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上开始供暖,小时候在曲阜过冬天,你还得都是咋取暖的吗?

 三省斋537 2016-10-22

天儿还是一天一天的变凉了,秋水转瞬间就失去了温度,马路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曲阜的冬天,风大而寒冷。以前人们冬天喜欢窝在家中,它让人感到寒气逼人、阴晦萧条。如今生活好了,冬天取暖也方便了,地暖、空调,干净而舒适。然而,当小编想起童年时的冬天,那一幕幕模糊的画面,很简单,却也充满乐趣,充满生气,还是会怀念起从前的冬天,那些日子在记忆里发酵,暖暖的。


小时候,曲阜人冬天取暖,记得那时......


煤炭与煤炉


小时候家里人喜欢用蜂窝煤炉子,蜂窝煤炉子是一种很小但十分方便的火炉,冬天,每个家庭总会囤积一些蜂窝状的煤块,烧水做饭,十分方便。炉子底部有透气孔,孔盖可以调节。烧蜂窝煤取暖的时代。伺候炉子是最烦恼的事了:生炉、添煤、封火、倒煤渣,每天占去很多时间。小时候因为这个还中过“煤气毒”(一氧化碳中毒)。


最贴心温暖物件


就是打吊针的瓶子,就是最好的暖水壶。睡觉前,妈妈先把被子铺好,卷成直筒,脚底下还要窝起来,以防热气漏掉。妈妈从床底下拿出一只盐水瓶,打开盖子,慢慢地往里面灌热水。灌上一点,要把瓶子拿起来摇一摇。



再后来,热水袋就要派上用场了。烧一壶热热的开水,灌进热水袋中,提前放进被子里,等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就是暖暖的。



电热炉看起来是个小小的东西,威力却并不小。不到一会儿工夫,屋子里就会变的很热。烧水、做饭都可以,但由于安全隐患较大,后期大家都取消了这个物件。



小时候,曲阜人冬天吃的,记得那时......


寒冷的冬天,围在炉边烤火顺便再烤上馒头吃是最惬意不过的,烤馒头可以奇妙地改变本来的味蕾反映。


冬天的美食莫过于烤红薯,晚上封火后,将红薯码在炉盘下,利用封火的热量煨烤。第二天,烤熟的红薯摸起来外硬里软,捂在手里掰开,亮黄的薯瓤冒着热气,吃一口即甜又绵,香气四溢。



那时候的冬天,还没有那么丰富的生活产品,冬储大白菜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上顿下顿吃白菜,虽然是变着花样的,可再怎么变白菜还是白菜,偶尔会调剂下,也不外乎是土豆、萝卜,这可是曲阜人冬天必备的“老三样”。




小时候,曲阜人冬天的穿戴,记得那时......

妈妈亲手缝的大棉袄,颜色灰不拉几,主要耐脏,但是那份温暖和贴心是商场里的漂亮衣服没法比的。



小时御寒过冬的棉手套,最常见的是由妈妈一针一线缝制而成。不带的时候绳子跨在脖子上,超方便携带。




小时候记忆中的棉帽,不外乎以上几种吧,还有一种羊皮、狗皮或兔皮做的皮帽了,双层的也叫“里外发烧”。记得前两年,某部电视剧火的时候曾也带动了“雷锋帽”时尚之风。



小时候,曲阜人冬天的娱乐,记得那时......




刚过完光棍节!作为单身贵族的你,是否觉得很冷呢?别捉急,小编给你支个招,让单身的你依然暖和和!




空调温度别太高
空调、温度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出门时小血管容易突然收缩,让人感觉更寒冷。因此,室内温度最好设为18℃~20℃。
少摄入咖啡因
咖啡因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使血管在寒冷的情况下也不易自然收缩,导致身体热量损耗,让人感觉更冷。姜茶等脱咖啡因热饮保暖效果更好,更适合气温较低的天气。
手别放进口袋里
冷天走路不要将双手插进口袋里,而应该选择戴上手套,甩动双臂,这样可活动臂膀肌肉,改善双臂及双手血流,使得身体生热,更利保暖。
多喝豆奶
与摄入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相比,摄入蛋白质可显著升高体温。建议早餐喝杯豆奶,同时可适当吃些坚果和酸奶。
帽子要盖上耳朵
头部散热占身体散热的30%。最好选择可覆盖耳朵的帽子,因为耳朵虽薄,但表面积大,更易散热。
起床前活动脚趾
起床前脚趾上下活动20次,然后用脚画圆圈活动脚踝,正反方向各10次,再将大腿收紧放松10次。这样可让身体活动开,下床不会感觉太冷。
鞋子放在空调下
冷天时,血液多数被输送到重要器官,手脚处的比较少。双脚犹如保温瓶,只要一开始冷,就会一直冷。因此,穿鞋前最好将鞋子放在空调下热一热
穿个小背心
穿件保暖背心或戴个腹带有助于保持身体核心区域体温,减少身体散热,更有益身体保暖。
未来几天气温不会太高,提醒大家注意添加衣物,学习工作之余适当活动手臂、大腿肌肉群,促进血液循环,产生更多热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