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污染恐慌】(三)“PM2.5”发生源,遍布全国

 一行游天下 2016-10-23
2014/02/13 00:00

【日经BP社报道】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但引发中国民众强烈关注,则是从大家知道“PM2.5”的存在后开始的。
 



       2011年底,媒体曝出美国大使馆与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空气污染指数存在很大差异。美国大使馆公布的PM2.5数值转眼之间便在网上传开,掀起了大波澜。


      那么,PM2.5究竟是什么呢?其实,空气中漂浮着许多肉眼看不到细小颗粒物,颗粒物的种类数不胜数,所以观测时是按照直径对颗粒物进行分类的。
       

       其中,直径小于10微米(μm,百万分之一米)的颗粒物被称作“SPM”或“PM10”,而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就被称作“PM2.5”。头发的直径大约为70μm,是PM2.5的30倍左右。

       PM2.5的颗粒如此之小,因此会对健康造成影响。颗粒大的SPM只能进入到气管,而PM2.5能够到达肺部深处,而且一旦进入体内就很难排出,据说可能引发哮喘和心脏病。

       PM2.5的来源包括工厂、发电站、汽车、烧荒等人为源,以及植物、火山喷发等自然源。这些来源释放的烟尘中的PM2.5叫作“一次颗粒物”,释放到空气中的NOx(氮氧化物)、SOx(硫氧化物)、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空气污染物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PM2.5叫作“二次颗粒物”。

       二次颗粒物的产生与光化学烟雾有关。空气中的NOx和VOC被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O3(臭氧)等物质。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臭氧、紫外线与空气污染物反应后就会产生PM2.5,但其中具体机理目前还不是非常清楚。
 

       北京市发布的数据显示,市内PM2.5的主要来源是汽车,与来自相邻的河北省等地的PM2.5相加,占到了总量的一半左右。

       北京和河北的污染程度确实严重,但污染并非仅限于这一地区,而是广泛存在于中国各地。

       右图在地图上表示了NOx的发生量。NOx只能在刚刚发生时检测到,可以由此推测出PM2.5等污染物来源的位置。从图上可以看出,日本的污染源主要集中在东京等大城市,而中国的污染源则遍布全国各地,呈面状分布。(未完待续,记者:山根 小雪,上海支局 坂田 亮太郎,宫泽 彻,《日经商务周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