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路在脚下,只顾风雨兼程

 hankagou 2016-10-22
 

路在脚下,只顾风雨兼程

                            牛献礼

 

岁月匆匆,十五年的教学时光已悄然流逝。检视自己的工作履历:从村办小学到首都名校都曾留下过我的足迹。蓦然回首,有多少激情和喜悦被轻掩在平淡中,有多少迷惘和痛苦混合着汗水被深埋在心底,……那不经意的回头一瞥,一路走来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脚印,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

我是怎样一路奔跑过来的呀,我又该怎样一路奔跑下去呀!

驻足回望,路上风起,思绪在记忆的天空下飞舞……

 

学习助我起跑:从“教坛新兵”到“教学新秀”

我于1991年毕业于河南省周口师专化学系,本应在中学执教化学课的我却鬼使神差地被分配到了小学,而且是一所只有200多名学生和12名教师(其中有8名教师还是民办或代课教师)的村办小学。也许是在少年时就形成的坚韧性格使然,我并没有一味地“诅咒黑暗”,而是去用心“点燃蜡烛”,尽职尽责地教好自己的学生。一年以后,由于教学业绩突出,我被调到了乡中心小学。

走上工作岗位,执拗的我心中就有了一种追求:当一名优秀教师!年轻的我那时只知道要当一名优秀教师就是上好公开课。当时的我是多么羡慕那些在省市崭露头角的教坛新星啊,我是多么的渴望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因此,深知自己工作起点太低的我时刻提醒自己:别人娱乐,你要学习;别人学习,你要更加努力。刚开始公开教学时,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我常常闭门苦练“绕口令”,有时还用录音机把所讲的课录下来,用心推敲语音、语气和语调,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教态,用水泥地作黑板认真练习板书。工作中,我深感信息闭塞容易造成见识短浅,所以倍加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在外地出差,书店是我必去的地方,买书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那时,我每月工资只有三、四百元,但到北京等地出差时,买二、三百元的书籍是常有的事。我如饥似渴地吮吸着书籍的精华,借鉴着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思想。

学习是发展的源动力。在师专毕业后的几年里,我通过在职进修,先后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和“基础数学专业研究生学历”。工作之余,我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读书、学习。尽管工资微薄,每年还是花费近200元订阅了几种教学刊物。几年中,通过剪贴、抄写的各种教学资料近二十本,达八十多万字。酷热的暑假、凛冽的寒假,都成了我系统读书、整理资料的良辰。学习,使我拥有了职业生涯中立足与成长的精神源泉,使我形成了从知识修养到专业智慧的日臻成熟、日渐强大的支持系统。我之所以后来能在教学上取得一点儿小小成绩,首先归功于我不间断地读书学习和知识积累。

本着学习的态度、实践的精神,从1995年开始,我在河南省周口市的各级教研活动中多次承担了“公开课”、“观摩课”,数十次的“摸爬滚打”使我的执教能力提高迅速,也逐渐得到了领导和同行们的认可。诸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优质课教师、河南省电教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等等荣誉也纷至沓来,最感自豪的还是在1999年9月,我参加河南省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同年10月,又有幸作为河南省的代表参加全国第四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荣获一等奖。此时的我,已经成长为一名崭露头角的教学新秀。

我告诉自己——这只是开始,教育人生的马拉松,我才刚上路呢!

研修促我加速:从“教学新秀”到“特级教师”

曾无数次问自己,教学究竟是什么?怎样教才是有效的?思考常常陷入困惑,困惑又一次触发思考。思考的结果,使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于此,我开始有意识地从“经验型”的教师向“科研型”的教师转变,潜心探究课堂教学艺术,努力形成一种实中求活、洒脱自然的教学风格。

2000年,经过选拔,我如愿入选河南省“百千万工程”百名教育教学专家培训班。“学然后知不足”。培训期间,许多专家教授的报告和讲座常常让我陷入反思:我是什么“师”?是“庸师”还是“人师”?我的每一节教学设计都是最佳的吗?我走入每个学生的心灵了吗?……这种震憾是前所未有过的,是刻骨铭心的,于是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一起涌来。课余时间我最常去的地方是图书馆,在那里,我流连书海,如痴如醉,页页精读,行行品味,字字琢磨。这一年的研修经历,使我获得了许许多多触及思想和灵魂深处的东西,在理论素养方面有了质的提升,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2002年3月我被选送参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省级培训者培训班学习。一场场教育专家的报告,一次次集中研讨,使我再一次更近距离的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数学观,许多重要的观念深深锲入了我的头脑,我把目光放得更远了。

2004年,我被评为河南省特级教师,那一年我32岁,刚过“而立之年”,是河南省最年轻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年轻的我拥有了绝大多数教师到退休还得不到的荣誉,但我很清醒,深知:教海无涯,学无止境。在感激幸运之神眷顾的同时,我深知自己的不足和缺陷,面对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我永远需要学习、需要研究。特级教师不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结者”,而应该成为教师终身发展的新起点,在这个平台上,我可以更加有所作为。

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在数学教学上也有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不仅有近百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有6项教科研成果获省级奖励,还应邀在全国各地讲学数十次,受到同行们的好评。更重要的是,我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了质的提升,对数学教学的规律有了初步的把握,为我以后的发展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奔跑在加速,耳畔书声朗朗,美景历历在目……目标还在远方。

信念催我奋进:心灵的邀约,永恒的追求

这些年来,教学的需要,始终像一条无形的鞭子,驱赶着我,使我充实,使我进步。学习和工作几乎成了我生活的全部内容,我也乐此不疲。我没有聪颖过人的头脑,但坚信“勤能补拙”,一直在全身心地跋涉和奔跑,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目标迈近,向远方进发。这其中自然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期盼与迷惘,也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与付出,当然也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外喜悦。

虽然路途坎坷,但我时时有一种冲动,总想冲向一个个目标。当那些教学研究中的、学习上的实实在在的目标被我拿下,我总有一种成就感,而“远山”又在眼前闪烁。追求卓越的信念始终催我奋进,令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随着业务能力的提高,我也有了脱离课堂改走行政路的机会,但每一次机会来临,我都坚决放弃了,因为我深知,数学教学才是我永远的追求,她是那样令人心驰神往,引领着我用尽心力奔跑过去。她是那样神秘的诱惑着我,鼓舞着我,召唤着我,我知道那是心灵的邀约,是我迎风奔跑的动力。

雨露滋润禾苗壮。在我成长的路上,有无数双热情的手在帮助我、鼓励我,我始终心存感恩。刘金荣校长、张玉萍老师、彭学真老师、李辉校长、沙素琴大姐、梁秋莲老师、刘可钦校长、曹丽娅校长……为我的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他们甘为人梯的精神令我感动,促使我像他们一样无私地帮助年轻教师。

为了心灵的邀约,永远的目标,我愿意在数学教学研究的漫漫征途上,不懈求索,永不倦怠地奔跑在教育的幸福之路上。

路在脚下,便只顾风雨兼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