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潞城:原起寺

 璇琮坑 2016-10-24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此寺去天台庵不远,但属潞城,正好位于潞城、黎城、平顺公路分岔的地方,在一个名为凤凰山的土岗上,下临公路和浊漳河。

 

  
此寺创建时间不详,寺内有天宝六年的石经幢,证明至少始建于唐代。另有一通北朝石碑和半截北朝造像碑,石碑的碑头非常古朴,但两面都刻上了新的碑文,碑阴是清代的,正面是山西省文化局、潞安县人民委员会、下黄乡人民委员会、辛安村五星农叶生产合作社、辛安村手工叶生产合作社一九五七年关于维修原起寺的纪念文章。这两块石碑或许是从其他地方收集而来的,不是寺中原物。

 

  
寺内主要建筑有四:东配殿为清代所建,较无价值。香亭是明代建筑,但造型甚好,前两柱的柱础形状独特,为以前所未见。柱上分刻楹联“雾迷塔影烟迷寺,暮听钟声夜听潮”,“飞阁流丹临极地,层峦耸翠出重霄。”青龙塔是元祐二年所建八角七级密檐实心砖塔,高17米,各层檐下密布仿木铺作,远望繁复夺目,近看却有些嘈杂琐碎。

 

   
最有价值的是大雄宝殿,一般介绍文章都说此殿有唐宋遗风。写游记时看了山西古建保护研究所贺大龙在《文物》杂志上写的《潞城原起寺大雄宝殿年代新考》,根据各种数据比对,特别是与天台庵的比对,认为此殿应为五代建筑。他说:“我们无意将原起寺大雄宝殿的现存年代推前,但大殿无论是整体风格、主体结构、细节特征、建筑比例都与宋代建筑不同,恰与唐、五代时期的建筑相近同,而与天台庵弥陀殿最为接近。其中半栱式替木与平顺龙门寺西配殿相近同;枋栱式扶壁栱与长子小张碧云寺正殿相同;泥道栱隐刻是三殿所共有的手法。不设普柏枋、批竹式耍头平出、梁袱与斗栱组合式结构、平行辐射布椽法等,都是唐、五代建筑特有的突出特征。所以,通过上述比较研究,我们初步判定原起寺大雄宝殿是一座具有显著五代时期风格的建筑遗存。”

 

 
 
这次到山西来看古建筑,因为集中看的多了,倒是推动自己进一步去学习古建筑的各种术语,虽则还是一知半解,但相较来之前,似乎还有了些许长进。凡事看多了,总会“入云深处亦沾衣”地多些认知。

 

    
看守此寺的老太太非常热情,而且笃信神佛,她告诉我们寺内的石阶上,某年居然自己长出牡丹而且开花,现在这棵灵异的花已经移入花坛,而生长花的地方被特意标示出来,墙上还挂着有人送来的表达膜拜之意的锦旗。因为是文物单位,不让烧香烛,老太太在殿内供上两支LED灯,权代蜡烛。在没有文物保护意识之前,正是这种朴素的信仰,才帮助浊漳河谷的这些古老建筑留存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