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车上的流浪儿:都是拜我父亲所赐

 惊涛拍岸849 2016-10-21

“你到哪里下车?”坐在我对面的小伙子突然问我。

“白河。”我抬头看了他一眼,约莫二十岁出头,形容十分消瘦。

“是回家吗?”他继续问道。

“是的。你呢?你去哪里?”我顺便也回问了他。

“我也不知道我要去哪。”他有些失望地答道,“我母亲病得厉害,我得回去看看她,其实我并不想回去……”

也许是研究性别议题的缘故,我敏锐地觉察到这背后可能有一些故事,于是我试探性地问道:“不想回家吗?你家是哪的?你母亲得了什么病?”

“我是重庆的,我不认为那是一个家,我已经离开那个地方很多年了,我姐姐说母亲得了癌症,所以我必须得回去看看她……”他边说边打开桌子上的啤酒(共三瓶),“你喝啤酒吗?”他热情地递给我一瓶。

“谢谢,不过我不怎么会喝酒。”我婉言相拒。

他继续劝道:“现在男人有几个不会喝酒的嘛!”

“对不起,谢谢,真的不太会喝酒,我还是个学生……我这有些零食,你边喝边吃点吧。”我把随身携带的零食分给了他一些,他也没有推辞。

“你是大学生吗?”他充满兴趣地问我。

“是的。”

“真羡慕你,你爸妈肯定为你感到骄傲,”他不无叹息地说,“我要也是个大学生就好了……”

“还好,还好,他们是挺开心的。”我笑着回应,“你为啥没念大学啊?”

他停顿了好一会儿,叹了一口气,喝了一大口酒,终于开始回答,“我只读到了初中毕业,那时学习成绩不好,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学习没兴趣。我父亲对我期望很高,他希望我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所以每次考试成绩一出来,他就对我很不满意,就打我,大拇指粗的棍子都打断了六根……”

他停下来喝了口酒继续说,“最让我伤心的是,他逢人便说我没出息,没用,是败家子,就连过年吃年夜饭的时候都这么说,从来没说过一句表扬鼓励我的话,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他亲生的……”

“你有没有尝试过跟他沟通一下,聊聊你的内心想法?”我插了一句。

“有的,但一点用都没有!我跟他说我不想上学,想去学一门技术,开车或者装修什么的,将来也能混口饭吃,他总是一口回绝,说不想上学就滚蛋。”

他的眼睛开始湿润了,“好不容易熬到初中毕业,当时没考上高中,我心想这回终于可以不用再上学了,可我父亲依旧不依不饶,要让我复读初三,我当时急了,就说‘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去,你要再逼我,我就离家出走!’,原以为他会妥协,没想到他说‘不上学,你就滚得越远越好!’,于是又开始打我……”

“你妈呢?她没劝劝你父亲吗?”我很震惊,并为他的遭遇而感到难过。

“我母亲倒还行,经常安慰我,劝我父亲不要打我骂我,不过她在家里也没地位,没什么说话的权力,劝不动我父亲。我当时觉得这个家是没法待了,连我弟弟都瞧不起我,每次吃饭时,他就说‘你看哥哥,在家啥都不干,吃饭还挺积极,别人才开始吃,他都吃完两碗了!’我实在太难过了,甚至想过自杀,我跑到铁轨上,等火车来撞死我,但是等火车靠近时,我又害怕了,我赶紧趴下,躺在车轨中间,要不是当时身体还小,可能就没命了。”

他开始喝第二瓶酒了,“无论如何,这个家已经不能再待了,我决定离开,但又没有路费,于是当天晚上我扒火车离开重庆,到了成都,在成都呆了半年,到餐馆里刷盘子洗碗,挣了一些钱,后来我就开始四处流浪,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我去过东北、新疆、广东、云南、内蒙、北京、河北,哪里离家远,我就去哪里,到一个地方就打工或捡垃圾维持生活……这一切都是拜我父亲所赐!”

“这些年你回过家吗?跟家里联系过吗?”

“没回过,但我跟我姐姐一直都有联系,她结婚了,嫁到了重庆市区里,在当地开了一家超市,我曾想过去我姐超市帮忙,但这件事后来让我父亲知道了,他打电话跟我说,如果我敢去我姐姐那,他就打断我的腿。”眼泪顺着他的脸颊流下,但他强忍住了哭声,“从那以后,我就发誓我会恨他一辈子,我一定要出人头地,将来让为他的所作所为后悔。”

“那你想过要怎样出人头地吗?”

他似乎有些茫然,第三瓶啤酒已经喝完。“我觉得……我要先要娶一个老婆,就当上门女婿,让我父亲知道,没有他,我也一样能娶妻生子,然后我要做生意赚钱,赚很多钱……”

“你以后会怎样教育你的孩子?”我满心期待地等待着他答案,然而,不知道是因为酒精的作用,还是他不愿回答这个问题,他已经趴在桌子上睡了。

之所以称他为“火车上的流浪儿”,一是因为我并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二来我觉得也没有必要知道他的真实名字,在当前父权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像这样四处流浪的孩子一定还有很多,他们此刻可能也坐(或扒)着火车逃离那个“不像家”的地方,而并不知道自己究竟会到哪里下车。

酿成这幕悲剧的罪魁祸首正是根植于父权制的传统霸权男性气质,霸权男性气质是指在当前性别文化秩序中占支配地位的男性气质,是男性气质最理想的表达类型。根植于父权制的传统霸权男性气质要求所有男性必须是阳刚的、异性恋的、坚强的、上进的、成功的、暴力的、具有进攻性的等。

然而,对于多数男性而言,他们实际能够获得的男性气质与传统霸权男性气质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一差距在年轻男性、低收入男性或男同性恋群体中更加明显。

在贫穷或暴力的环境中,那些无法达到传统霸权男性气质要求的青少年男孩,在由家庭、学校、同辈以及社区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压力下,通常会体验到严重的“男性气质危机”,于是选择逃离原生家庭、抽烟酗酒、暴力犯罪、甚至自杀等行为便成为他们应对“危机”,重构或证明自身男性气质的重要方式。

受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期待,当孩子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时,就会转向“棍棒头上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等暴力型的教育方式,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看似起到了短暂的效果,殊不知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莫大的伤害,原本快乐的童年可能因此变成痛苦的炼狱。

父母爱孩子,这本没有错,但不要让爱成为实施家庭暴力、甚至虐待儿童的借口,否则因爱而恨、亲人反目成仇的悲剧将代代上演。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少替孩子做几个决定,多听一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引导他们,支持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一个健康、自由、和睦和快乐的成长环境。

作者简介

秋岩,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男性气质/性别平等

本文来自凤凰号平台,仅代表公号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