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影响肉鸡生产性能与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犇羴工作室 2016-10-22

  1 肉鸡饲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的促生长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1.1 促生长效果

  饲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有促进肉鸡体增重,降低料肉比及死亡率等作用效果。表2可知,植物提取物混合物添加到肉鸡饲粮中,能够将肉鸡平均日增重提高5.7%,改善幅度在1%-8%(Alali研究显示在肉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植物提取物复配产品(剂量为500mg/kg),肉鸡日增重会有15%的提高);料肉比平均降低约5.1%,改善幅度在-8%-0%。整体来看,不同植物提取物复配产品对肉鸡生产性能改善效果更好;另外,多数植物提取物复配产品在改善动物料肉比的前提下,对肉鸡平均采食量的影响不大,这对提高肉鸡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有重要意义。由此表明,植物提取物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1.2 促生长的机制

  植物提取物在肉鸡饲粮中的应用能够提高肉鸡生产性能,目前已得到研究学者广泛认同。植物提取物促进机体生长的机制可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改变消化道结构,增大食糜与消化道接触面积,促进营养物质吸收。Peng等研究表明肉鸡饲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能增加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从而增大消化道食糜与肠壁的接触面积,增强肠壁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以促进机体生长。第二,增加消化道内源活性物质分泌量和活性(如消化酶、免疫因子和促生长因子等),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具体表现在:1)促进肠道内消化酶原的激活,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Williams等研究表明,肉仔鸡饲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能促进淀粉酶等内源酶的分泌,提高肠道中消化酶的活性,进而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2)促进免疫因子的分泌,增强免疫力,降低机体免疫防御活动。Saadat等研究显示,肉鸡日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能将血清中异嗜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与对照组相比降低13.6%(P<0.05),提高机体免疫状态,从而降低机体免疫防御活动,使其有更多养分代谢以促进机体生长性能的提高;3)肉鸡饲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可能能调控与生长相关的激素分泌,促进动物生产性能的提高。相似的研究发现,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100><><0.05),生产性能得到提高。第三,影响营养物质在肠道吸收后的转化利用,提高能量转化效率。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sgl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是2个重要的小肠葡萄糖转运载体,na+ +-atp则是与葡萄糖转运密切相关的酶。有研究发现添加提取物试验组猪小肠na+/k+-atp酶的活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肠段sglt1和glut2水平及其mrna表达水平比高温组和常温组都显著上升。这说明藿香、苍术提取物复合制剂可通过上调小肠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表达来改善猪葡萄糖吸收功能,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bravo等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100=""><>

  2 肉鸡饲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抗病原微生物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2.1 抗细菌效果

  目前研究中,具有抗菌作用的植物包括牛至草、百里香、止痢草、丁香等。其有效成分主要是是萜苯酚类和环丙烷类物质等活性物质。萜苯酚如百里香酚和香芹酚,研究显示,其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显著,如大肠杆菌0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等。苯丙烷类物质如肉桂醛等,对革兰氏阳性产气荚膜梭菌和革兰氏脆弱类杆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植物提取物的抗菌效果已得到普遍认可,K?rkp?nar等在肉鸡饲粮中分别添加牛至提取物、大蒜提取物和牛至及大蒜提取物混合物(浓度均为300 mg/kg,其中混合物比例为1:1)研究植物提取物对肉鸡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显示,牛至植物提取物效果最好,能将回肠末端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浓度较对照组分别降低4%和22%左右,将乳酸杆菌浓度提高9.2%(P<><><>

  2.2抗寄生虫效果

  植物在自然环境中对寄生虫的抑制作用,让研究者很自然想到把植物提取物应用到畜禽的抗寄生虫方面。关于植物提取物在畜禽体内发挥抗寄生虫作用,Verlinden等研究显示蛋雏鸡饲粮中添加水平为500 mg/kg的肉桂醛,能显著减少盲肠中短密螺旋体致病菌的数量(P<0.05)。mohitiasli等研究肉鸡饲粮中添加牛至提取物对肉鸡抵抗艾美尔球虫病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肉鸡饲粮中添加500><><>

  2.3 肉鸡饲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的抗病原微生物的机制

  植物提取物的种类繁多,其活性成分也有很多种,因此植物提取物抗细菌机制可能有多种。目前普遍接受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破坏细胞外层结构,使细胞内容物泄露和细胞质凝聚。这种作用机制主要是因为植物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具有疏水性的特点,它可以让细胞膜和线粒体上的磷脂结构分开、破坏细胞结构、增强细胞膜通透性,从而使细胞内离子和其他物质泄漏致细胞死亡。早期的研究也发现肉桂提取物可以抑制产气肠杆菌氨基酸代谢中的脱羧酶活性。Ultee等研究表明,香芹酚可以通过挤压打开磷脂的脂肪酸链,在细菌细胞膜上形成很多小管道,从而让细胞质中的物质流出胞外。Lambert等也已经证实牛至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香芹酚可以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细胞中的磷酸分子泄漏。由此可知,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抑制或者杀灭病原菌:1)破坏膜结构和功能;2)阻止细菌DNA/RNA的合成及功能的发挥;3)阻止病原菌蛋白质、氨基酸中间代谢过程;4)引起细胞质凝聚外漏;5)阻止细菌细胞间的信号传递。通过以上作用途径导致病原菌繁殖受阻,甚至死亡。

  植物本身的生存过程需要对多种动物类害虫进行控制,因此可分泌寄生虫生殖抑制剂和驱虫剂。Magi等认为,植物提取物中含有的驱虫活性成分(如酚类化合物、右旋柠檬烯)可影响寄生虫的采食行为和生命周期,从而在畜禽生产中起到抗寄生虫作用。顾文彪等则指出植物提取物可能刺激寄生虫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升高,增加头足部一氧化氮的含量,从而抑制头足部有氧呼吸,同时降低钙泵的活性,引起钙超载,诱导细胞凋亡,最终导致寄生虫的死亡。目前的研究证实,植物提取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作为畜禽在感染艾美尔球虫后恢复阶段的功能性添加剂,用于改善病后生产性能,缩短恢复期。而对于植物提取物是通过怎样的途径作用于寄生虫卵囊,抑制其繁殖甚至导致死亡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如感染寄生虫后,畜禽饲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对机体的营养物质代谢,消化道组织形态学变化和肠道微生物区系变化等方面的影响还没有具体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3 小结

  随着消费者对动物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限制、禁用抗生素已经成为畜牧生产的必然选择。植物提取物在提高畜禽体增重和采食量、调控肠道微生物菌群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效果。但是由于大多数植物提取物成分的纯度不高,且其有效成分很难确定结构组成。即便是同一种植物,由于产地、收获时间、取样位置、提取工艺的不同,所得到的成分种类和数量也有差异,因而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动物的作用效果也不同。选取成分明确,性质稳定且具有协同作用的植物提取物活性组分进行复配,形成组合产品,而保证稳定一致的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效果,这种产品将是未来替代抗生素促生长剂的趋势。

  4 参考文献(略)

  (作者:上海美农 产品研发中心 张志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