白的卷轴。乌龟大师和浣熊师父则代表了东方哲思,一棵桃树的理论成了阿宝心中若隐若现的思考。当这一动一静、一火一冰互相推动,《功夫熊猫》的故事就透出了不同以往的风味,既有西方人的积极乐观,又有东方人的儒智安静,使其在动画史上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位置。

《卑鄙的我》 (2010/皮艾尔·柯芬/克里斯·雷纳德)

卑鄙的我.jpg

虽然坊间一直传闻,反派比正面角色更有挑战性和魅力,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银幕上的反派开始光明正大地登堂入室,甚至超越主角成为影迷心中的头号偶像,《卑鄙的我》就是顺此潮流诞生的作品。

制片人克里斯托弗·麦雷丹德瑞回忆起自己大力支持影片的原因,不外乎是每每和儿子看完电影,总是喜欢上反派角色,那么为什么不能打造一部以反派为主角的电影呢?这样微小的构思立刻引起了多方回应,超级坏蛋格鲁因此得以亮相银幕。《卑鄙的我》的剧情很老套,就是一介坏蛋要偷月亮,却被人从中插了一脚,于是领养了三个小孩,准备利用他们完成自己的偷窃计划,没想到在跟他们的相处过程中,产生了感情。故事怎么听怎么像迪斯尼浪子回头、混蛋被感化的传统说教片,但本片不同点在于添加了许多精彩的小细节、小事件,领这个看似乏味的故事有了此起彼伏的兴奋点。另一点则是影片对主人公格鲁的人物塑造,虽然他表面看起来是个十足的坏蛋,但随着故事的进展,观众将看到格鲁转变的心路历程。因为得不到母亲的重视,他逐渐封闭了自己,以成为世界第一的坏蛋做目标,以此来吸引大家的目光。而他与三个小孩的相处中,逐渐找回了心中缺失的爱。如此真善美的设定,配以主线格鲁卑鄙无敌的贱样,形成了别样风格。不得不提的是影片里蠢萌的小黄人,这群叽叽喳喳的小助手令影片的萌动指数直接翻倍。

《鬼妈妈》 (2009/亨利·塞利克)

鬼妈妈.jpg

虽然现在提起《圣诞夜惊魂》,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蒂姆·波顿,但实际上亨利·塞利克才是影片的正牌导演。秉承着一贯优雅怪诞的风格,这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鬼妈妈》,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原著小说就被誉为“阅读时冷飕飕又奇妙“,当故事中的人物以定格动画的形式展现银幕,视觉形象的烘托,加强了小说描绘的氛围,使得影片拥有了内核与外壳的双重刺激。

《鬼妈妈》的故事非常奇幻,讲述了小姑娘卡罗琳发现了一扇可以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门的背后是和现实世界相似却不同的空间。这里的乐趣是梦想能够得到满足,但与所有童话故事一样,虚拟的场景不过是甜蜜的毒药,最终卡罗琳成功出逃。区别于《圣诞夜惊魂》的癫狂,《鬼妈妈》走的是鬼魅音调,比如卡罗琳居住的地方,长年不见阳光,阴霾重重。同时里面又有许多奇趣的东西,比如两场马戏表演、无比绚丽的花园等,可以说,导演用自己的理解还原了影像上的感官,使《鬼妈妈》变成了一部“儿童不宜”的黑色童话。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2009/韦斯·安德森)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jpg

与其说《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一部动画片,不如说它是一部以木偶为载体的剧情片。就像蒂姆·波顿无论拍真人还是动画,都使影片充斥着浓浓的个人风格一样,《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虽是改编作品,却从里到外透着韦斯·安德森的精灵古怪。

同名原著只有96页,韦斯·安德森将其改成了90分钟的电影,并以自己的理解改动了开头和结尾,使这个“狐狸偷窃”的故事显现出了安德森式的奇思妙想。《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最引人入胜得地方,便是其传统木偶剧的形式,尤其还是由小清新带头人韦斯·安德森掌舵。原著本来就是儿童读物,内容无非是简单的故事夹杂人生哲理,但换到韦斯·安德森的手上,它就变成了一出不带任何审判意味的有趣童话。“为了生存偷窃与否”的命题,被安德森无限弱化,他想要讲述的不过是一个关于生活的故事,因此,《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焦点都聚焦在狐狸爸爸一家人和其他动物的相处,以及与人类的对抗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