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古拾今,北京东正2016秋拍推出家具、紫砂及茶香道具专场

 天宇楼33 2016-10-23

北京东正2016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时间:11月8日-11月10日

拍卖时间:11月11日-11月12日

预展及拍卖地点:北京嘉里大酒店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北京东正2016年秋拍将推出“集古拾今—家具、紫砂及茶香道具专场”,本专场精心筛选了140余件拍品,集收藏和观赏价值于一身,并分四大类家具、紫砂、茶香道具等等集中展现文人生活的情趣,且对拍品更为细分多元化。



明代家具简约雅致,清代家具则是富贵豪华。明式家具经清康雍乾三代的发展,一改简洁雅致的韵味,品种越趋丰富、式样多变、追求奇巧。逐步采用雕刻、镶嵌和描绘,雕刻刀工细腻入微,使家具有很多前代们没有的品种和样式,造型更是变化无穷。

厅堂布置倾向稳重大方,贵胄之家则更讲威严,故器物布置讲究对称,居室之所则讲究实用,故灵活多变。然主人的品味、喜好则体现于其中。明清风格家具至今仍受到海内外藏家的喜爱。


本次秋拍古典家具专题展现明清经典家居布置为主题。聚集了一批如“清紫檀顶箱柜(一对)”、“清黄花梨月牙形竹簧边提盒(一对)”、“清黄花梨面条柜(一对)”、“明末清初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一对)”、“清黄花梨西番莲多宝格(一对)”和“清黄花梨四平拐子条桌”等黄花梨和紫檀20余件精品家具。


家具篇


清 黄花梨月牙形竹簧边提盒(一对)

23×23×13 cm×2

来源:藏家购自王世襄旧友家中。

此对提盒扇形,通体黄花梨木制,以扁木接作为底座,衬底置三档格层,复加顶盖,最底下一层嵌落在底座的槽口中。每层盒体沿口镶嵌竹簧作灯草口,不仅增强了视觉效果,亦起到盒体的加固作用。盒两侧树立柱,立柱两侧为螭龙形站牙抵夹。直角横档三弯提把。此对提盒保存完好,形制规矩,木质名贵光洁,直线稳健挺拔,包浆浑厚润泽,收放有度,整体古朴大方,赏心悦目。提盒,原为盛放物品的器物,因用对称的提梁托着盒子而得名,后来一些文人对这种颇具民俗色彩的实用物产生了兴趣,使之形制更为精巧、工艺更加讲究,并成为文人雅士们随身携带文房四宝的用具。



清?黄花梨龙纹席面圈椅一对

尺寸:60×47×100 cm×2

此圈椅为黄花梨制成,制作考究,背板两侧有扉棱,椅圈以楔钉榫五接,以榫卯与后腿上截及鹅脖连接,两端出头回转收尾成圆钮形。靠背板一木整做,上端开框透雕团型正龙纹,鹅脖等四柱向下穿过椅盘成为腿足一木连做。

椅的造型藴含着深厚的哲理,除了标准制式外亦经常有所变化,每一种款式的圈椅坐起来的感受都会因人而异。该圈椅包浆温润,造型简练舒展.款式为标准明代造型,彰显主人的尊贵之气。龙纹在某些方面成为帝王独享的,而以明清最为严格。此纹龙头为正面,饱满宽阔,毛发浓密颚下须作髭状,龙身盘绕成一团,指爪犀利,尾羽飘逸,为整件椅子的年代得以旁证,少见而难得。

参阅:

1.故宫博物院珍藏文物珍品大系 — 《明清家具》上第32页。

2.庄贵仑 《庄氏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明清家具集萃》,两木出版社,香港



清 黄花梨罗锅翅琴桌

160×65×82 cm

此件画案为黄花梨材质,原皮包浆,板心用料奢侈,乃清早期大户作风。案面攒框镶独板,冰盘沿,束腰打洼。直腿内翻马蹄足,牙板下装罗锅枨。通体无钉无胶,采用攒边、插榫的制作方法,坚固稳定,经久耐用。

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极富有科学性。它不用钉子少用胶,制作上采用攒边等做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是家具坚固耐久的结构部件,又是家具极好的装饰。这件画案是黄花梨的,材料珍贵。它的造型很有特点,桌面和罗锅枨花之间,按照过去一般的制式裆中间应该有矮老或者是卡子花这一类的东西,但是在此把它省略掉了,而且桌面是一块独板,看起来超凡脱俗。此物原始皮壳,彰显沧桑岁月,榫卯交接,尽展匠师技艺,流传至今,未动分毫,实为难得。

参阅:《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 伍嘉恩著(Grace Wu Bruce 《TwoDecades of Ming Furniture》)第46-47页。





清 黄花梨雕龙纹独板大翘头供案

310×45×86 cm

夹头榫翘头案,基本结构与平头案相同,因条案案面两端装有翘起的“飞角”,故称“翘头案”。明清时期主要是供陈设厢的承具。此案面两端翘头,面下安直牙条,铲雕相背的卷曲纹,形状优美典雅。案面为两快厚板拼成,边缘平齐,只在下端隐起一道线,打破僵直。两端打抹头状翘头,尖如鸟喙。牙板宽厚,卷云式牙头,其上浮雕大螭龙纹,其中腿足两侧为相背的卷鼻螭龙,其身躯化为卷云纹,尾翼曲折变化,形成牙板的边缘阳线,末端勾转为拐子状。两边各浮雕一个两足兽状小螭,与大螭相对。牙板中间稍宽,以拐子纹在中间界出一个空间,浮雕双螭捧寿纹,此处螭纹变为三足,身躯曲折有青铜意趣。

其用材壮硕而装饰秾华,兼具厚重和华丽风貌。这长三米巨型独板 为面的翘头案,木料极佳,木纹生动瑰丽的独板案面,其用材之巨,公私收藏无出其右者。唯故宫博物院藏明铁梨螭纹翘头案与之相类,然在材质的华美上确不能相较。大型翘头案一般摆设在正厅正中,它与平头案的使用功能相同,只是更具装饰性。翘头案,即所谓“天然几”也,《扬州画舫录》载:“民间厅事,置长几,上列二物,如铜磁器及玻璃镜、大理石插牌,两旁亦多置长几,谓之靠山摆。今各园长几,多置三物,如京式。”所谓“长几”“靠山摆”者,亦为此类翘头案。




吴昌硕牌匾

37.5×138.5 cm

楠木。

钤印:「吴俊之印」

款识:茫然万顷涉(秋)湘,赋笔氤氲出洞箫。赤壁流观翁自爱,纪年壬戌又今朝。诗吟南斗依何补,河驶东流候不清。破研疗饥人特健,解嘲唯有拜先生。狂充二客亦何妨,两地相思一梦商。川路自长明月共,满衣香雪立吴刚。(涉下脱秋字。)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赋寄雨山先生正之。吴昌硕年七十有九。


明晚期 仲尼式“中和”古琴

38×140×3.5cm



此琴形制规整,线条雅致,表面髹黑漆。琴底部刻书“中和”二字为琴名,下刻试问“月印长江水,风微滴露清。会到无声处,方知太古情。”落款“敬一主人”;下刻篆书“潞国世传”方形大印。

朱常淓(1607-1646),字中和,号敬一主人,又号敬一道人,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明朝第二代潞王,为第一代潞王朱翊 三子,世称潞王。工书善画,尤嗜古琴,编撰有琴谱《古音正宗》和《古今宗藩懿行考》,是流传至今著名的琴学名作。

参阅:西泠印社201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Lot.2810。成交价:RMB 4,370,000



紫砂茶道器篇



当代 徐秀棠作鍾馗 — 寻鬼、杀鬼、负鬼

出版:

1《徐秀棠紫砂陶艺集》P53

2《紫砂陶艺收藏展》P44

说明:鍾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砂雕塑“鍾馗”,头戴官帽,一袭大红长袍,蝠破夜而降。犹如任伯年笔下得朱砂大写意。雕塑制作细致入微,神态逼真写真,折扇宽厚苍劲。为当代不可多得的紫砂佳品。铁须虬鬓,预持剑拔出,来势汹汹,破夜而降。雕塑制作细致入微,神态逼真,人物塑造以神抒情又赋于故事情节,令人遐思。



清嘉道 杨彭年製陈曼生刻扁石壶

H:7 cm;容积:260ml

钤印:【底款】祯详彭年(把款);泉石以生香曼生(刻款)

出版:《茶熟香温—尚古陶轩珍藏》P174,古吴轩出版社,2013年11月

此壶作扁石式,其壶型从曼生经典壶式周盘演变而来,以特有泥料製成,壶身刻“泉石以生香芳生”,细观此壶,胎质细腻,色泽饱满,光润如玉,造型秀致挺立,短流,小圆把,可爱灵动,口盖齐整融合。整把壶端庄雅致,比例协调,造型圆润充实,扁钮至脚线,与壶身紧密呼应,整体比例谐调,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壶底钤有“祯祥”方章,把底钤“彭年”方章。用传统双刀刻法全手工镌刻而成,文人味十足。底部钤印“祯祥”二字,与此件扁鼓壶底章款如出一辙,应为同一枚印章所钤。印文字迹清晰,极富金石韵味。需要注意的是此“祯祥”为清中期名手,非清晚期的蒋贞祥。祯祥,区别于晚清的蒋贞祥,乃清中期宜兴紫砂名手,生平失考,就传器来看,善制各类壶型,且壶艺水平高超,偶见于市者,皆精美绝伦,非一般俗手可为。

参阅:《宜兴紫砂珍赏》P103,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清光绪 1878年 何心舟制徐三庚铭秦权壶

钤印:心舟(盖)、林园(底)

参阅:《紫泥——王度宜陶珍藏册》P77“秦权壶(赦翁-清)”,何健/主编,奇园国际艺术中心出版,1993年10月出版(初版)

容积:470ml

温润雅致 淳厚谦逊 — 何心舟制 徐三庚铭秦权壶

此壶创意源于量具“秤砣”。其形似砣,因秦代始皇统一度量衡时所用之权为形,而名之曰“秦权壶”。此壶形似柱,上部以圆形收于纽底。桥形纽顺着钟形盖面微微拱起,便于提拿。壶盖半圆,以截盖式与壶口相密合。壶鋬环耳形,造型稍长,便于手握。壶流一弯,独孔短流向上微曲,出水爽净有力。壶身将紫砂的光素造型之美与文墨之美相结合,是文人壶之佳品。于书房清供,雅士赏用,怡然自适。壶体颜色赭红,胎质温润,型制朴素敦厚,线条简约流畅,工艺制作精细,设计装饰得体,古朴稳重。壶体以篆书陶刻装饰,章法得体,布局疏密有度。壶身一面阴刻诗文辞句,一面素雅光洁。陶刻技艺精湛,刀法颇具金石雅趣。以篆书刻字,并落款:光绪四年,似鱼室题,心舟製。

心舟,是指清道光至同治年间製壶名手何心舟。心舟,字石林,号曼陀华馆,浙江绍兴人。工书法、篆刻,所製茗壶工艺精当,形製简巧,取法自然,善用黄泥制器。何氏与海上画家任伯年、胡公寿、虚谷等书画家常相往来。曾与陶友王东石于浙江宁波建玉成窑,造紫砂壶。据记载及传世品所见,浙宁玉成窑出品多有文人雅趣,令人百读不厌。

玉成窑是清晚期浙江宁波地区的新创窑口,由梅调鼎倡导,虚谷、任伯年、胡公寿、徐三庚等书画、金石家参与,何心舟、王东石等名工製壶。玉成窑製品常常别出心裁,壶身铭文多为文人雅士所题,书法秀劲,布局精妙,铭句、书法与制壶三者融合无间,堪称曼生壶之后的另一段壶艺佳话。玉成窑器为文人雅士与製陶名家合创之结晶,徐三庚系当时著名的书法篆刻家,玉成窑所用印章多出自其手,拍品壶底钤印即为徐三庚篆刻。

徐三庚(1826-1890),字辛谷,又字诜郭,又号袖海,似鱼室主等。清晚期著名金石家,工篆隶,与吴让之、赵之谦齐名,其书法、篆刻多得力于天发神谶碑,别树一帜,日人圆山大迂、秋山白嵒远来习艺,因此他对日本印坛影响亦大。

“湘妃竹”号称“斑竹一枝千滴泪”,既富文学传奇色彩又有特殊装饰性,是清代皇帝颇为喜爱的一种器具用材,此次有幸征集到数件湘妃竹作置物,融于一堂,也别有一番风趣。

除此之外,本次还征集到一批茶香道具共与藏家品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