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验结果重复不出来,你的细胞出错了?

 昵称37362699 2016-10-24

最近几个月,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的 NgAgo 实验可重复性争议在生物圈内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至今虽有多方表态,但此事目前尚未有定论。


面对国内外大量实验室无法重复其实验的滚滚质疑, 韩春雨向同行和媒体多次指出——细胞污染是实验结果无法重复的可能原因。


其实,对于任何一位「细胞饲养员来说,细胞污染都是如影随行、常常避闪不及的梦魇。有首歌好像这么唱的:


最怕培养基突然飘絮

最怕显微镜下看到杂菌

最怕突然出现的小黑点还有支原体

最怕听到细胞污染的消息


虽然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确定细胞污染的确切种类,但如果你的实验室总遭受相同类型的细胞污染,那么花点儿时间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破坏你研究成果的小东西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一期的 Eppendorf 公开课中,就让小 E 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讨厌的细胞天敌



细胞天敌们的合影: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细胞污染界三种道行尚浅的「天敌」:

细菌/真菌/酵母污染

之所以说细菌、真菌和酵母污染道行尚浅,是因为它们容易被肉眼和显微镜识别。


他们分别是什么样子?又该如何逐一识别呢?请看下表,一见分晓。



▲ 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 被污染的细胞培养基呈现又浑浊又黄的状态(左),未被污染的细胞培养基呈现清澈和红色的状态

细菌污染是三者之中个性较强的一位,有一定的辨别难度。因为有时我们无法确定在培养基中看到的是细菌还是细胞碎片或其他沉淀物


▲常见的细菌有:杆状菌、球状菌和螺旋状菌


这时你可以试试对那些污染嫌疑者保持关注:细胞碎片和沉淀除偶尔脱离位置外,基本纹丝不动;而浮躁的细菌则不会乖乖打坐。


但是,部分圆形的低等细菌同样属于不动派,对于这类细菌污染,就只能指望让时间说真话了:在没有抗生素的情况下,如果颗粒数量没有增长,证明这只是普通无害颗粒;而如果它们的数量一夜剧增,那么很遗憾,你的细胞已经被污染了。


以下视频清晰地记录了细菌们如何以假乱真,你能正确识别吗?↓↓↓



以上的三种污染虽好辨认,但依然不容小觑。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细胞的劲敌——支原体


支原体污染

还记得本文开头 细胞天敌们的合影吗?从合影中我们可以发现,支原体的平均直径只有 0.1~0.3 μm ,这在显微镜下都无法识别。由于支原体污染初期生长缓慢,更是没有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而这位神出鬼没的不速之客,却正是大量实验结果假阳性或无法重复的罪魁祸首,因此,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定期检测支原体污染十分重要。


▲支原体附着在人类纤维细胞膜上的扫描电镜照片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 DNA 染色、微生物培养、PCR、ELISA 等多种方法对支原体进行检测,但这些不同的方法各有千秋,在实际实验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比如:检测设备、样品量、时间安排等)来选择最适合我们的一种。


▲DAPI 染色的支原体污染细胞


文章来源:Eppendor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