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读书】审美中国(三)怎样审美——艺术美

 老沔城人 2016-10-22



【教育读书】

 
审美中国(三)怎样审美——自然美


    一,导  论

    自然美不是自然物本身客观存在的美,而是人心目中显现的自然物、自然风景的意象世界。自然美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是人与自然风景的契合。
 
    1.自然美的发现
 
    自然美的发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1.1 西方:文艺复兴
 
    瑞士学者布尔哈特在他的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探讨了这个问题。他说:这种欣赏自然美的能力通常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发现的结果,而它的结源是不容易被察觉的,因为在它表现在诗歌和绘画中并因此使人意识到以前可能早就有这种模糊的感觉存在。他认为:准确无误地证明自然对于人类精神有深刻影响的还是开始于但丁。他不仅用一些有力的诗句唤醒我们对于清晨的新鲜空气和远洋上颤动着的光辉,或者暴风雨袭击下的森林的壮观有所感受,而且他可能只是为了远眺景色而攀登高峰——自古以来,他或许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
 
    彼得拉特是文化复兴之父,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他不仅能欣赏自然美,而且完全能够把画境和大自然的实用价值区别开来。他曾给朋友写信:我多么希望你能知道我单独自由自在地漫游于山中、林间、溪畔所得到的无比快乐!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和他的弟子一起去攀登文图尔斯山的顶峰。在那个时候,他过去整个的一生连同他的一切痴想都浮上了心头。他打开《圣奥古斯丁忏悔录》,找到这样一段话:人们到外边,欣赏高山、大海、汹涌的河流和广阔的重洋,以及日月星辰的运行,这时他们会忘掉了自已。
 
    文艺复兴时期对于自然美的发现不是孤立的,它是和那个时期对于人的发现联系在一起的。
   
    1.2 中国:魏晋时代
 
    中国人对于自然美的发现也是一个过程。朱光潜先生说:在中国和在西方一样,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都比较晚起。最初的诗都偏重于人事,纵使偶尔涉及自然,也不过如最初的画家用山水为人物画的背景,兴趣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诗经》中便有这样的例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只是做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陪衬;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是做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陪衬。
 
    中国人对于自然美的发现,是在魏晋时期。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魏晋时期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相似,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的一个时代,是精神上大解放的一个时代,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自然美的发现。
 
    《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画家顾恺之从会稽还,人问山水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几句话不是后来五代北宋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山水画境界的绝妙写照吗?
 
    晋宋人欣赏山水,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晋宋人欣赏自然,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超然玄远的意趣。这使中国山水画自始即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晋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乃能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王羲之曰: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心情的朗澄,使山川影映在光明净体中。
 
    魏晋时代对于自然美的发现,归根到底,是由于那个时代人的精神得到了一种自由和解放。这种精神上的真自由、真解放,才能把胸襟像花似的展开,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体会它的深沉的境地。
 
    自然美的发现,自然美的欣赏,自然美的生命,离不开人的胸襟,离不开人的心灵,离不开人的精神,最终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山川映入人的胸襟,虚灵化而又情致化,情与景合,境与神会,从而呈现一个包含新的生命的意象世界,这就是自然美。
 
    自然美的发现离不开时代和社会文化环境,那么,在现代中国,为什么人们旅游更多的喜欢关注那些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而不是人文景观呢?这便是“心理距离”的影响了。那么,什么是“心理距离”呢?
 
    2.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说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布洛提出来的。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当主体和对象之间保持着一种恰如其分的“心理距离”时,对象对于主体才可能是美的。这个观点,就叫做“心理距离说”。
 
    举个海雾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海雾是美的还是不美的?这要看你是谁,站在什么地方。
 
    (1)如果你是船长、水手、乘客,正在船上,那么,海雾对于你来说就不是美的。不但不美而且恐怖。你想,你乘坐的轮船在一片茫然和死寂中飘浮,不知彼岸何在,前途何在,是凶是吉,哪里还会有美感?
 
    (2)但如果你是在岸上,就两样了。那海天之间的茫茫大雾,对于你来说就是一个难得的美景和奇观。海岸、礁石、灯塔,都在乳白色的纱幕中若隐若现。朦胧中,一艘轮船缓缓驶来,不是很美吗?
 
    那么,为什么你的感受会和船上的人不同呢?为什么那灾难性的海雾对于你来说是美的呢?因为有了距离。所谓“有了距离”,不是说你就不在雾中,海雾和你隔得老远。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哪怕那海雾近在眼前,它和你也是没有利害关系的。你和它之间只不过是在意识上有了距离,因此叫做“心理距离”。
 
    所谓“心理距离”,说白了,就是“超功利”。只不过,我们意识不到超功利,只是觉得有距离。有了距离,我们就可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隔岸观火、雾里看花。实际上,我们能够“隔岸观火”,就因为隔着岸。如果火都烧到家门口了,还能袖手旁观吗?
 
    其实,即便是我们自已遭受的灾难、痛苦、恐惧、不幸,保要有距离,也可以把它当作审美对象来看待。你开着车在路上行驶了好长时间,已经进入疲劳驾驶状态,在似睡非睡之中突然前方来了一辆车,你在刹那间做出反应躲闪过去,事后有点后怕,但更多的是在脱险之后眉飞色舞的向朋友们述说你的“遇险记”。这是为什么:
 
    (1)空间距离: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2)时间距离:你已不再害怕了。
 
    所以,距离是审美的前提,审美的条件。美丽的事物,往往都或者有点“遥远”(空间距离),或者有点“陌生”(时间距离)。
 
    距离是审美的前提,而距离的丧失也就意味着美感的消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夫妻两个,谈恋爱时好得难舍难分,一结婚就吵架甚至离婚。因为谈恋爱时,双方之间是有距离的,都有点神秘感,也都在尽量表现自已,当然是表现自已好的方面了。一结婚,不要说心理距离,就连生理距离也没有了,所有的缺点都暴露无遗,还能不吵架的吗?
 
    现代中国进入工业化时代,专业的知识与职业本就将城市人的生活切割得支离破碎,再加上日常生活的空间感与时间感都不复存在,生活离我们既不遥远也不陌生,当然难有美感可言了。最好的方法,便是回归自然,旅游便是其中一种选择,从空间上和时间上与平日所处的生活拉开心理距离,美感也就产生了。而观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较,虽然带来的美感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这一点后面还会详细说明),但是在审美能力上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相较而言,人文景观需要更多的人文背景知识,而这一点在当代人身上来说是较为缺乏的,故自然景观成为了欣赏自然美的最好途径。
 
    3.生态美学
 
    当代世界的能源危机及其所诱发的生态危机越演越烈,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人倡导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倡导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人呼吁人们关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他们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从根本上威胁人类的生存。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西方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的观念。“生态整体主义”主张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这种理念不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关系”,而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主体与对象的体验关系”:

    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的生命、生意,这种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所以,在中国古代的诗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
 
    不用多做解释,相信你面对被破坏的自然界时,是不会有以上那种美感的。所以,外出旅行的时候,还是注意点儿,别干破坏环境、刻字之类的事儿;旅游开发时也要兼顾一下环境的完整性,象大理洱海盖别墅的事还是少干为好。

    二,优美与崇高

    1.引言
 
    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普通通的星球,这个星球的表面有5.1亿平方公里,其中的29%是陆地,余下的71%被海洋所覆盖。整个地表以上被大气圈所包围着。这样一来,我们至少便有了地上、空中及水下三种审美的视角:
 
    (1)在陆地上有平原与高原、丘陵与盆地、湖泊与河流、峡谷与山峰、戈壁与大漠、草原的区别
 



西藏  嘉乌拉山口 珠穆朗玛峰
 


西藏  林芝  尼洋河谷
 


新疆塔什库尔干-喀拉库勒湖段 西昆仑山 慕士塔格峰
 


新疆 库车 苏巴什故城 戈壁滩
 


甘肃  敦煌  玉门关
 


广西  阳朔  漓江
 


广西  柳江  桂林->柳州

 
    (2)在天空中平视与俯瞰又因云层多寡、地下景观不同而有所区别
 



航拍青藏高原 拉萨->成都
 


航拍横断山脉  成都->昆明
 


航拍横断山脉  丽江->成都
 


航拍岷山 四川阿坝州

 
    (3)而海洋之上与之下的世界更是大相径庭
 



海岸线
 


海洋洋面
 


海底世界

 
    面对这样多姿多彩的世界,相信你和我一样都心动了。但是,面对这种种美景,相信你的感觉和我一样也是不太一样的,脑海中是不是已现闪现出:雄伟、雄状、壮美、优美、博大、斑斓......这样的字眼了?你一定会问: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到底有没有审美的范畴呢?如果有,又是什么呢?回答是肯定的,所有这些自然景观其背后既有着异性、也有着共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共性与异性是什么。
 
    2.优美与崇高
 
    在西方审美范畴中的优美与崇高便可以将包括自然美的共性与异性很好的表达出来。当然,优美与崇高并不仅仅用于自然美,同样也可以用于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在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优美,什么是崇高?
 
    2.1 优美
 
    优美,就是完整、单纯、绝对的和谐,它所引起的美感,就是一种始终如一的愉悦之情。没有地方是突出的巨大,没有地方引起人鄙俗的感觉,而是在明净清楚的界线里保持着绝对的调和。
 



广西 阳朔 遇龙河

 
    这种完整、单纯、和谐的美,它所引起的美感,就是一种始终如一的愉悦之情。这是因为优美的意象世界总是充溢着一种生命活力,在形式上又十分和谐,单纯,所以,在美感过程中,主体的种种感官和机制和谐运作,即无阻滞,又无冲突,自始自终地贯穿着一种舒畅喜悦的情感基调,这种情感基调是一种较为单一、纯净的体验。整个美感过程,既无大起大落的情感突变,又无强烈摇撼的内心震荡。审美主体始终在一种怡和、宁静的心态中,全神贯注于审美意象,达到一种忘我的境地。
 
    2.2 崇高
 
    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象形式无规律、无限制,具体表现为体积和数量无限大(数量的崇高,如极高山),以及力量的无比强大(力量的崇高,如巨浪)。
 



航拍南迦巴瓦峰-数量的巨大

 
    自然界有些东西是无边无际的,是无限的。如天边的沙漠、无边的大海、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人站在它面前,觉得自已非常渺小,根本就不算什么。在这样一些无限的对象面前,我们就会感到知性能力不足以把握这个对象,不足以把它们凝聚起来。知性能够把握的是有限的东西,只能够对付有限,不能对付无限,不能对付无限的景色、无限的景象。这种情况下人就感到一种痛苦了,人这么渺小,面对无限的大自然,人无能为力。但你不能因为感到痛苦就逃避,就不去审美了。
 



巴丹吉林沙漠

 
    比如你要去看看塔里木、看看撒哈拉沙漠或者去看看大海,看完以后觉得没什么可看的,那你就白去了。其实要欣赏的就是荒漠、就是大海,特别是要在那种暴风雨之下去欣赏大海,因为一片平静的大海是没有什么可欣赏的,就是说台风来的时候你站在海边(确保安全为前提)才能欣赏到大海,才能欣赏到大海的本相,风平浪静的时候看大海是很单调的。大海的威力,那才叫崇高。
 



云南 梅里雪山 数量的巨大

 
    如何才能达到这样一种审美呢?必须要调动你心中的另外一种能力,那就是理性。理性才能够把握住无限,你只有知性而理性不强,就欣赏不了崇高。理性未经锻炼,也欣赏不了崇高。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欣赏崇高,不欣赏崇高的自然景象,也不欣赏崇高的艺术品,因为太悲惨了嘛。有的人只喜欢那种小巧精致的东西、优雅的东西,只喜欢皆大欢喜的东西,只欣赏“好人一生平安”,即使有点小打小闹,有点眼泪,也是因为误会。
 



西藏  念青唐古拉山+那曲草原  那曲->拉萨

 
    没有经过教化的人,没有经过文明的熏陶的人,比如说原始人,对荒蛮的东西是不能够欣赏的。一个理性的文明人才能欣赏蛮荒的大自然,哪怕那个地方不适合人们生活。这种欣赏是通过理性把握无限的能力而达到的。所以,所谓崇高,其中必须要包括某种痛苦的因素,如果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就欣赏不了崇高。
 



甘肃 敦煌 阳关

 
    也就是说,欣赏崇高首先要经过一种痛苦,就是知性面对无限感到无能为力,有一种无能为力的痛苦,然后经过理性训练的人能够调动自已更高的理性能力来把握无限,他的理性与想像力达成一种自由协调活动。此时,审美者就获得了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愉悦。而这种愉悦,是知性所不能带来的。
 



长白山天池

 
    人在调动其理性后就可以想到,尽管自然界有如此巨大的体积和数量,但这种物质的体积是盲目的,是无理性的。人的理性可以更高,人的理性可以超越它,而且从性质上来说,人的理性比珠穆朗玛峰更具有无限性,可以超越整个物质世界而达到精神层次、道德层次。一个经常欣赏珠穆朗玛峰的人,他心目中也可以形成一种人格,一种崇高的人格,而具有这种崇高人格理想的人在欣赏珠峰时就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圣湖纳木错
 


神山岗仁波齐

   
    对比了优美与崇高两种形态的自然美,我们才能知道:为什么中国的西部及东北之民族多有宗教信仰,而中原及江南则不讲什么宗教信仰与崇拜?除了文化因距离的辐射衰减的原因外,首要原因就是由于中国东部地势平坦、平原多,景色多属优美范畴,比较单纯而和谐。加上土地之肥沃在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故较易形成和谐的人际氛围,他们很少或者说从未见过中国西部那样雄壮的景观,生活的安逸更少有西部那种由于把握不住大自然而有痛苦的感觉。相反,东部的古人们反而聚合成群,疏通水道、降伏黄河,甚至有愚公移山、人定胜天的精神出现。他们对于大自然的征服感更强而缺乏畏惧感。而西部则不然,那样一种无限的景观令那里的人们感到恐惧、感到神秘、感到自身力量的弱小,加之理性之不足,故易于匍匐于神山、圣湖之下而顶礼膜拜。
 
   所以说,有宗教信仰的人去中国西部易于产生宗教感,而大量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人去西部除了身理上的不适外,绝大多数唯物主义的中国人不太可能产生宗教上的信仰,有的可能只是一种迷信。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审美体验,也同样让一部分人通过理性超越,使自身也具有了一种崇高的灵魂洗礼,得到了一种审美超越,具有了一种高尚而圣洁的灵魂美!我想,这就是广阔的西部给与东部的一种审美补充与提升吧。
 
    3.秀美与壮美
 
    在上一节中,我们知道优美与崇高两个审美范畴来源于西方,那么,我们中国美学中有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范畴呢?有的。那就是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或称之为秀美与壮美。您看: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前者壮美而后者秀美
 
    这种阴阳之美来自《易经》,不仅在中国景色中是这样,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艺术史中也非常常见。拿宋词来说,有就豪放派与婉约派之分:
 
    (1)豪放派的意象世界属于壮美
 
    (2)婉约派的意象世界属于秀美
 
    苏东坡曾请人对他的词和柳永的词发表看法,那人说:
 
    (1)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2)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太行山
 
    但“壮美与秀美”与“优美与崇高”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也并不能划上等号。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壮美的意象不仅要雄伟、劲健,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韵味;秀美的意象不仅要秀丽、柔婉,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骨力。这就是中国易经思想的体现,刚中带柔,柔中带刚。这在“优美与崇高”这对审美范畴中是没有提及的。

    三,
自然美与艺术美

    当我们外出旅行,在与自然能够沟通、契合而达到物我同一并生成审美意象的时候,常常会在脑海中闪现出“江山如画”的感慨。我们都知道“画”是属于艺术品的范畴,那么就带来了如下的问题:艺术品的审美价值是有等级分别的,那么自然物是否也有等级的分别呢?艺术品又属于艺术美的审美领域,那么,自然美与艺术美相比,是否有高下之分呢?
 
    1.自然物是否有等级的分别
 
    在前面的环境美学中,我们曾经提到环境和生态被破坏后给我们的审美意象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这说明,自然物是否能成为审美对象,是由社会文化环境的诸多因素所影响和决定的。社会环境的某些因素和人们所处的具体情景遏止或消解了情景的契合、物我的交融,遏制或消解了人与世界的沟通,也就遏止或消解了审美意象的生成,那样的对象就不可能是美的。这里有多种情况:
 
    (1)太平常;
 
    (2)有的是太令人厌恶;
 
    (3)有的是现实生活的利害关系排斥或压倒了对某一对象的注意和兴趣;
 
    从而引起审美上的麻木和冷淡。所以,对于自然物来说,不可能全都是美的。既然不可能全都是美的,那么,必然会有高下之分了。
 
    人们通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些话都说明在人们的审美经验中,自然物的审美价值是有高低之分的。这种审美价值高低的区分,不仅与自然风景本身的特征有关,而且和人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活动的具体价值有关。所以,即使是同一个自然物,也会产生不同的美感。例如,太阳,作为一个自然物,它给予人的美感就很不相同。“旭日东升”与“瑟瑟残阳”带给人的美感很不相同。同是太阳,因为人的生活世界不同,人的心境不同,人感受的意趣就不同。这些都说明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不能脱离人的审美意识。就像古人所说的:“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
 
    2.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下之分
 
    在美学史上,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谁高谁低的问题历来都是一个热点问题。有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也有主张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黑格尔)。那么到底谁高些谁低些呢?
 
    实际上,按照我们现在的观点,美是人与世界的沟通与契合,是由情景相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意象世界,而这个意象世界又是人的生活世界的真实的显现。就这一点来说,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相同的。用郑板桥的说法:自然美是“胸中之竹”,艺术美是“手中之竹”。它们都有赖于人的意识的发现、照亮和创造。就它们都是意象世界,都离不开人的创造,都显现真实的存在这一点来说,它们并没有谁高谁低之分。
 
    黑格尔说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理由在于艺术美是心灵产生的,其实自然美也是心灵产生的。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照,是无所谓美的。正因为自然美同样离不开心灵的映射,所以自然美的意蕴也并不一定比艺术美的意蕴显得薄弱。“试登高而望远,咸痛骨而伤心。”这说明,在登高望远时,胸中产生的自然山水的意象世界,包含有极丰富的意蕴和极强烈的情感色彩,绝不亚于一幅山水画(艺术美)所给予观者的感兴。
 
    当然,不同的自然物(自然风景)在审美价值上有高低之分,不同的艺术作品在审美价值上也有高低之分,但这种我们讨论的不是一个问题。同时,艺术作品的创作,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有一个技艺操作的层面,这也给艺术美带来一些不同于自然美的特点,并对欣赏者的美感产生影响。但这和我们从美的本体层面讨论艺术美和自然美谁高谁低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问题。
 
    从下一部分开始,我们将进入“艺术美”部分,敬请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