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夙梦逍寂 2016-10-23


行星架内部:请注意两组行星齿轮。

移动换挡杆,观察动力是如何通过变速器传递的。

一挡

在一挡中,较小的太阳轮由液力变矩器中的涡轮顺时针驱动。行星架要逆时针旋转,但被单向离合器(只允许顺时针方向旋转)固定,齿圈成为输出。小齿轮有30齿,齿圈有72齿,因此,根据下方的图表,传动比为:

传动比=-R/S=-72/30=-2.4:1

因此,旋转传动比是负的2.4:1,这意味着输出方向与输入方向相反。但输出方向与输入方向实际上相同——这就是两组行星齿轮的奥秘。第一组行星齿轮与第二组啮合,第二组行星齿轮带动齿圈,这种组合引起反向。可以看到,这还使较大的太阳轮旋转。但由于离合器已松开,因此较大的太阳轮能以与涡轮相反的方向(逆时针)自由旋转。

  二挡

为了获得二挡所需的传动比,变速器的操作十分巧妙。它的运作就像两个行星齿轮组通过一个公共的行星架相互连接。

行星架的第一级实际上使用较大的太阳轮作为齿圈。 因此,第一级包括太阳轮(较小的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较大的太阳轮)。

输入是较小的太阳轮、齿圈(较大的太阳轮)由制动带固定,输出是行星架。对于这一级,由于太阳轮作为输入,行星架作为输出,齿圈固定,因此公式为:

1+R/S=1+36/30=2.2:1

较小的太阳轮每转动一圈,行星架就转动2.2圈。 在第二级,行星架作为第二个行星齿轮组的输入,较大的太阳轮(不动)作为太阳轮,齿圈作为输出,因此传动比为:

1/(1+S/R)=1/(1+36/72)=0.67:1

为得到二挡的整体减速比,我们将第一级乘以第二级:2.2x0.67,得到1.47:1减速比。这听起来有点古怪,但的确有效。

三挡

多数自动变速器三挡的传动比为1:1。您会记得在上一节中提到我们要得到1:1的输出,所需做的只是将行星齿轮三个部件中的任意两个锁定在一起。对于本齿轮组的排列,甚至更简单——所需做的只是啮合离合器,将每个太阳轮锁定到涡轮。

如果两个太阳轮同向转动,行星齿轮会锁住,因为它们只能反向旋转。这便将齿圈锁定到行星齿轮,使得所有部件作为一个整体旋转,从而产生1:1的传动比。

超速挡

按照定义,超速挡的输出速度比输入速度快。它的速度会提高,正好与减速挡相反。在本变速器中,啮合超速挡会一次完成两件事情。如果您阅读过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可能已经了解了锁定液力变矩器。为了提高效率,某些汽车有一个锁定液力变矩器的机构,以便发动机的输出直接传递到变速器。

在本变速器中,啮合超速挡后,连接到液力变矩器外壳的轴(通过螺栓固定到发动机的飞轮)会通过离合器连接到行星架。较小的太阳轮空转,较大的太阳轮被超速挡制动带固定。没有任何部件连接到涡轮,仅有的输入来自变矩器外壳。我们回到图表,这次以行星架作为输入、太阳轮固定、齿圈作为输出。

传动比=1/(1+S/R)=1/(1+36/72)=0.67:1

因此,发动机每转动三分之二圈,输出装置就旋转一圈。如果发动机转速为2000 转/分(RPM),则输出速度为3000RPM。这使得在保持发动机转速缓慢的同时,汽车可以以高速行驶。

倒挡

倒挡和一挡极为类似,但由液力变矩器涡轮驱动的不是较小而是较大的太阳轮,较小的太阳轮反向空转,行星架被倒挡制动带固定到外壳上。 因此,根据上一页的公式,传动比为:

传动比=-R/S=72/36=2.0:1

这样,本变速器中,倒挡的传动比略小于一挡的传动比。

传动比

本变速器有四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下面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传动比、输入和输出:

挡位输入输出固定传动比一挡30齿太阳轮72齿齿圈行星架2.4:1二挡30齿太阳轮行星架36齿齿圈2.2:1行星架72齿齿圈36齿太阳轮0.67:1二挡总计1.47:1三挡30齿和36齿太阳轮72齿齿圈1.0:1超速挡行星架72齿齿圈36齿太阳轮0.67:1倒挡36齿太阳轮72齿齿圈行星架-2.0:1
阅读了上述内容后,您大概想知道不同的输入装置是如何连接和断开的,其实这些装置是通过变速器内部的一系列离合器和制动带完成的。 

离合器和制动带

在本变速器中,啮合超速挡后,连接到液力变矩器外壳的轴(通过螺栓固定到发动机的飞轮)会通过离合器连接到行星架。较小的太阳轮空转,较大的太阳轮被超速挡制动带固定。没有任何部件连接到涡轮,仅有的输入来自变矩器外壳。

为了将变速器转到超速挡,必须通过离合器和制动带连接和断开许多部件。行星架通过离合器连接到液力变矩器外壳。较小的太阳轮通过离合器从涡轮断开,使其能够空转。较大的太阳轮通过制动带固定到外壳,使其无法旋转。每次换挡都触发一系列类似的操作,只不过啮合与脱离的离合器和制动带不同。下面让我们观察一下制动带。

在本变速器中,有两副制动带。变速器中的制动带实际上是钢带,缠绕在齿轮系的截面上,连接到外壳,它们通过变速器壳内的液压缸驱动。

其中一个副制动带

在上图中,您可以在变速器的外壳中看到其中一条制动带。齿轮系已移除,金属杆连接到活塞,而活塞驱动制动带。

此处可以看到驱动制动带的活塞。

在上图中,您可以看到驱动钢带的两个活塞。通过一组气门传送到气缸的液压使活塞推动钢带,将这个齿轮传动系的部件固定在外壳中。

变速器中的离合器有一点复杂。在本变速器中有四个离合器,每个离合器都是由增压过的液压油驱动,这些液压油进入到离合器内的活塞中。当弹簧确保当压力下降时,离合器松开。下面您可以看到活塞和离合器鼓。请注意活塞上的橡胶密封圈——当保养变速器时,它是要更换的部件之一。

变速器中的一个离合器

下图显示的是离合器摩擦材料和钢片的交互层。摩擦材料在内部用花键连接,从这里锁定到其中一个齿轮;钢片在外部用花键连接,从这里锁定到离合器壳。在大修变速器时,也要更换这些离合器片。

离合器片

通过轴上的通道为离合器提供压力,可以在任何时刻用液压系统来激发那些离合器和制动带。

如果汽车挂驻车挡

锁住变速器不让它旋转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对这种装置有一些复杂的要求:

  • 汽车在斜坡上时,必须能脱离啮合(汽车的自重施加在机构上)。

  • 即使换挡杆没有与齿轮对齐,您也必须能够接合此机构。

  • 一旦接合,某个部件必须阻止换挡杆弹出和脱开。

要达到所有这些要求的机构相当精妙,接下来让我们首先观察其中的一些部件。

变速器的输出:方形槽口被驻车制动器机构啮合,保持汽车静止。

驻车制动器装置啮合输出装置上的齿,从而保持汽车静止。变速器的该部位钩住驱动轴。因此,如果该部位不旋转,汽车不会运动。

驻车制动器机构穿过变速器的空壳,如同汽车驻车时那样。

从上图中,您看到驻车装置凸出到齿轮所在的壳体中。请注意它有锥形边缘,这有助于在斜坡上驻车时,将驻车制动器脱离啮合——由于锥角的存在,汽车的重力可帮助将驻车装置推出位置。

此杆驱动驻车机构。

此杆连接到一根由车中的换挡杆所操纵的拉线。

驻车机构顶视图

当换挡杆置于驻车挡时,该杆推动弹簧紧靠小的锥形衬套。如果驻车装置已对齐,从而可以落入输出轴齿轮部分中的一个槽口,那么锥形衬套会向下推动驻车装置。如果该装置是在输出轴的某个高点上对齐,那么弹簧将推动锥形衬套,但换挡杆只有在汽车稍微移动并且齿正确对齐时才会锁入位。这就是为何有时候在你挂到驻车挡且松开制动踏板之后,汽车会移动很小距离的原因——它必须滚动少量距离,从而使得轮齿对齐,驻车装置落入适当的位置。

一旦安全驻车,衬套将压住换挡杆不动。所以即使汽车在坡上,换挡杆也不会弹出驻车挡 。

汽车上的自动变速器必须完成很多任务,您可能没有意识到它的运行方式如此之多。 例如,以下是自动变速器的一些功能:

  • 如果汽车位于超速挡(在四速变速器上),变速器将根据车速和节气门踏板位置,自动选择齿轮。

  • 如果您缓慢加速,则换挡速度会比您在节气门全开状态下加速的换挡速度要低。

  • 如果您把加速踏板踩到底,变速器将降到下一个较低挡。

  • 如果您将选挡杆移到某个低挡,只要车速对于这一挡来说不是太快,变速器就会降挡。 如果车速太快,它将等到车慢下来,然后降挡。

  • 如果您将变速器挂到二挡,那么,除非您移动换挡杆,否则即使变速器完全停止也不再降挡或升挡。

您之前可能已看到过类似的东西,这的确是自动变速器的大脑,它管理所有这些功能,甚至还有更多功能。您所看到的通道将变速器油引到变速器中的所有不同部件。浇铸到金属中的通道是一种高效的流体引导工具,如果没有它们,您将需要很多软管来连接变速器的各种部件。接下来,我们将讨论液压系统的关键部件。然后,我们再来观察它们是如何一起工作的。

自动变速器有一个精妙的泵,称为齿轮泵。这个泵通常位于变速器的盖中,它从变速器底部的贮槽中抽取变速器油并供应到液压系统。此外,它还供应变速器的冷却器和液力变矩器。

自动变速器的齿轮泵泵的内部齿轮连在液力变矩器的壳上,因此它与以发动机相同的转速旋转。内部齿轮带动外部齿轮转动,在齿轮转动时,变速器油从月牙形一侧的贮槽抽出,被推到另一侧的液压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