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慢?这里有真正有用的速读法。

 sapalatu 2016-10-24

前几天才批驳了速读,然后今天又来写速读,肯定有小伙伴问,缘叔你是精分么?

缘叔当然不是精分,如果记忆好的小伙伴,可以记得,前几天的文章,写的是,速读的基础其实是理解力。那么看完文章,肯定有小伙伴问,怎么提升理解力?那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我参加#知识管理训练营#@彭小六的心得。

这个心得是什么呢?一句话概括:一个观点,四个仆人,五步建立结构化刷书技巧。

一个观点的改变

先说第一个观点的改变,先确定一件事:你是书的主人,你是阅读的国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你花了钱,买了书,那么书属于你了,怎么读,什么时候读,当然全听你自己安排,既不用为了面子和炫耀而读,也不用为了别人说好而读。什么?你说可不可以不读,不读你买来干嘛?

而如果把书籍当做仆人,那么就会发现,必须一次性读完读懂的压力变得小了很多,并且因为是仆人,所以随时召见仆人,按照我国王的意志和时间安排。这不也就理所应当了么?

转变读书观念,放心的把书籍当做仆人,这样才不会被已经买来的书山,下载在电脑里的书海所淹没,也才能真正的掌握高速阅读的真意。

仆人和仆人一样么?仆人的分类。

既然我是国王,那么我的仆人当中,是不是人人都该平等对待,平均分配时间呢?有的仆人只是一篇新闻,阅读完了就算了,那么难道应该跟一些境界高远、内涵深刻的大臣们一样对待么?当然不是。

仆人也应该分类:

实用类的尚书型

思想类的帝师型

工具类的书记型

娱乐类的妃嫔型

尚书:

它们是一帮很聪明的人,想到了国王需要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直接的解决之道,让国王直接可以干成什么事,比如《跟秋叶学ppt》、《如何阅读一本书》、《越读者》、《跟秋叶学职场技能》等等,但凡是这类实用指导类的书籍,都属于我们的尚书,国王也是依靠着它们成就更好的人生、获得更高的成就。

帝师:

这是一堆很难读的仆人,因为他们并不针对什么现实的问题,它们教授的并不是某种实际的解决技术,而是针对世事的现象,提炼背后的本质,思考正确的方向这些很艰难的内容进行探索。对于这类书,我们甚至不能用平等的态度去看,而应该仰视他们,因为它们是真正的能在认识世界的方面帮助我们的书籍。

书记:

这类书就特别容易理解了,就是各种工具词典,没有他们,我们并不经常召唤他们,但是如果没有他们,国王就会犯常识性的错误。

妃嫔:

这个类型。。。。。男同学收起口水好么,这类书籍,是指单纯就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并不期望能收获什么,当然,它们也是有必要的价值,没有人能一直工作而不休息和娱乐的,但是如果一直沉迷于后宫之中,你知道有个皇帝叫做李后主么?

当然,分类只是为了我们更好的分配精力和结合实际情况拟定读书的重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更多的向尚书型的书籍多多请教,增加自身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而当工作十年,就或许应该多请一些帝师回来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改换和提升。

另外,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书分类分错了,这个可能是因为不了解,比如思想类的当做技能类的,像《把时间当做朋友》当做时间管理书籍,也有可能是我们的理解力提升了,原来只能读着玩的小说,现在却可以从里面解析出写作手法、情节架构经验等等,所以分类别太死板,灵活的随着我们的提升而改进吧。

五步结构化提升刷书能力

那么当国王对于仆人做好了分类,但是还是发现一个问题,如果随意的召唤一名仆人,畅谈半天,时间花去了,但是却感觉没什么用处,书籍说了很多,但是吸收的却很少。

这个就需要建立自己的结构化读书能力了。我称之为刷书的能力,当你可以一天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读书真的是刷书。

1.目标

设立你的阅读目标,针对你准备开始快速阅读的书籍,你想从中了解什么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好处,我是要了解要点?还是记住操作细节?最后我准备用多少时间来读这本书?

2.预读

然后你就可以开始看看书的封面,封底,序言、目录。大概书的节奏,就有一个概念了,这个阶段基本花不了五分钟。

3.扫读

开始翻开正文,用一种浏览的速度去看,每个章节名、小节名、图片、表格、章节的开头结尾、陌生词。这样读完,内容大体就了解了。

4.跳读

但是经过扫读的过程,其实很多地方有趣但是不清晰,那么就挑出来阅读一遍。

5.输出

最后一步,也是时常忘记的,就是输出,当你输出的时候,你会对这本书有一个清晰的理解程度的认识,那么是否要继续加深理解,就看你自己的需要了。

看完这篇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学会真正有用的速读法。


欢迎转载、分享,只是注明原作者即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