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爱生气哭闹,其实是挫折忍受度低

 逍遥302 2016-10-22

生活中孩子时常一点小事就闹脾气,如鞋子穿不好就哭、拼图找不到就生气、要不到东西就大哭倒地,特别又以学龄前的孩子更时常让爸妈一个头两个大。大人也不禁纳闷,为什么孩子这么爱闹脾气?其实,孩子情绪不好的原因时常来自于生活中面临的「挫折」。



小孩的挫折在哪?


大人认为现代孩子生活衣食无虞、养尊处优,哪来这么多「挫折」。大人时常把孩子的成长认为是理所当然,但是学龄前孩子学习任何再的简单事物都是从零开始,需要不断摸索与重复,当孩子「想要」却能力不及时,就会形成所谓的「负面情绪」。


爸妈您面对孩子的挫折情绪,若没有适当引导,陪着孩子克服,如此不断受挫,将会让孩子害怕面对挫折、逃避与哭闹,久而久之挫折忍受度无法随着年龄跟着提升。


生活当中挫折无所不在,从孩子学爬学走、学吃饭、学说话、生活自理、人际关系、到学校适应都可能成为孩子的挫折。而每个孩子的天生气质不同,感受到的挫折也不同,既然挫折无法避免,如何协助孩子从中获得力量,便是爸妈们要学习的功夫。


这里提供让孩子培养孩子挫折忍受度的秘诀,也提醒家长会要避免的做法,才不会让孩子更挫折。


1

同理挫折的情绪

适度的挫折体验对孩子是种预防针,绝对不要舍不得孩子遇挫折而难过。面临挫折时,爸妈必须无条件同理孩子的紧张、恐惧与生气,如「鞋子穿不好,妈妈知道你很生气!来!妈妈陪你练习」。陪孩子理解负面情绪,孩子才能不被情绪左右,试着面对挫折。

别这样做

当孩子做不好,习惯指责批评!

当孩子面对挫折时,大人没耐心的指责孩子「这样就只会哭、这么没耐心」、「要讲几次,就叫你这样做也不会!」


2

建立孩子的自信

懂得逐步放手的爸妈,自然能培养出有挫折忍受力的孩子,放手才能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

当孩子面临挑战时,大人只要给于足够的心理支持与鼓励,告诉孩子「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妈妈会陪着你,让孩子相信自己只要尝试练习后就能体验成功经验。建立自信才能让孩子有信心、无畏的面对挫折与挑战。


别这样做

不信任孩子,过度关注无法放手!

当孩子好奇想尝试时,妈妈紧张的说「不可以!这个你太小一定不会,太危险了!」「你看不听话跌倒了,就跟你说你不会啦!」


3

失败可以重来

发明家一定必备无畏失败的态度,最后才能成功创造出伟大的发明。经历失败的孩子才学得到教训,不要让孩子害怕失败,告诉孩子「失败没什么,再重来一次就好,下一次一定会更好」、「我们来想想到底是为什么让你没有成功!」,给孩子努力就有机会成功的希望。

别这样做

大人对失败与错误过度反应!

孩子只要有做不好或失败,大人习惯责骂怪罪,反应过大的结果会让孩子害怕失败,更容易挫折!


4

加强解决问题能力

孩子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挫折,时常是因为发展中孩子能力仍不足所引起的,如衣服穿不好生气、汤匙用不好吃满地、拼图积木找不到失去耐心、不知道如何与人互动分享。爸妈需要生活中观察孩子的各种能力,给孩子能应付的挑战(原本能力再多一点点的挑战),陪着慢慢重复练习,自然能逐渐提升孩子的基本能力。


当孩子应付不了钻牛角尖时,爸妈不直接帮忙但要适时给孩子技巧与方法,如「这块拼图不知道放哪,先拼别块拼图,回头再试试看吧!」,增加孩子往后独自面对挫折时的解决问题策略。

别这样做

大人太早出手协助或完全不协助!

孩子一遇到挫折,大人就急着帮忙或直接代劳,大人应该等关键时刻再出手,让孩子自己先尝试解决。反之,不管多大的挫折时,大人放任孩子自己解决不协助,如此过度挫折会演变成挫败与逃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