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律人如何让演说好听又好看?| 庭前独角兽·PLUS

 望云1120 2016-10-23


文丨沈雯 

来源丨庭前独角兽(本文系授权刊发)


沈雯
浦东法院




PLUS演说会,是P-Pro,L-legal, U-universl ,S-share四个单词英语首字母的缩写。今年是第二届。很荣幸,能参与其中。


大幕落下,确实有很多可以感悟和总结的地方。比如什么是PLUS演说?怎样跳出传统桎梏来做演说?怎么做出好听好看的演说?都是我们值得我们激烈讨论和细细体会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怎么准备一场PLUS风格的演说。



1、和传统演讲说拜拜:请献上你的脑洞



 传统演讲,可能讲究更多的是“套路”,循规蹈矩,或是照本宣科。想来学生时代,或许都会有那么几节演讲与口才选修课。通常会有个抑扬顿挫的“大^家^好^^”的开头,嗯,就是你想象中的那个起伏的音调,通常有几个平地而起的“难道不是这样吗?”的反问,再配合几个单手向左前或右前的动作,就像央视记者柴静在说道她学生时代的演讲活动时那样,狗血一撒满堂彩。


但随着TED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尝试更加新颖的演讲形式。 正如PLUS演说会,重要的既不是“演”、也不是“说”,而是你说了什么。


不需要太多的套路,PLUS所力图呈现的是传播专业知识和信息、成为表达观点的平台。而你需要的只是敞开自己的心扉,献上自己的脑洞。


打开两届PLUS演说会的视频,你会发现每一个视频的选题都不是你原本想象的演讲比赛的模样:走私罪、键盘侠、幸福力、P2P。对于PLUS的选题,必须抛开对传统演讲的依恋,把传统演讲那种充盈外溢的“正能量”悄悄放进脑洞的外衣里,让观众在天马行空中学到干货,引发思考。


本届plus准备阶段,有一重要环节。即上届的选手与本届一一结对,帮助我们更好的熟悉赛程并进入角色,我的教练黄老师同学向我立荐了上届PLUS演说会中,他十分钟爱的一集,这篇演说名叫《过江》,内容大概是说,讲者所在的派出法庭在黄浦江的另一边,法官和书记员每天上班要坐着班车渡过黄浦江,到江对岸的法庭去上班,此时画风一转,以前的法官和书记员是划着小船到派出法庭工作的,这么想来普及法律事业真是一件非常令人敬佩的事情。结构很简单,但是让人耳目一新,如果放在传统演讲中会怎样呢?或许是演讲者一上来就会用充满感情的语调对自己的同事(间接地包括自己)进行一番褒奖,然后开始阐述我们也要学习他们的这样的精神,并举出三点学习(通常如此)的方向,此时,当你作为讲者站在舞台上低头向下望去,或许就能看到在场的观众都在看手机这样“震撼人心”的场面了。两相对比,开足脑洞,寻找角度来体现一个更为含蓄的主题,才是PLUS的真正有意思的地方。



你讲的什么都好,但是不好听,这不是很遗憾吗?



2、从“耐撕”到“NICE”:用辩论技巧讲故事



 语言技巧不是天生的,它潜伏在生活中,我也只是在生活中积累经验的那种普通人,幸运的是学生阶段也曾受到过辩论的熏陶,并始终对这思辨的游戏怀有兴趣。


对于辩论,平凡大众很崇拜,因为逼格很高,言语之间透着知识的光芒;文人大儒则很轻鄙,因为嘤嘤绕绕,炫技取宠而已。


从技巧上上说,辩论与演说是相通的,只是辩论更注重逻辑,需要与队友配合,是“群殴”的艺术;演说更注重表达,一个人撑满全场,是“孤胆”的场域。有人说辩论员在场上临场感十足,总是妙语连珠,那不过是事前准备的时候下了功夫。但是,因为辩论语言逻辑短,所以无论是搞笑还是抒情都能更加直击人心,让人产生深刻印象。这样的技巧,其实在演说中可以借鉴使用,因为观众的逻辑和需求都是一样的,你说得圆满冗长,反而适得其反。


又要说到黄老师了,也是位热爱辩论的好少年,我们曾探讨,如何让演说具有直击人心的力量。他又给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曾有一位辩手,他的辩题是儿童权益保护(我自己回忆的),做四辩总结时,如果他要强调保护刻不容缓,换做是你如何表达?有人或许会用上演讲时常用的“排比句”:我们难道可以容忍孩子们的笑脸上蒙上阴霾?难道可以容忍灿烂的花朵受到摧残?难道可以纵容罪恶的滋生和肆虐?……这样说完观众只会更加关注他的嗓音、他的脸、他的语气和手势,因为这段话言之无物,大家觉得听不听无所谓,更不要说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中去了。现实中,这位辩手是这么说的,“辩论的最后,我的眼前浮现起两年前的一幅画面,当时我在中院实习,一个孩子被虐待致死,他的手里紧紧攥着第二天上学时要用的一支铅笔——他喜欢这支铅笔,但是——他,永远用不到了。”说到这里,已经不需要过多的总结,一切都已经结束了,随着会场里粗糙的扩音设备传出长长的尾音,现场出现片刻的沉默,然后观众席中有人开始抽泣…… 两者效果对比,后者显然更优。


演说对于很多人而言,一次PLUS演说需要一刻不停地讲10分钟以上,有些长得让人难以接受。因此,或许会有讲者喜欢在演说的过程中进行漫长的描述——包括我自己,一开始也非常喜欢细细描述认为“用得到”的法条和法理知识。然而,越是看似完整的叙述,越是看似周延的表达,其实都是在往让观众看手机的方向发展,观众其实只需要一个故事,一个简短的、情节平直的故事,或是一个比喻、一句调侃,它们逻辑很短,但却可以在一瞬间让他们欢乐、悲伤、感动,让你成为他们心中那一刻的中心。



所以谁说短逻辑的辩论员不能当演说家呢?说故事,短的也很好。



3、你需要怎样的演说:讲干货,可视化



 PLUS的精髓是时间的精炼与PPT可视化的运用。对很多人而言,PLUS的魅力在于它即短小又精悍。时间不超过15分钟,内容以“干货”为主。在这短短的10来分钟内,我们被竭尽所能的要求讲述清一个我们想要传达的内容,或者是法律现象分析、或者是实践操作,或者是我们在法律工作中的心得体会等等,借助PPT的可视化手段,力图有趣、有料。


想象一下,或许我们曾经在聆听某个正式场合的陈述时,也许它也很精彩,但或许太长了。太多的信息,往往会造成“认知超负荷”。我们常常最不擅长的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把一个东西传递给其他人。如果只是数据、定义,往往会被搞得头晕脑胀,更糟糕的,是往往会记不住讲者所要努力希望传递的信息。所以时间的把握,十分重要。


而传统的PPT往往跟多的是大段的定义、解释。这与“可视化”的要求不相符合。如果是你可以通过一张简单的图片传递给别人的,那一定比你说上一百句表达效果更佳明显。这也是在TED演讲中,所广泛运用的,它的依据来源于“图优效应”,当听到或读到一组事实后,大多数人三天后,可能只会记得信息的10%,而添加了图片的话,这种记忆率会答复提升至65%。


以我自己的演说《员工要辞职,公司不同意!怎么办?》为例,其中有一个三百多字的例子,大致说的是:某小姐得了胃病,向公司辞职,后来发现不是胃病,而是怀孕了,想要反悔。面对这样情节简单的例子,我在正式演说之前试过多次,如果不配合PPT的可视化效果,即使将整个故事压缩到了非常简短的程度,听讲者也非常容易遗漏故事信息。究其原因,还是由于长达10分钟以上的演说容易让人落入疲劳,抓重点的能力也随之下降了。但是当我使用了可视化的PPT演示以后,观众在听讲的过程中,就能够全面地理解案例的内容,对于演说也不再有“滔滔不绝”的枯燥感了。


So,你需要的是制作这样的一段演说:它可以看,可以听,可以感受,而且不会太长,太枯燥。当你俯身看看台下,观众们受众握着手机,静静地看着你,用眼神催促你讲下去,这是你成功的证明。





写在最后的话


我是因为机缘巧合而站在PLUS的舞台上的,但是这样的感受确实让人念念不忘。听到主持人说出我的名字,打开“小蜜蜂”机械化地走上舞台,在银色的叉形标记处停下,用指甲试试遥控笔,点开第一页PPT,回忆一下稿子的开头,咽下口水,开始演说。


台下起初很暗,零星有着手机屏幕在闪动,过了一会儿,他们中的一些人放下手机看着我,也或许在看我的PPT,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时不时地耳语一番,伴着摇曳的舞台灯光,仿佛置身在宇宙空间——这是你自己的舞台。


如果你也想成为这样的一个听者,那么你首先要面对讲者们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现实,他们可能说着带有乡音的普通话,长得不那么让人赏心悦目,声音不都带着悦耳的磁性,但是,与此同时,你就是很爱听他们说,无论说什么都很有意思,这就是演说的魅力。


而如果你立志于成为一个好的讲者,那么,用心去打开你的脑洞,简化你的逻辑,做出明快的PPT,你或许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PLUSer,站在舞台上享受演说带给你的无限快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