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综合征管理指南:跌倒管理之医院管理方案

 平淡人生a9 2016-10-22

1)入院与出院标准:出、入院标准的制定;跌倒风险分级(提高?),是否跌倒,是否受伤,是否反复跌倒,有无改善手段…

(1)入院标准:

①新发生的跌倒病例;

②反复发生跌倒的跌倒病例;

③有跌倒危险因素,跌倒风险中度-高度,既往未在医院进行专门评测,未接受专业建议及指导的老年人。

(2)出院标准:

①因跌倒入院老年人,跌倒原因明确,跌倒所致伤害得到有效治疗并缓解,病情稳定,已给予专业建议及指导,家庭成员/家庭保健员培训完成,有合适养老机构接收;

②因具有中、高度跌倒风险入院老年人,跌倒原因明确,已给予专业建议及指导,家庭成员/家庭保健员培训完成,有合适养老机构接收;

③符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及养老机构转诊条件者。

2)、评估

(1)临床评估:评估表-推荐使用等级评定量表(如附件1);

由专门受训人员完成;

入院后24-48小时内完成跌倒风险评估,如果需要,在入院14-21天内进行全面评估;

再评估的频率:发生跌倒时;

跌倒预测因素明显增加或改变时;

专门看护机构每季度进行一次;

一般养老机构每半年一次。

①病史:跌倒常常是多因素的,并且由于老年人反应慢,容易发生意外致跌倒。然而,反复发生的跌倒通常有病理性因素;新发生跌倒常常因急性情况如感染引起。询问病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I、 跌倒发生在什么地方以及发生跌倒时在干什么?这可能提供跌倒的线索如排尿晕厥、直立性低血压(起床)、颈动脉窦超过敏(转颈或衣领过紧)等;

II、 患者跌倒前有无眩晕或晕厥?这问题可能指引到心血管的原因(包括体位性低血压)或急性神经病学的事件例如卒中或癫痫发作;

III、 患者是否服用可能导致跌倒发生的药物?引起嗑睡、步态不稳或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都可置患者处于跌倒的危险中,服用4种或更多药物是跌倒的另一危险因素;

IV、 是否饮酒?酒精急性中毒、慢性滥用引起小脑退化,和戒断都可能引起跌倒;

V、 跌倒后有什么反应?感到短时间迷糊或神志不清提示曾有意识丧失。跌倒后有延续的意识紊乱(新的发作),有慢性意识紊乱的加重,出现神经病学的症状或体征应考虑硬脑膜下出血的可能性。平卧后很快恢复的提示血管迷走性晕厥、颈动脉窦超敏、或体位性低血压;

VI、 患者在跌倒前的健康状况怎样?

②查体:

I、 起立-行走实验(up-and-go test)、步态和下肢共济实验、跌倒恐惧征(fear of further fall,FOF);

II、 体位性低血压;

III、 视力检查;

IV、 认知功能检查;

V、 足和鞋的检查;

③检查:

I、 X线检查;

II、 神经影像学检查;

III、 尿素及电解质;

IV、 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

V、 中段尿检查;

VI、 ECG或HOLTER;

VII、 超声心动图。

④处理:

I、 根据跌倒的原因和后果作不同处理;

II、 积极处理跌倒伤害如軟组织损伤、骨折和拉伤及脱水、压迫性褥疮、体温过低及横纹肌裂解等并发症;

III、 关注潜在的危险因素。例如,药物、视觉障碍、环境的因素等;

IV、 促使跌倒的因素也要处理。泌尿系或其他的感染、生化异常如低钠血症,在没有找到解释步态不稳或跌倒的明显原因时更要高度怀疑。

⑤其他重要问题包括:

I、 患者在家居住是否安全和良好?

II、 是否需要OT师进行家访?(如果怀疑有家庭环境的危险时,家访是重要的);

III、 患者是否自己生活?如果独居,报警装置可能是有价值的;

IV、 如果患者不能承受体重并在初X线检查无明显的骨折,考虑再X线或骨扫描。如果有骨折的可能,早期手术(48小时内)可取得更好效果。如果骨折是由于低速度的损伤,应考虑治疗骨质疏松;

V、 许多老年人有维生D缺乏,特别是敬老院的老人,应考虑补充维生素D;对出院后能服从治疗的患者,应考虑用髋保护器;

VI、 对骨盆骨折需要长期卧床患者,可能需要镇痛药和用低分子量的肝素预防血栓形成(以减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当疼痛能耐受时要鼓励早期活动。

VII、 在髋、脊椎、骨盆、肱骨或其他骨折经一段时间固定后,最好需要康复治疗。

VIII、 也需要关注患者自信心的丧失(FOF)。

(2)康复评估:由PT或OT完成;

①评估表;

②移动能力评价(起立-行走实验,up-and-go Test,附件3);

③前庭平衡功能评价(TINETTI 步态评测工具,附件4;TINETTI平衡评测工具,附件5);

④24-48小时内完成;

⑤频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尿、便自控训练:

①入厕时间表;

②如果需要,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4)精神状态评估:

①记忆;

②判断(尤其对于涉及安全警告标志时);

③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

④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

(5)临床用药评估:

①由临床药剂师或医师完成;

②必要时复习药物副作用;

③评价骨质疏松风险,必要时进行治疗;

④评价维生素D及钙的需求性;

(6)环境评估:

①房屋结构;

②家具及辅助设施;

③楼梯/电梯;

④其它;

(7)风险评估的分析或评价标准:根据多学科评测结果或专家判断,确定跌倒风险分级。

3)综合管理计划

(1)专业干预措施

建立在跌倒评估和住院诊治结果基础上的专业干预(治疗方案)。

(2)多学科团队整合干预措施

多学科团队成员必须参与。

(3)信息交流

工作人员、住院病人和家属(包括看护人员或服务提供者)间应进行最新信息的交流

4)评价

(1)跌倒后评价:

①跌倒风险评价;

②多学科整合治疗效果评价;

③跌倒系统管理评价(跌倒医院管理流程、医院与社区衔接、指导作用);

(2)在机构内跌倒的汇报机制与追踪:汇报与追踪程序;文件;反馈;

5)、教育/警示:

(1)现有的跌倒服务项目;

(2)跌倒档案;

(3)教育内容(对患者、对看护人员、对机构);

(4)与相关管理部门的联系;

(5)提供公众教育素材。

6)质量改进

(1)跌倒数据的收集

(2)完成机构内跌倒数据的综合分析

5、跌倒现场处理

发现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

1)意识不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

(1)有外伤、出血,立即止血、包扎;

(2)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

(3)有抽搐,移至平整软地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牙间垫较硬物,防止舌咬伤,不要硬掰抽搐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

(4)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5)如需搬动,保证平稳,尽量平卧。

2)意识清楚

(1)询问老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跌倒过程,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人到医院诊治或拨打急救电话;

(2)询问是否有剧烈头痛或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提示脑卒中的情况,如有,立即扶起老人可能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使病情加重,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有外伤、出血,立即止血、包扎并护送老人到医院进一步处理;

(4)查看有无肢体疼痛、畸形、异常关节,肢体位置异常等提示骨折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5)查询有无腰、背部疼痛,双腿活动或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损害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6)如老人试图自行站起,可协助老人缓慢起立,坐、卧休息并观察,确认无碍后方可离开;

(7)如需搬动,保证平稳,尽量平卧休息;

(8)发生跌倒均应在家庭成员/家庭保健员陪同下到医院诊治,查找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跌倒风险,制定防止措施及方案。

老年综合征管理指南:跌倒管理之医院管理方案

老年综合征管理指南:跌倒管理之医院管理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