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大古老的思维悖论

 真友书屋 2016-10-24

翻译/审校:瑶瑶Yvonne

漫漫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公孙龙等人对人类的世界观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提出的一些思维问题及悖论情景,即使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值得人们深思。

10. 漂浮者


伊本·西那(Ibn Sina,又称阿维森纳,980-1037)是伊斯兰医学家、哲学家,一生著述颇多,对灵魂和智力也进行了广泛研究。他的作品奠定了其后几个世纪欧洲哲学的基础。在其作品中,西那针对自我与自我认同提出了一个疑问,即众所周知的“漂浮者”问题。

假设我们创造出这样一个人,他漂浮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身体毫无知觉,四肢不能接触,也不能接触其他东西,总是闭着眼睛,周围寂静无声,没有任何感知输入。他感知不到自己形体的存在,还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吗?而对于人们独立不朽的灵魂,这又意味着什么?

9. 美诺悖论


美诺悖论是以苏格拉底的学生命名的。苏格拉底对无知和问询的研究闻名于世,而他的学生美诺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我们熟知的悖论。

悖论内容为“人们通过问问题学不到任何东西”。如果知道答案,那他就没必要问;如果不知道答案(或者不知道自己寻找的是什么),那询问也没有意义,因为他不能辨别答案是否正确(得到的是否自己要找的信息)。询问的本质决定了它没有存在的价值。

但细想一下,大部分人所知都有限,学到的知识仅能指导正确的方向,比如查词典,这个悖论似乎有点站不住脚。

8. 宇宙边缘


公元前5世纪,一名士兵、哲学家阿契塔(Archytas)提出了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将矛掷向宇宙边界,它会弹回还是会消失?”

后来,伊壁鸠鲁派卢克莱修(Lucretius the Epicurean)等哲学家在形成宇宙无限论观点时引用了阿契塔的问题。卢克莱修说,这个问题只可能有两个答案:宇宙无限或者有某种形式的边界。还有人争辩说,尽管宇宙无限论不可思议,但站在宇宙边缘、伸手即是虚无的情景更难以想象。

7.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几百年来,这个问题难倒了无数哲学家和科学家。最早将这个问题付诸笔端的是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Mestrius Plutarchus),他在著作中用了一整章来阐述这个问题。当时这个难题已经众所周知,普鲁塔克提出,这不仅仅是鸡和蛋的问题,这个悖论适用于天地万物。

亚里士多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际研究。当时胚胎学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亚里士多德对各阶段的鸡蛋进行了检验,想要画出一幅胚胎发育图,结果发现无所谓谁先,没有鸡就没有蛋,没有蛋就没有鸡。

6. 卡涅阿德斯船板


卡涅阿德斯(Carneades)是古希腊学者,公元前214年左右生于古利奈(Cyrene),后作为雅典派的官方使者来到罗马。卡涅阿德斯就正义理念撰写了大量文章,世人一般认为是他提出了船板实验(其实最初船板实验可能是当代另一个人提出的)。

在此思想实验中,有两个人(甲、乙)遭遇船难,漂流在海上,船只剩下一块木板。他们都知道这块木板是他们生还的唯一希望,于是都游向木板。一个版本中,两人同时游到木板处,甲把乙推开,甲得救。另一版本中,甲已经在木板上,但乙将他推到海里,乙得救。

不管是哪个版本,在木板上的人最终都得救了。他为了自己活命杀死了另一个人,是应该判刑,还是应该算正当自卫?

5. 克利西波斯悖论


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克利西波斯(Chrysippus)认为人体存在美德与个性来构成自我,并用离奇的迪奥和西昂(Dion and Theon)例子来进行说明。

假设有一个人,我们给他取名迪奥,而同一个人,去掉一只脚,我们给他命名为西昂。然后将迪奥的脚砍掉,这样他们两个就变成了一样的。由于两个人不能再同一时间占据同一空间,切掉脚后两个人其中一个必须死掉。克利西波斯认为应该西昂死,因为西昂无法失去他从未有过的东西,所以不复存在。

斯多葛学派大多同意克利西波斯的看法,但学者斐洛(Philo)持相反意见。他认为西昂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因而可以安然度过,而迪奥会死去。

4. 借钱悖论


公元前5世纪,锡拉库扎的埃庇卡摩斯(Epicharmusof Syracuse)开始创作早期希腊喜剧。在一部剧中,有一幕本来很有趣,但引起了一场关于自我本质的争论:

甲借了乙的钱,但还不起。甲就问乙,如果他有一些鹅卵石,然后再增加一颗或拿走一颗,鹅卵石还是不是同样的数目。乙说不是,然后甲说,由于人一直在成长、变化,他跟借钱时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所以不必还钱。接着乙把甲打了一顿,并说他已经不是打甲的那个人,因此不需要负责。

玄学依然在努力研究人类形体与内在变化的关系,我们一直是同一个人,还是一个全新的人?

3. 白马非马


“白马非马”是中国哲学家公孙龙于公元前250年左右在其著作《白马论》中提出的,引起了无数关于语言与逻辑本质的争论。

2000多年来,人们对“白马非马”的逻辑一直争论不休,最基本的说法是,“马”指动物形状,“白”指颜色,而“马”是没有颜色的,所以不同于“白马”。没人会说“白马”和“黄马”是相同的,而且“马”与“白马”所指并不永远相同,所以“马”与“白马”是不对等的。

因此,白马非马。

2. 谷粒悖论


埃利亚学派的芝诺(Zeno of Elea)是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哲学家,因其悖论而闻名。他提出了谷粒悖论,但从未给出自己的想法,只是将这个问题留给了世人:

一蒲式耳(译注:英国相当于36.4升,美国相当于35.2升)谷粒掉在地上,会发出清晰的响声,而一粒谷子掉在地上并没有声音。每一粒谷子掉在地上都没有声音,那一蒲式耳谷子是如何发出声响的呢?这个悖论有几种解释方法。其一,部分与整体特性不同,这是正常的。其二,一粒谷子掉在地上也是有声音的,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因此,这也成为“耳听为虚”的一个范例。

1. 伊壁鸠鲁悖论


伊壁鸠鲁学派(Epicureanism)提倡追求排除情感困扰之后的心理安宁和自由,但学派中的主要思想家也钻研与宗教有关的问题。伊壁鸠鲁及其学生认为上帝(或众神)有时对人类事务持袖手旁观之态,并形成了著名的伊壁鸠鲁悖论。

伊壁鸠鲁悖论也称罪恶问题,内容如下:

如果上帝是全能的,他应该能阻止世上所有的恶。而既然恶存于世,这说明上帝不想阻止或者不能阻止,进而说明上帝并非宣扬的那么强大,或者上帝恶毒,认为恶的存在无所谓。

伊壁鸠鲁认为,唯一合理的解释为,万能、仁慈、永生的上帝并不存在。

<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