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顾锤子发布会现场,我学到了这10个经验

 昵称37386459 2016-10-21

2016年10月18日,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锤子科技2016新品发布会。


以前我是每场不落地守在电脑前看直播刷弹幕,这次是到了现场,也是第一次距离老罗这么近。


少罗嗦,先晒照片。


▲反正我黑的看不见,就不晒本人了


目前跟锤子手机新品和相关的各种剖析已经人满为患了,我个人不是科技爱好者也不是手机发烧友,就不凑这个热闹了,仅从一个发布会现场的体验者的角度,来回顾一下我眼中的其他风景。



发布会前


我作为P圈网黑,参加老罗的发布会,坦率讲,我本来应该低调。


但从地铁站出来,还是被一群人热情地围追堵截,一路跟一路,他们不断挥舞着手中的纸片,饱含激动地一直问——“票子要伐?”


没错,从地铁站出口一直到会场门口,一路黄牛滚滚,人潮涌动。伴随“票子要伐”的声音,还有“我身上没有那么多现金,转支付宝可以吗?”、“700太贵了,600算了”……一瞬间还以为自己到了菜市场。黄牛们不一定知道这个发布会的门票收入是要全部捐给那些为科技做出卓越贡献的开源社区的,而这个便宜赚的让人有点唏嘘。


一路站岗的还有就是引路的志愿者们。关键节点位置基本上都有举着牌子、戴着工牌的帅小伙在引路,据我目测和自己全程体验,哪怕是五星级的VIP路痴,只要能到了附近或者地铁口,绝对不必担心找不到会场。


▲结束时汇合的引路志愿者们


由于本次发布会是在工作日晚上7点半,对于大部分职场人来说,6点下班才能出发赶往会场,加上下班高峰期,路上拥堵和人流量大,也会稍耽误点时间,所以直到晚上7点20,也就是距离正常7点30开场还有10分钟的时候,会场中大片大片的座位还是空的。


▲7:20的现场


不知道大家是真的堵在路上了,还是深谙“老罗定义的7点半”。


到了7点45,会场已经快座无虚席了。



▲7:45的现场


虽然按照传统还是延迟开始,但会场的音乐一直很好听,伴随着音乐与旁边的陌生人聊天也是蛮不错的。你会发现在这个会场里,聊任何与老罗、锤子相关的内容都毫无障碍,你跟他聊起许岑,有人会马上指着高处的看台,说许岑应该就在那儿的导播台;你跟他聊罗子雄,有人会红着脸说啊,子雄颜值很高哒……这里,就像是所有认可老罗的朋友们的一场盛会,说起相关话题不必多解释,海聊。


而且我隐隐感觉随着临近开场,音乐风格也越来越偏激昂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炒热气氛的,不过以老罗的人格魅力,估计倒也不必~


会场规定不准带食物入场,所以大部分下班后急忙赶到会场的人就遭殃了,据说会场旁的全家几乎被洗劫一空……



▲锤卷残云


从现场这个情况来看,如果能安排在周末,不论是观众的机动时间还是出行,相对都会缓解一些,不过一场大型活动时间当然有很多考量因素,很多东西不一定能遂愿。


我特别要赞美一下这次发布会的志愿者,态度极好,耐心极高,比如我座位前的那位志愿者妹纸,从我6点多进场之后就没见她停下来过,一直主动在问:需要我帮忙指引座位吗?



▲贴心的服务态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个人觉得是因为现场的志愿者服装颜色偏暗,在这个季节的人群中不是很显然,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观众不容易一眼认出他们,另一方面也就需要志愿者本人主动去问,降低了沟通效率。


现场一有一点跟老罗有关的风吹草动就会突然躁动,有一瞬间突然内场的人全部起立欢呼,也有一瞬间突然很多人向一个地方招手和尖叫,我们稍远一点的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总感觉,观众们对老罗的期待远超手机本身,这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惆怅呢~




发布会中


现场的观众显然热情很高,灯光一暗,整个场子都沸腾了,老罗上场后的一分钟里基本掌声尖叫声就没有停止,他开场的几句话几次被打断。


按照老罗之前的发布会流程基本是这样:


这次个别版块的顺序稍有不同,但结构上基本还是维持一致。


而且“登台开场”还是用回顾成绩、埋梗调侃等方式来活跃气氛,厘清逻辑还是遵循“设计、硬件、软件”传统三件套。


从内容上来说当然与看直播的朋友接收的信息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现场的气氛确实还是很不一样,这就跟用手机听MP3和到演唱会听歌的差别。


老罗口才好,现场的气氛很强,连我旁边的安保小哥都听的津津有味……


▲认真听讲的安保小哥


当老罗下场休息,朱萧木上场演示,相对于老罗而言,此时场子确实就稍显沉闷了一些,不过老朱显然比上一次表现更好了,有进步能成长的人都值得我们鼓掌,况且大家把他做对比的那个对象还是个怪物。


朱萧木的反应并不慢,现场大屏幕出了点小状况——一块黑斑。他一回头,说“哟,怎么多了个俄罗斯方块”,大家一笑而过的同时,也顺便提醒了后场的工作人员,然后很快就修复好了。



▲屏幕出现bug


后来老罗和他两个人同台,效果就好很多。

“老罗,幻灯片出了一点小失误”

“这是谁干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反正不是我”


“这个手机没有锤子好用……”

“朱萧木,朱萧木,你要克制一点,注意分寸,注意格调”

……


用相声的角度来看的话,老罗做逗哏,老朱做捧哏,一下子1+1>2。纵观那么多发布会,同时上台能这么好玩的,估计仅此一家。



▲老罗和朱萧木同台,画面还挺对称


另外就是大家后来热议的那中断冷场的几分钟。


具体发生了什么,现场也不得而知,当时整个现场也陷入了讨论,观众席中已经有“让老罗上场,你们都不行”之类的呼声。然后老罗登台,显然因为没有按照之前的演讲规划来,还要切换PPT页面,稍显凌乱。


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导播赶紧掐掉,反正现场一万人灭口也不是什么难事”,全场哄笑,然后说假装再来一次,全场鼓掌配合他……进而顺势进入下面的环节,你不得不佩服这个现场随机应变能力强到爆表的胖子不仅仅有几把牛逼的锤子,还有几把超屌的刷子。


平心而论,老罗讲述的时候,全场观众听的很投入,我觉得老罗讲的时候,有一个很厉害的地方的是他总能够从用户的角度去阐述使用的感受和用户体验的观察,尤其恰当的吐槽又能引燃全场,比如那句“你知道用语音给别人发微信是多么讨厌的一件事吗?”


稍微提一句,发布会开场后,前排这几位估计是媒体的朋友,一看就是边听边写稿子,要在发布会结束时抢先发出。很多人惊叹那些出稿特别快的媒体,当然不是看完再写,当然是边看边写,个别情况下还有未看先写……


嗯,为了提高效率,建议现场写稿的朋友安装讯飞输入法……



▲奋笔疾书中的快手们


对于发布会来说,全图型、大字型的PPT确实是最佳选择,冲击力强的图片非常能调动现场气氛,以及聚拢观众们的注意力,更重要的还有——拍照。


对于发布会来说:

现场观众拍照发朋友圈、微博;

媒体也要拍照收集素材,写新闻稿;

发布会结束后,厂商还会以视频的形式,上传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提供给观众观看。


所以通过媒介传播的信息,在被受众接受后,其传播过程并未结束,它常常又以别的舆论形式继续传播,所以精准、清晰地呈现手法就很关键。


从现场体验来说也验证了这个道理,在光线不足、距离很远的情况下,我拿手机拍摄的照片上,幻灯片依然清晰可见。


▲远距离拍摄也非常清晰的全图型


回顾苹果,小米,魅族等产品发布会幻灯片上的信息,非常清晰的展现在观众的眼前,传达给每一位现场观众、电脑前观看视频、或第二天观看新闻的爱好者,有利于该品牌产品信息形成 二次传播 ,就是这个道理。



▲现场能看清、拍照也能看清、放小了也能看清


同样道理,大字型也是如此。


▲远距离拍摄也非常清晰的全字型


现场播那段视频的时候,看直播的朋友可能在电脑前会看到直接切入的一个视频的画面,而现场的人看的是大屏幕,从我这个角度看的时候,右下角正好有一个老罗的黑色剪影。


▲注意照片右下角


他也像一个观众一样仰着头非常认真的看着画面,就像第一次看一样。


他说,“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看着他都会很难过,我怀疑我内分泌出问题了。”


话音落的时候,还带有一丝哽咽。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剪影,让我突然想起了他之前的那张幻灯片。


▲你还能想起这是哪次演讲吗?


视频播放完后,观众说再来一遍,于是就再播放了一遍,第二遍的时候,我从远处的剪影中看到他好像有拿下眼镜,然后另一只手在脸上低头抹了一下,嗯,应该是擦汗吧~


认真做事的理想主义者值得敬佩,尽管他们并不总被世人理解。


不论是看直播还是在现场,所有的人都会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老罗经常讲着讲着,时不时会来一句长叹……不,姑且叫长舒一口气吧。


频频擦汗,常舒短叹,停下来喝水……这些曾经我在《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系列中从未看到过的画面,在这一场发布会中频频出现。不得不说,老罗的身体显然已经大不如前了。那段演示讯飞时对自己的调侃,或许并非他说的“胡言乱语”,希望老罗身体能健健康康的——就像他的内心一样强大。




发布会后


从会场出来的时候,入场时的发布会红色背景墙已经全部换成了产品介绍,分成白色、黑色分属两边,有一种秘密揭晓的感觉。



▲红布拉开,惊艳亮相


虽然当时已经晚上11点钟,但是大家还在乐此不疲的与这些背景墙合影留念。


由于那时候地铁已经停了,打车特别困难,手机信号都变差,人又特别多,出租车挑活儿,距离近的根本不搭理,不少车还是一口价不打表,没办法,稀缺性造就高定价……



OK,回顾到此为止。综上,随着锤子科技发布会的结束,我得到了关于发布会的10个经验:


发布会现场的路线指引要清晰,必要时可做“路痴实验”。另外现场志愿者的服务可以非常加分,但注意为了提高辨识度,建议着稍显眼一点的衣服;


一次好的演示,临场会发生什么,我们永远不知道,而最核心的武器,就是临场的应变能力,对于观众的拿捏特别准。这个除了天赋,还有专业性本身的积累和上台的场次刷出来的,说语言有“语感”,做PPT有“P感”,开车有“车感”,演讲也有对场下观众的“人感”;

背景墙、主视觉等都是合影拍照的重要阵地,要精心设计,现场的音乐也要精选,最好还能按照需要的效果按节奏播放;

演讲过程中可以通过穿插视频、现场操作、更换演讲人等方式让观众看发布会不会太累,为了气氛,要善于埋梗、抖包袱、做对比。换句话说,就看在筹备期,你是否能够围绕某一个目标收集足够丰富并且准确的素材并且用的恰到好处;


现场拍照和看直播的朋友截图最多的,反而是那些并没有经过特别设计的页面,经常简单一句话,所以论演讲中认真构思金句的重要性……


与别人分享舞台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但主讲人不能太压制,副讲人也不能太抢眼,比较理想的情况就是“逗哏捧哏”模式;


对于专业性的东西,要善于从用户的角度去阐述使用的感受和用户体验的观察,恰当的能引发共鸣的吐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筹备一次重要演讲时,要注意受众分析,这里可以给一个分析卡作为参考。


老罗的演讲虽然结构一直没有变,但每一次总能还是换着花样给我们很多惊喜,这得益于在经典结构的前提下,能够在自己的演讲风格下将用词和选材一直都有新的发挥。所以不论是一次演讲或者汇报,虽然总有一些常见的“套路”,也就是逻辑结构,但一方面要注意不同的场合要使用不同的结构,另一方面要注意结构一旦定了,下来决定出彩的就是风格、用词和选材。


考虑到交通问题,一次活动最好能安排在周末,在晚上的话尽量不要超时,过了交通停运的点;


全图型、大字型、信息可视化风格是制作发布会型PPT首选,不但清晰、直观并且易于观众拍照和二次传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