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氏后裔辈份表—祝立滨

 小天使_ag 2016-10-22


祝氏后裔辈份表


       一世祖:祝候光(任光),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二年)任光佐周武王牧野之師有功,商时又是祝方国,使祝史,(还有重要原因光公是武王奶奶太任的外孙)故周武王封任光於祝阿,為祝國始君,史称祝候光。光侯宽厚仁德,治国有方,虽是伯爵小国,却也民康国安,周边齐、鲁等大国也不无羡慕。再加上历世祝侯都忠于周王室,尽心辅佐周王,所以祝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达到了长治久安。


      二世:平公犀,


      三世:莊公叔達,


      四世:句錫,

 

      五世:鋪周,鋪夏,


      六世:閼逄,


      七世:僕、应。约公元前841年僕时國不自振,齊武公所滅僕(史冇资料,只湖北籍族谱中有),七世應,襲祝侯,


      八世:蟠翁,娶芋氏,


      九世:炳、娶劉氏二子,袭祝侯,约公元前828年炳公佐周宣王中興拜大司徒。葬京兆茂陵西二十里,墓田四里。


      十世:龔、襲,襲袭祝侯伯爵,龚伯子孫散居鄭衛。


      十一世:方、公元前768年幽王時祝國為齊所滅,方奔周為上大夫,因当时众诸侯投奔太多,故在方公名讳上加国名为祝国方,後世因以國為姓。平王時東遷,徒居洛陽。


      十二世:昭


      十三世: 牧、冉、

      1:冉、左传隐公九年有祝冉(射王)(公元前713年)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免去郑庄公朝中司徒之职,并亲自带领诸侯联军讨伐郑国,却被郑国的著名射手祝冉(龚伯之孙)一箭射中肩膀,史称“射王中肩”,当祝冉要再射一箭时,被郑庄公阻止,说:“君子不欲多一人,况敢凌天子乎!”并派祭足慰问周桓王,这一方面说明郑庄公作为“春秋小霸”已有能力与周王朝抗衡,另一方面仍作为周王朝之公卿,对周王朝的抗拒是有理、有节的。

      2:牧、炳公五世孙


      十四世:何、跪、实、

     1:何、祝炳传六代出祝何(牧之子),约公元前681年周厘王时祝何为御史,可惜他数次直谏不被周厘王采用,祝何只好辞职。惠王立,祝何重新被拜为谏官。

      2:跪、祝方之重孙,春秋时期由周惠王即位后侵夺一些贵族的宫室、田地和秩禄,引起强烈不满。前675年秋,蒍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等五个大夫,由于庄王生前曾经嘱咐要立庶子子颓为国君,对厘王病死后由姬阆即位十分不满,就联合贵族苏氏,一起拥奉子颓,发动叛乱,攻打姬阆,却被击败后出逃。子颓逃到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又在苏氏陪同下逃奔到卫国。卫惠公由于怨恨周王收留了自己的政敌公子黔牟,就联合南燕,支持子颓。这一年冬,卫和南燕出兵攻入周朝都城,逐走姬阆,立子颓为天子。郑厉公出面调解周王室之乱,没有成功,于是就在第二年春俘住了南燕国君仲父,并且将流亡在外的姬阆安置在郑国的别都栎(今河南禹县),还将王室的器皿用具从成周搬到栎,供姬阆享用。公元前673年春,郑厉公和虢公在弭(今河南省密县内)誓师伐子颓,郑、虢联军很快攻入都城。子颓和边伯等5个大夫正在喝酒庆贺,措手不及,被联军杀死。

      3:实、周惠王十五年公元前660年神明在莘地居住六个月,虢公派遣祝应、宗区、史嚚去祭祀。神明答应赐给他疆土田地。史嚚说:“虢国恐怕将要灭亡!我听说:‘国家将要兴起,听百姓的;将要灭亡,听神明的。’神明,是聪明正直而一心一意的,按照不同的人而行事。虢国多的是恶德坏事,还有什么土地能够得到?”


      十五世:晋、育、景,(约公元前645)

     晋徙青州,为青州、临淄宗之祖。

      景仕州,墓在兖州泰山十里,昭穆相附八世合葬,周围达二十里。


      十六世:(约公元前610)


      十七世:(约公元前580)


      十八世:款、固、蛙。

      左传昭公十六有祝款(公元前526年)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有祝固、祝蛙,(公元前522年)


      十九世:鮀父。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祝鮀父(公元前546年)


      二十世:鮀、 左传 定公四年有祝鮀(善辩)

      公元前506年三月,周王卿士刘文公在召陵会合诸侯,谋划进攻楚国。举行会见前,卫国的子行敬子对卫灵公说:“朝会难得达到预期的目的,有分歧又争论不休,就不好办了。还是让祝佗跟随与会吧!”卫灵公同意了,就派祝佗跟着去。祝佗辞谢说:“臣竭力从事工作,以继承先人的职位,尚且担心完不成任务而得到罪过,现在如果又从事第二种工作,就会获得大罪了。而且太祝是土地神和五谷神经常使唤的小官。土地神和五谷神不出动,太祝就不出国境,这是官制所规定的。国君率领军队出征,祭祀神庙杀牲衅鼓,太祝就奉社主跟随出国境。如果是朝会一类的好事,国君出去有一师人马跟随,卿出去有一旅人马跟随,下臣是没有事情的。”卫灵公还是要求祝佗跟着去。 诸侯到达皋鼬后,准备把蔡国安排在卫国前面歃血。卫灵公派祝佗私下对周王室的大夫苌弘说:“我们在路上听说把蔡国安排在卫国之前歃血,不知是否属实?”苌弘说:“消息属实。蔡叔是康叔的哥哥,把蔡国的位次排在卫国之前,不也是可以的吗?”祝佗说:“用先王的标准来看,是注重德行的。从前周武王战胜商朝,周成王平定天下,选择有明德的人进行分封,把他们作为保卫周朝的藩篱屏障。所以周公辅佐王室,以治理天下,诸侯也和周朝和睦相处。分赐给鲁公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还有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让他们率领本族的大宗,集合其余小宗,统治六族的族众,来服从周公的法制,由此受命于周王朝。这是让鲁公为鲁国执行职务,以宣扬周公的明德。分赐给鲁国附庸小国,太祝、宗人、太卜、太史,服用器物、典籍简册、百官彝器,安抚商奄的百姓,用《伯禽》来告诫他们,而封在少皞之墟,分赐给康叔大路、少白、綪茷、旃旌、大吕,还有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疆边界,从武父以南到达圃田北界,从有阎氏那里取得了土地,以执行王室任命的职务。取得了相土的东都,以协助天子在东方的蒐礼。聃季负责授予土地,陶叔负责授予百姓,用《康诰》来告诫康叔,而将他封在殷墟。鲁公和康叔都沿用商朝的政事,而按照周朝的制度来划定疆土。分赐给唐叔大路、密须之鼓、阙巩之甲、沽洗,以及怀姓九宗,五正的职官,用《唐诰》来告诫他,而将他封在夏墟。唐叔沿用夏朝的政事,用戎人的制度来划定疆土。这三个人都是天子的兄弟而有美好的德行,所以用分赐宝物来为他们昭显德行。如果不是这样,文、武、成、康四王的儿子中还有很多比三人年长的,而没有得到这些赏赐,就因为不是注重年龄。管叔和蔡叔引诱商人,策划侵犯王室。天子因此杀了管叔,流放了蔡叔,给了他七辆车子,七十个随从。蔡叔的儿子蔡仲改恶从善,周公提拔他,让他作为自己的卿士。让他拜见天子,天子命令他做了蔡侯。任命书说:‘天子说:胡,不要像你父亲那样违背天子的命令!’怎么能让蔡国在卫国之前歃血呢?周武王的同母兄弟八人,周公做太宰,康叔做司寇,聃季做司空,其余五人没有官职,难道是注重年龄?曹国是周文王的后代。晋国是周武王的后代。曹国以伯爵作为甸服,比晋国离王畿还要远,这并不是由于注重年龄。现在要注重年龄,这就是违反先王的遗制。晋文公举行践土之盟的时候,卫成公不在场,夷叔是卫成公的同母兄弟,尚且列在蔡国之前。盟书写着:‘天子说: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莒期。’盟书藏在成周的府库里,这是可以查看的。您想要恢复周文王、周武王的法度,而不端正自己的德行,您准备怎么办?”苌弘很高兴,告诉了刘文公,和范献子商量这件事,结盟时就让卫灵公在蔡昭侯之前歃血。孔子说起卫灵公昏乱无道,季康子问:“他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败亡?”孔子说:“卫灵公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祭祀,王孙贾统帅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


      二十一世:


      二十二世:


      二十三世:


      二十四世:


     二十五世:广,仕周,刚直多智略,娶陈氏。


     二十六世:平、圭,

     祝何传十二代出祝平,祝平(广之子)为人刚直有父之风,周朝衰微(公元前361年),先在秦国未被重用,故到楚国为执圭太子傅(即太子的老师)。死后葬青州临淄县城东六里,墓域方十里。


     二十七世:愿,仕楚。


     二十八世:


     二十九世:硕、祝平传三代出祝硕,祝硕离楚回秦,公元前264年秦昭襄王四十二年,拜为上大夫。后居益州,配宏农杨氏。


     三十世:文,公元前256年周王朝灭亡秦始皇时为南阳郡守,封安定侯,娶郑氏有三子。

     (据计算应为三十世左右)(1043-256)÷25=31.48


     三十一世:永、完、午,

     1:永、约公元前207年从汉高祖入关征项羽,拜右将军,前195年惠帝时拜上卿,封安乡侯,谥号成,娶刘氏四子,由益州迁江陵,为江南宗祖。

     2:完、仕汉为郡守,居兖州瑕邱,为江北宗祖。


     三十二世:谊,永之子,前170年汉文帝时为尚书郎,迁御史大夫,出为中山守,娶妻文氏,遂世居中山。


     三十三世:详、棱,祝谊生祝棱,前150年汉景帝时祝棱为野土令兼骑都尉。赐爵关内侯,有政绩,时论称之。


     三十四世:景,前126年汉武帝时为中郎将,出使匈奴,复拜琅琊、酒泉二郡守,娶李氏,墓在徐州下邺城北,为九江宗祖。


     三十五世:元卿、颖、暠,元卿居徐州下邺,颖为景子,前80午汉昭帝始元时中贤良举,由中山迁九江。暠居益州。


     三十六世:金,配葛氏。


     三十七世:巅、祝棱四代出祝巅,公元5年汉平帝末,为大中大夫。6年王莽篡权时,祝巅远避,全家迁到湖南长沙。25年汉光武帝刘秀即位,祝巅被召回,拜为光禄大夫。


     三十八世:猷、献,猷(巅之次子)60年东汉明帝时为尚书郎,配谷氏。


     三十九世:理,


     四十世:良,字石卿,号子贤,115年安帝时为洛阳令,迁并州刺史,130年顺帝永和间拜九真太守,征南夷有功,徵拜车骑将军,墓在阳海郡临淄北二里,五世附葬。也有谱说祝良的坟墓在修武城七里。祝林庆注)。五世附焉。墓前有石碑一座,石虎四樽,守墓农户苌姓者七人。祝良的妻子仇氏。


     四十一世:况、大方,况为良子,从父征岭南,累迁少府侍中,配吴氏。大方居新安,为新安祖。


     四十二世:彦晖,况生祝彦晖,祝彦晖居荆州,147年恒帝建和年间为右中郎将,后迁幽州任刺史,有威名,北边畏服。配妻褚氏,自长沙迁荆州。


     四十三世:孙义、曾义,祝彦晖之子,孙义157年永寿间拜尚书郎,居江陵。曾义居南阳,为南阳宗祖。


     四十四世:广、营,广字子元,孙义之孑。祝广官职为武都太守,后为始平(酒泉)太守,遂家焉。始平郡为今陕西西安府城西一百里兴平县。配朱氏。


     四十五世:叔武、叔文、仍,叔武、叔文俱营子,

     叔武180年灵帝熹平中为北海太守,封关内侯,配周氏,墓在京兆茂陵西二十里。

     叔文居太原平阳,为平阳宗祖。后子孙昌盛,仍为太原郡望。仍为魏大中大夫配妻曹氏。


     四十六世:朗、谌,

     朗为叔武子,配韦氏,青州刺史,附葬父墓。谌(仍之子)为晋骠骑府司马。


     四十七世道、迈、偃,道、迈俱为朗子,

     1公元195年:汉献帝兴平间为尚书郎,墓在常州。

     2:偃(谌之子)为晋散骑常侍,平关中寇乱,以功封始平伯,配王氏。


     四十八世:肄、颖、干、隶、瑜(偃之子),


     四十九世:恪、基、钦、熙(瑜之子)、至诚,约220年建安间讨张肃功拜九江守,配王氏。至诚仕汉官为殿侍。


     五十世:盛、宝(熙之子)、翰龄,盛字元强,基子,约248年随父征张肃为中郎将,征孙权为为右将军配文氏。翰龄在魏国为文宣郎。祝宝袭曾祖祝偃的官爵


     五十一世:归、孝(二人为宝之子)、廷、巡、逖、(三人为翰龄之子)敦、检(或佺)、绍(或邵),归、孝俱为宝子,孝为北魏辅国将军、中外都督,廷、巡、逖俱翰林子,俱仕晋,

     祝巡字帝临,号省庵,生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六月,终于晋咸和二年(公元328年)正月。世籍鲁兖祝国(即今兖州),祖至诚公仕汉官为殿侍,父翰龄公在魏国为文宣郎,兄廷,弟逖具仕晋。

     公生而颖智尤其精于韬略,性情耿直,刚烈豪爽,不拘小节。在晋廷为官,起初为骁骑校尉,永嘉二年(公元309年)升为散骑侍郎,协助镇守建业,参知琅琊王府军政事务,经常出兵击敌,屡立战功,深受琅琊王赏识。

     建业四年(公元316年),刘曜兵犯西晋都城建业,晋愍帝逊位,五胡乱华,公与同僚刘隗、刁协、顾荣等人,同心协力护送琅琊王渡江,继承大统建立东晋,晋中兴,是为晋中宗元帝。建武元年(公元317年)论功封护国上将军,钦命领军屯镇曲阿,第二年,太兴元年加封武卫节度使,移军屯镇江京口。太兴三年,钦诏迁镇龙邱(浙江龙游)。肃宗明帝太宁元年奉诏安营衢州,分调部下千长百长协镇各路,境平民安。

     太兴四年,又加封公为信安侯。同年钦命公出兵讨伐王敦,兵至余杭,公染疾,于是上疏朝廷,以其长子祝瑞代其领兵马征讨。朝廷下诏封瑞公袭巡公职务,领军出征,屡战屡胜。朝廷下诏命公仍回信安(即浙江衢州)养病,兼留守镇地军务。公终后,因北地故土为夷人所占,朝廷下诏赐葬衢州城南烂柯山之阴,其后裔即肇居衢州南门,其后代有分迁,故后世裔孙尊巡公为衢宗祝氏共祖。

     公原配为秦氏,温文贤淑、刚烈忠贞,当时祝国为敌兵围困,难以逃脱,于是至后花园投井自尽,太兴元年旌赠烈懿院君。生一子瑞,永和二年,奏准晋帝,独力潜入故乡,将母遗骨迁衢,与继母葛氏合葬,至孝如此。继娶葛氏,扬州人,贤淑节俭,相夫以定家基,太宁二年荣封信安郡君。生一子端。


     信 安 侯 传

     晋咸和七年  潘阳陶侃*

     侯祝姓名巡,号省庵,鲁兖州之祝。其人肝忠胆义,刚特不党。仕本朝为散骑侍郎。怀帝初,简侍琅琊王,移镇建业。及怀事危,靖王允命领军卫驾,追至平阳而愍继立。钦军屯镇江京口,咽喉锋钺,驻防无失。至贼刘曜陷京而愍难逼,星驰救驾,遇琅琊王于半途,被命随复建业。王进帝位,中兴江左,特命侯镇龙邱,临镜平贼,民赖以康。迁镇三衢,平定南越,功封信安侯,子孙世袭其职。侯乃宅于衢之南门,而家肇焉。

     嗟乎!以侯之忠勇而不能有裨于中州之陆沉,其时为之耶。抑朝廷未之用也,迄夫中宗渡河,侯固殚力于东兴,然尤未尝一日忘西土矣!侯尝有言:“吾平生不得于天,未尝怨天;不合于人,未尝尤人,惟梦见先君于故土,则恨其不可归;梦经宗庙之离难,则愧其不能复,此未了之心事也。”

     呜呼!侯之忠义盖可见矣!侃闻而窃慕其行谊副词以为侯之传云。    

     *陶侃:字士行,江西潘阳人,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陶渊明曾祖。其人勤慎守职,为世人称道,其母截发延宾,被誉为中国“三大贤母之一


     五十二世:瑞、端、猷、俟(孝之子),

     瑞、端居衢州,从父仕晋。

     俟北魏中散大夫,以功封博平候,赐食邑。


     五十三世:臵、臻、臹、崇,昭(俟之子)

     臵为瑞子,階州留守,就籍是州。

     瑞子,居衢州,配谢氏,为总镇谢安之女。臹端子,官广州牧伯,后世居衢州。

     崇为九真太守良公之后,累官枢密院居四川成都。


     五十四世:爵;统(昭之子)

     祝统,字文宗,后周时为武平县令,并袭了侯爵。祝统生了伯良、仲良、綝。


     五十五世:唐、伯良、仲良、琳

     伯良、仲良分迁其它谱牒。

     祝綝,字叔良,以文学荐策试优等。仕至峡州司法参军中定州无极尉。祝綝生了祝元圭、


     五十六世:献、猷、猒、獜,俱居衢州。元圭、


     五十七世:辂、轸,辂字殷初,刚直不扰,仕萧齐初为武安军同知,累官太尉,因不忙朝中奸佞当道,辞官隐居江阳梅泉(今江山西门),为江山宗祖,配文氏,生锺、銶。轸世居衢州。


     五十八世:锺、銶;


     五十九世:太平、锺子,


     六十世:寿昌太平子;


     六十一世:度衡寿昌子;


     六十二世:世远度衡子,


     六十三世:如陵世远子,以上俱居梅泉。


     六十四世:其岱,如陵子,字东山,唐初隐士,因不满武则天专权隐居江山江郎山,为郎峰宗祖,配穆氏。其后裔遍居浙江江山、衢州、常山等地,江西广丰、玉山等地,福建浦城等地,宋神宗朝钦赐“郎峰世家”,其后代有闻人,为江阳第一望族。之后分迁有:潢溪派、亳溪派、上溪派、宝峰派、江峰派、祝山派、新坦派、荷竹派、枝山派、镇安派、东川派、须川派、竹和派、峡口派、仕阳派、古川派、凤林派、广川派、塘边派、永丰(今广丰)浯溪派、雅儒派、霞川派、魁潭派、下井派、上宅派、衢州天苍岭派、宅基派、秀峰派、祝川派、浦城资圣派、均山派、日山派、黄荆垅派、丰足派、程村派、凌峰派、清川派、排山派、滁川派、瀹川派、石峰派、漯溪派、上埂派、下坂派、潼村派、仙风岭派、下坞派、后垅派、遂昌湖山派、官田派、龙溪派、沙溪派、雨石派、坝头派、庙底派、嘉田派、恒有派、永丰云阳派、华丰派、锦川派、磐峰派、石后派、龙峰派、林川派、永丰柘阳派,以上均祥载《须江郎峰祝氏世谱》。


     六十五世:钦明、克明,俱其岱子,钦明唐国子祭酒,崇文馆学士,出饶州刺史,卒任,葬饶州城南郊,长子尚忠侍任,守公墓是籍饶州,为饶州宗祖,其后有成于明迁居湖北黄冈。克明英国公徐敬业婿,赠太子少保。其后世居郎峰。

     祝钦明(),字文思,开始为东台典仪,永淳年间皇帝授予著作郎,为太子率,授太子经,兼宏文馆学士。中宗复位时,为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鲁国公。因隠匿忌日未报告,被贬为中州刺史。重新入朝担任国子祭酒后,以议礼附韦后,第二次被贬为饶州刺史,后徙洪州都督,入为崇文馆学士。老谱上说,江山礼贤镇有唐礼部尚书钦明故宅,后改为佛寺。墓也在那里。《唐史》中却记载说“祝钦明是京兆始平人。”


     六十六世:尚忠、尚质、尚邱、尚贤,善忠钦明子,太学生,其后居饶州,尚质钦明子,守父衣冠冢母墓徙居相亭,为相亭宗祖。尚邱克明子,太学博士,后世居郎峰,尚贤克明子,外翰,回迁衢州,守祖墓。


     六十七世:约,钦明之后,江西德兴暖水宗祖。约后裔祝智凌,宋季官骠骑校尉,封平南将军,由中山徙居雄石镇(今属贵溪市)为贵溪宗祖。


     六十八世:


     六十九世:实、延年、延龄、延称,实为钦明之后,处州判官,居处州(丽水莲都区),丽水宗祖。延年约孙,德兴鹿坡宗祖,延龄约孙,婺源宗祖,延称德兴暖水社田宗祖。


     七十世:坦、纑、缜,俱实子,坦宋为门下侍郎,迁居浙江龙游锦里,龙游锦里宗祖。纑后裔三五承事者迁居海宁盐官,为海昌宗祖。三五后裔又有明代祝锦迁上海川沙,为川沙宗祖。清代祝球迁兰溪,兰溪宗祖。缜为宣阳(今宣平县)宗祖,五世孙溥迁宜兴,奉常迁永嘉。


     七十一世:纪德、汉,纪德克明之后,宋大司马,谥号献武。汉钦明之后,迁龙游,为龙游木城宗祖。


     七十二世:谏、宋庆历间进士。


     七十三世:承俊,谏子迁安徽歙县,歙县宗祖。


     七十四世:仁质,承俊子。


     七十五世:象器仁质子,五经博士,号半州。其后有弘迁山阴,至明有弘后裔敬宇、明宇迁诸暨枫江,为暨阳枫江宗祖。


     七十六世:清臣、宋刑部尚书,迁山阴探花桥,为山阴宗祖。


     七十七世:


     七十八世:


     七十九世:道敏,清臣三世孙,迁嵊州灵芝乡,为嵊州灵芝宗祖。


     八十世:


     八十二世:梦熊、宋嘉泰二年进士,督学副使,龙图阁侍制,谥献烈。裔孙祝渊于明成化间迁居常山,为常山宗祖。


     七十九世:兴,实之裔孙,由处州迁浦阳长陵(今兰溪)为长陵宗祖。明时有后裔永珍由长陵迁嵊州,为剡西宗祖。


     八十二世:让、龙,俱为兴之裔孙自长陵分迁兰溪太平,为太平东祝、太平西祝宗祖。明时孝丰,龙之后裔,迁宁波鄞州汇水,为鄞州汇水宗祖。清时有恺,让裔孙,迁居江苏吴县,为苏州宗祖。


     八十三世:


     八十四世:谌,朝奉郎,谏十二世孙,迁山阴天乐乡(今萧山进化),萧山宗祖。……


        祝侯光一世之後,在昌意世傳譜序上,二世至六世空白,現用湖北的譜序補充上去,好像不合。湖北祝柯,是玄囂後人。浙江譜序祝方是昌意後人 。互补不知是對是錯,有待考證。但我认为不关是昌意还是玄嚣、禺阳的后人,但最后大家汇总到《祝国》后裔,我想大家不关谁的后裔以《祝国》为根本,他们都是祝国后裔,后裔表可能有偏差我们只要记住这一世有谁即可,因年代久远他们是不是父子有的已无考证,只能安现传家谱记载,年代关系家谱没有记载或记载有误的我们只能记住我们祝氏家族每世成员中杰出的人物。

     个人观点从十一世祝方至二十世祝鮀应排世错误不大


     1在祝庆韬湖北籍祝氏族谱中一世祖祝柯和七世祖僕被齐武王灭国的疑问,现祝氏家族公认祝候光为始祖,据查祝柯是个地名为什么成人名呢?

     2:祝国在公元前1043年建国(周武王二年)到现在公元2016共3059年以每世25年计算应122世,公元前768年十一世方到现在2784年应111世,我认为此表二十世以前排列问题不大,以后排世有待商议不可乱排。

     3:不知各位宗亲对祝冉、祝跪、祝鮀的排世有什么见解?

     4:以上谱系表有空缺的希望大家给补上谢谢亲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