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论随笔]谁知女儿心 ——《牡丹亭》解读

 秉烛夜游三公子 2016-10-22

男欢女爱是人类本能的欲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符合大自然最基本的法则。好男儿见到靓女砰然心动,美女见到帅哥倾慕不已,这是最合乎自然、最合乎人性的情感,连古代所谓圣人也说:“发乎情,至于礼义。”所谓坐怀不乱,才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怪事。

在两千多年前的希腊神话传说中,就有一位美与爱的女神叫阿弗洛狄忒(即维纳斯),她的儿子爱洛斯(Eros)专司人间爱情,后来演变为罗马神话里的丘比特,是一个英俊少年,长着一双金色的翅膀,随身带着弓箭,随意在天空飞翔,寻找“攻击”的对象。谁的心窝中了他的金箭,谁就会堕入爱河之中。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时间的河流奔腾不息,流过了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而爱情的泉源却永不枯竭,爱情的玫瑰永不凋谢,爱情对于人类的魅力经久不衰。其间,难道没有爱洛斯的功劳?

普天之下,谁不盼望被丘比特的神箭射中?

古往今来,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爱情。文学是人学,它所关注的就是人的命运。而爱情自然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光阴会逝去,但爱情的歌声永不落。

妙龄少女怀春,翩翩少年钟情,不管哪个时代都会存在,即使再过一万年也不会消失。真挚动人的情歌,凄感顽艳的戏曲,曲折动人的小说,都是感动人心的精神财富,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内容。

我国古代戏剧作品里最著名的爱情颂歌应该是《牡丹亭》,它比《西厢记》走得更远,《西厢记》追求的是婚姻的自由,而《牡丹亭》却是一首渴求个性解放的颂歌,它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遥相呼应,对禁锢人性的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反封建态度更加坚决,因而,成了几百年来无数读者赞美不已的爱情范本,甚至,有些学者称汤显祖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开宗明义道: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

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

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

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

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这是《牡丹亭》前面的“题记”,它能不强烈地吸引读者的眼球吗?能不触动我们心灵中那块柔软的情感区域吗?

《牡丹亭》能够给人强烈的感染,最主要的力量,来自作者对人类追求自由、幸福、理想的执著与讴歌,而非由于剧本辞藻华美,更不是才子佳人屡经波折而终能团圆的曲折情节。才子佳人大团圆这类情节,在明清传奇中很多,有的更为曲折离奇,花样翻新,并不令人感动。《牡丹亭》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启示是:

人要追求幸福,要认识自我主体,美好的事物总部是容易得到的,理想的实现总需要付出代价!为了理想要不惜身家性命,甚至经历生死的考验。

汤显祖塑造了一个光辉亮丽的杜丽娘形象,她百折不挠,坚定不渝,执著如一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她身上,我们同时看到了汤显祖心中对社会恢复人性坚定信念,看到心性之学的“赤子良知”如何绽放在春光明媚的想像世界。汤显祖一生所坚守的人格尊严,抵拒浊世污染而“掩门自贞”,捍卫真理、不畏强权的抗疏行动,以及挂冠求去、归隐田园,都与杜丽娘的“情之至”一脉相通。

杜丽娘的可贵之处,不但因为她表露了内心的情怀与对幸福的憧憬,还敢于奋起而行,无忌地走入梦的世界,去追求梦中的情人,去实现她对幸福与快乐的向往。梦醒之后,她并不甘心放弃理想,还要去“寻梦”,还用自己的生命投入到对理想爱情的追索中去,进行了一场历尽生死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过程。尽管为“情”而死,但“虽九死而未悔”,在冥界也不曾忘情,终能因情痴而冲破生死界限,还魂复生,实现了理想的幸福,与梦中情人结合。

长期以来,女性是最受《牡丹亭》感染的读者与观众。杜丽娘的世间处境,展现了明清时代的女性共同经历的心理重压及对人生幸福的美好憧憬。她的出现,令明清闺阁中人感动不已的是,人的理想火花不因为外界恶势力的压制所熄灭,而应该永远在心中燃烧,努力地去追求!对明清妇女而言,杜丽娘的还魂情节当然是不实际的,无法模仿的。但杜丽娘的执著与百折不挠的信念,却是当时的女性内心向往的最鲜亮榜样。社会环境不容纳,道德规范不允许,但人的内心世界里,幸福的想象却可以任意翱翔,可以像杜丽娘那样去经历一场生死以之的拼搏。“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就算此生无法得到,或许,还有来生吧?

汤显祖在塑造杜丽娘角色时,除了考虑到当时的妇女社会处境,还想到自己一生所处的时代困境。现实中有太多的压制与桎梏,有太多悲惨与不平,只有通过意识的拓展,通过想像世界里的追求,才能在梦中实现理想的幸福。这是不是缘木求鱼,这是不是自相矛盾?这到底是不是完全的虚幻与自欺?还是在真幻之间追索一条未来的道路?汤显祖在《牡丹亭还魂记题词》中,这样说过:“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耶?”

《牡丹亭》确立了汤显祖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巅峰地位。作者也自豪地说: “一生四梦, 得意处惟在牡丹。”从它问世以来,最多的读者是那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女孩儿,她们也如同杜丽娘一样,被关在笼子里,看不到外部热闹的世界,看不到帅哥俊男,心中燃烧的情爱火焰找不到喷薄口,只好在《牡丹亭》里寻梦。所以,我们把《牡丹亭》称之为“青春梦之经典”是恰如其分的。

白先勇先生根据汤显祖的原本《牡丹亭》,编写了青春版,让江苏省昆剧院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演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开始对《牡丹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热爱文学的读者急迫需要读懂这部戏剧名著,但是,因为其中的许多曲调、俗语离开我们很远了,想读懂它并不容易。因此,笔者信马由缰,随便写来,解读一下《牡丹亭》,想通这部小小的著作,给大家提供一个阅读《牡丹亭》的门径,让大家能够读通、读懂,共同喜欢这部天下奇书,从中受到一些启迪与教益。

是为序。

作者 2011年冬于五味斋

打赏

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1. 玉茗堂前朝复暮

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这是戏剧家汤显祖自己用诗句对《牡丹亭》所作的描绘。很明显,戏剧里寄托了他的伤心,可惜没有谁能够体会。所以,作家只能自己敲檀板教小演员唱戏。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的代表,汤显祖著。

汤显祖(1551—1616),明代最著名的剧作家,江西临川人,是欧阳修、王安石等名人的老乡。万历二四六年被罢免还家,绝意仕途,笔耕以终老。其一生四部传奇杂剧,分别是《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邯郸记》,又称“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也引起了文坛和戏剧界的极大轰动,汤显祖不仅仅写了这部作品,他本人也十分得意地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与汤显祖同时的学者沈德符就牡丹亭在当时社会引起的轰动作了这样评价:“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这股热潮一直延续到清代,无论是舞台演出还是书籍刊本,《牡丹亭》和《西厢记》一样,广受当时戏曲爱好者的关注。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和明清时期的一般传奇作品相比较,《牡丹亭》更加受到女性读者的青睐,风靡闺阁,形成了一种在闺阁之中广为传播的现象。

汤显祖青年时期就声名鹊起,十四岁(虚岁)入县学,二十一岁中举,是令人瞩目的青年才俊。他的人生规划与成长过程,和传统世家或富家的子弟差不多,读圣贤书,科举入仕,光宗耀祖。同时他从十三岁开始,就随阳明学的泰州学派大师罗汝芳学习心性之学,探索人生意义与道德真正理,奠定了自我本身的道德规矩,影响了他后来的出处进退及做人处事的方式。他于一五七一年(二十二岁)及一五七四年(二十五岁)两次赴京会试,虽然未中进士,但仍是意气风发,于二十六岁那年出版诗集《红泉逸草》,不减成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一五七七年,汤显祖第三次进京会试,面临了他一生事业前途的最大抉择。此时的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为了安排自己儿子及第,企图罗致一批青年才俊,纳入“自己人”的小圈子,以便巩固他的统治架构,也为了儿子能够高中金榜。张居正身为首相,子弟高中科举,难免瓜田李下,让人怀疑有营私舞弊之嫌。结纳前来赶考的天下名士,一来显示自己礼贤下士,把应考的精英收罗在自己旗下,二是又能堵住哓哓众口。你既然被他收罗“人情网”里,还有什么话说呢?当时,在张居正罗致的才子中,就有汤显祖及其好友沈懋学,显祖拒绝了邀请,而沈懋学则成了相府座上客。放榜的结果是,显祖名落孙山,沈懋学状元及第,张居正的次子嗣修榜眼。这段经历,对汤显祖当然是打击,但同时也是重要的人生启示。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难免要付出沉重代价。

又过了三年,到了一五八O年,汤显祖四度进京会试。张居正的三儿懋修也参加这次会试,又来邀请显祖了,而且一再到旅邸来拜访。张府再三垂青,礼数不可谓薄,然而显祖却“报谒不遇”,避开接触的机会,还说“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这样的话,标榜了自己人格的清高。结果当然在预料之中,显祖又一次名落孙山,而张懋修以一甲一名赐进士及第,独占鳌头,荣登状元高位。张居正的长子敬修也榜上有名,同登进士之列。

张家第二代在三年之间,一门三进士,还包括了一名榜眼,一名状元。当时人慑于张居正的威势,众口噤若寒蝉。但出现了匿名帖子:

“状元榜眼姓俱张,未必文星照楚邦。

若是相公坚不去,六郎还作探花郎。”

指张居正是湖北江陵人,所以称为“楚邦”;“标举六郎”,是因为张居正四子、五子,一个袭荫,一为武职,都已飞黄腾达,只剩老六了。

张居正一五八二年死后,汤显祖在第二年中了进士。次月,万历皇帝就派员查抄了张居正的家,敲骨吸髓,逼得老大张敬修上吊而死,也引得显祖感叹:“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

那时朝廷里内耗得厉害着呢,政治上的翻云覆雨,官场的拉帮结派,人际斗争的倾轧陷害,社会风情的冷暖炎凉,给汤显祖极大的刺激与教训,使他做出了坚守一生的选择:为了保存自我人格的纯净,“不如掩门自贞”。他“掩门自贞”的方式,就是任无关紧要的闲职,先任南京太常寺博士、南京詹事府主簿,继任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共八年之久,这些闲职,丝毫没有什么灰色收入,连受贿的机会也没有。汤显祖闭门读书,同时吟诗作文,如果不问世事,日子应该也过得满滋润的。

可是,到了一五九一年,汤显祖这位老兄对官场的龌龊贪污黩职的种种行为再也看不下去,忍无可忍,上了轰动一时的《论辅臣科臣疏》,批评时政。这样,就捅了马蜂窝,那些嗡嗡叫的马蜂群起而攻之,老汤就遭到贬窜,被发配到雷州半岛的一个叫徐闻的地方,也就是苏东坡贬谪海南时慨叹“青山一发是中原”之地。在这天涯海角的荒陬,汤显祖遇到了早先流放到此的张居正次子嗣修,也就是一五七七年的榜眼,十四五年前不愿意巴结的贵胄公子。同是天涯沦落人,因此“握语雷阳,风趣殊苦”,让汤显祖不仅感到仕途险恶,甚且觉得人生如梦,世事荒诞无常。

后来由于朝中有人斡旋,汤显祖得以离开贬所,于一五九三年到浙江遂昌任知县。这个小县,并不比陶渊明的彭泽县好多少,他在这个浙江山区“最称僻瘠”、连城墙都修不起的小县,一待就是六年,不得升迁,形同流放。在一五九八年春,他不待上级批准,上了辞呈,甘冒“擅离职守”的风险,效法陶渊明归去来兮,“彭泽孤舟一赋归”,但与陶渊明不同的是,他没有回归田园,而是回到了老家临川县城,在城里构筑了玉茗堂。就在这一年,显祖四十九岁,完成了《牡丹亭》的写作。

借着《牡丹亭》第一句〈标目〉,汤显祖提要钩玄,说明他的创作动机及旨意,更铺叙了他创作时的心境,是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对人生道路坎坷感到无奈。他坐在玉茗堂,朝朝暮暮,做什么呢?就是创作《牡丹亭》,希望通过艺术想像的投射,展现另一种的美好世界:

 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

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老汤写《牡丹亭》,一方面是为了消遣闲余时光,另一方面,却是借这部戏曲表达对这个社会的不满尤其是对禁锢人性的理学的批判。

汤显祖深知深了解那些被关闭在庭院深深的闺阁中的少女情怀,她们都渴望自由,渴望爱情,渴望做一个被人爱且自己也能够爱别人的人。可是,那是一个怎样的妄想啊?想冲破几千年的习惯势力,冲破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礼教,谈何容易!

然而,老汤想让自己笔下的女主人公去冲击一下。

《牡丹亭》就是写给广大女子观看的冲击封建礼教的范本。

《牡丹亭》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在当时女性读者群里产生了惊人的反响。

在古代社会里,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妇女更是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女子无才便是德,让她们读多少书干什么呀?所以,历史上真正能够吟诗作赋的女子何其少!然而,也有一些出身官宦士绅之家的名媛闺秀,也接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具备着某种程度的文字阅读和欣赏能力。明清时期许多女诗人、女词人、女戏剧作家的出现,说明这时的女性群体中有许多人具有阅读写作能力,同时她们也会有阅读与欣赏的要求。在这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正是这一类女性,受到的封建礼教压迫最严重。她们长期养在深闺,足不出户,恪守三从四德,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戏剧既能够在演出时让一般女性都有机会领略其中的思想和艺术妙处,同时,剧本又可以为那些身在闺阁里的小姐太太在偶然的情况下获得,有机会静下心来,好好品读。随着印刷业和出版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的书籍刊印十分丰富,许多通俗小说及戏曲文本都能够得以印刷刊刻,并有可能流入闺阁,而且在这些读者的闺蜜中传阅传抄,从而形成了通俗读物的女性读者群体。所以,通俗文学往往是那些闲得无聊的知识女性最为热衷的读物,尤其是描写爱情婚姻的情节曲折甚至离奇的才子佳人作品。久而久之,她们在书里看到了另一片新天地,头脑里那些传统的意识被打破了。

这正是明清通俗文学得到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

@寂寞文字 2012-02-10 13:23:49

贺新帖~

-----------------------------

谢谢您啦!

对妇女而言,还有什么比婚姻和爱情更加值得关心的人生母题呢?那些描写爱情婚姻的才子佳人小说戏曲。那些少女或少妇,于无聊的深闺里捧读这类书,到凄婉处,常常泪洒鲛绡。在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闺中女子阅读通俗小说和戏曲情况,清代弹词《天花雨》第15回中有如下的描写:

(婉贞道).那几件衣服首饰我也不稀罕,只这一箱子书文是我所爱,带了去吧。

……正说时,见两个仆妇,抬了一只箱子进来。夫人便问那里来的?答道:.是三小

姐的书箱。.左公问女是何书史,婉贞答道:.不过是几部弹词、小说、传奇等类而

己。.左公便命开箱取来观看。仆妇们开了箱子,一部部堆在桌上。左公翻开题目

一一观看,见那些弹词唱本,离不了月下偷期,蓝桥密约。至小说传奇,亦不过是

佳人才子,爱貌怜才之说居多。

在这些小说戏曲中,《西厢记》与《牡丹亭》是闺阁中最为流行的读物。清代小说《海山尘天影》第11回曾描述过深闺少女读《牡丹亭》:

(畹香)又看《还魂记》,见杜丽娘如此多情,别有赏识,因叹道:男女之情,

本是天生成的,只要情意相感,便是精灵固结之处。任你怎么总要合在一处。.

同书中还写到了另一位闺秀双环阅读《牡丹亭》的情形。随着《牡丹亭》在社会上流传,明清时期闺阁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闺阁读者群。

因此,《牡丹亭》刚刚问世,就引起许多深闺女子阅读的狂飙。江南才女冯小青婚姻不幸,嫁了个商人,她读了《牡丹亭》后,有诗云: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这是她对自己遭遇封建婚姻所带来的不幸发出的呻吟,因为她没有力量去反击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只能唱出这种哀怨的歌,然而,它却是无数命运与她类似的女性的共同心声,几乎成了传世名篇。

近代戏曲评论家吴梅在《还魂记跋》中说:“.临川此剧,大得闺闼赏音。”.清初顾姒在《还魂记跋》中谈及《牡丹亭》时感叹:“百余年来,诵此书者如俞娘、小青,闺阁中多有解人…….”《牡丹亭》赢得了后世无数青年妇女的同情之泪,留下来许多逸闻轶事。除冯小青外,如被大家熟知的俞二娘、商小玲等。另外晚明才女叶小鸾、黄淑素,清代名媛李淑、林以宁、顾姒、洪之则、程琼等,她们都在《牡丹亭》的阅读与传播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代台湾作家白先勇在本世纪初重新整理出青春版《牡丹亭》,删繁就简,削除枝蔓,由苏州市昆剧团演出,前后达千场之多,轰动了大江南北,甚至海内外,许多海外华侨远涉重洋,回国看一场《牡丹亭》,国内也重新掀起一股昆剧热,尤其是那些大学里多情的少男少女,勒紧裤腰带,高价买了戏票,看了《牡丹亭》,大喊“过瘾”。这就说明了,优秀的文学遗产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牡丹亭上三生路

下面我们对剧本的主要情节做一介绍。

《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折,是古典戏剧里首屈一指的鸿篇巨制。其中角色分别是:

旦:饰杜丽娘 (剧本主人公)

生:饰柳梦梅 (丽娘之夫,后考中状元)

老旦:饰甄氏(杜宝之妻,丽娘的母亲)

外:饰杜宝 (丽娘的父亲,南安太守,后平敌有功,拜宰相)

末:饰陈最良 (丽娘的老师)

贴:饰石道姑 (巫婆,不谙人道的石女)

主要人物大致就这么多,其余我们就不多介绍了。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流情浓!”《红楼梦》曲的第一支,就震人心肺,令天地噤声。曹雪芹所说之“情”,不在那笼天盖地的父子君臣,不是那牢不可破的血缘亲情,而是直击生命之源,万物之根。它就是两个陌生生命之间偶然、神秘而又不可抗拒的爱情。它,取代父子亲情,打破君臣膜拜,成为对个体生命所以存在的终极解析。《牡丹亭》是一部彻底的歌颂儿女真情的作品。

南安太守杜宝原是西蜀名儒,是杜甫老先生的后裔,他比老祖宗有福气得多,能够仕途一帆风顺,担任了南安州的封疆大吏,虽然年过半百,膝下没有儿子,却有一个爱如掌上明珠的女儿杜丽娘,就这么一个宝贝,夫妇俩把她爱得热热闹闹,快快乐乐。她要什么就给她什么,除开了天上的月亮。老杜宝下定决心,要把女儿培养成全世界最贤德的女,让那些笑他没有儿子的人看看,我杜宝的女儿比男儿还强呢。因此,他除了不断地向女儿灌输女人应该遵守的那些礼节,譬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从小就教育她贞慎自保,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不启偏行,不循私欲,虽尊上不可以非礼相干,不要随便露脸,即使有必要出来见客,应该彬彬有礼,笑不露齿,喝茶要轻轻的啜一口,吃饭不能发出声音,平时和母亲在一起,不能随便下楼去外面玩耍……诸如此类,不断强化她的意识,让小丽娘觉得生活够憋闷的。

你说生长在这样的官宦家庭里,心情愉快吗?如果是现代女性,早就造反了。

杜丽娘年方二八,貌美如花,身边有一个非常伶俐的丫鬟叫春香。一天,杜宝思想忽然有些解放了,为了让女儿多一点文学修养,懂一些诗词歌赋,也好解解闷,不然长期下来,会憋出病的。于是,他和夫人商量起来。先问夫人丽娘最近做些什么,夫人说,女孩儿当然只做一些女红之类的活儿。老杜宝说:“我女儿那样聪明,做些女红还不是小菜一碟?她飞针走线,早就得心应手了。我想古来无数贤德女子,大多通晓诗书。我们理应也要教育女儿多读一些诗词歌赋,今后和丈夫生活,也好夫唱妇随,谈吐不逊男人,方显我杜宝培养女儿的本领啊。”夫人一想,也对,就让女儿去读书吧。

于是,杜宝让幕僚去挑选一个老先生,选来选去,好不容易选到了一个饱学之士、老秀才陈最良,据说这个陈最良满腹珠玑,锦绣文章,是一个不得志的穷才子。

杜宝一听,那好,那就敲定,就请他做我女儿的先生。陈最良应召来了,杜宝与他谈论的时候,女孩儿不进科场,当不了状元,学那些写文章起承转合的八股文套式干什么呀?约定就让丽娘开始读《诗经》,杜宝说:“《诗经》开首便是后妃之德,四个字儿顺口,且是学生家传,习《诗》罢。”这样就决定授课内容了。丽娘也拜见了先生,这样师徒关系算是确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