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培养孩子这些好习惯,以后后悔就晚了~

 罗清军 2016-10-24
陶行知说: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孩子的有些小习惯看起来微不足道,背后却反映出很多东西。从孩子的一些小习惯,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方式,就可以预见他们的未来。

小事平凡却意义非凡

近日,教育部官方微信转发了特级教师吴非的一篇博客。他写道:对孩子的观察,我注意到的都是平凡小事。比如下面这些:

做事有计划,想好了再做;讲话前能迅速拟出简要提纲;

生活有规律,按部就班,能从容应对意外事件;

零碎时间不浪费,有统筹意识;不迟到;

记忆力强,不完全靠天赋,使用记事本,有随手记录思考碎片的习惯;

东西摆放有规律,使用草稿纸也整整齐齐;总是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

尊重他人,有倾听意识;说话和写作,有听众和读者意识,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

遇事做决定之前能三思,尽可能周密地考虑细节,预见有可能的突发情况;

遵守公共规则,在有可能发生危险和伤害的地方,小心谨慎;

不做有可能发生危害他人的事;对妨碍他人的行为表现出厌倦,对破坏规则的行为不宽容。

总结下来就是,未来发展比较好的孩子一般具有以下行为特点和习惯:

学习和生活有规律、有计划;

拥有组织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有随手记的习惯;

面对困难,有胆魄和方法来应对;

有共情能力;有规则意识。

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这些良好习惯?

1.养成规律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一大早,闹钟响翻天,妈妈“起床了”的叫声快要冲破耳膜,孩子还是皱皱眉,接着睡。迟到?他才不在乎!

啊?真的要迟到了!妈妈急的恨不得长双翅膀出来,孩子呢?悠闲地享受美味早点。实在逼急了,他有一千个理由不去学校。

晚上磨磨蹭蹭写完作业,22点了,匆忙洗漱完,小屁孩儿不急不慌地拿出了心爱的玩具;你把他塞进被窝,无意中发现他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摆弄手机或者IPAD。

……......

为什么在他眼里,从来就不知道时间有多晚?

那是因为他没有养成规律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做事没有计划性,这样的孩子一般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无感型。这些孩子对外在比较没有感觉,不太在乎别人的感受,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要担负起哪些责任。

逃避型。他们爱找借口逃避责任,很容易与父母引发对立与冲突,导致亲子关系不佳。

敷衍型。典型特点是粗心大意、拖拖拉拉。他们的生活永远在恶性循环中,一家人跟着身心俱疲。

家长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无感型孩子:目标设定在“习惯改善带来的好处”。把温馨早餐变成孩子期待的事,当他能准时起床、上学,就有充裕时间享受晨起的早餐约会。

对逃避型孩子:营造“那是我想做的”氛围。这类孩子主观意识强,必须让他知道这件事很棒,而且是出自他的意愿。父母需奖励他的改变,引导他说出改善方式,能让他发现问题,主动变好。这类孩子习惯一旦养成,就很容易持续下去。

对敷衍型孩子:目标设定在“明白事情轻重缓急的顺序”。例如:之所以会晚起,是因为昨天太晚睡;会晚睡,是因为作业写太慢。追根究柢,孩子会发现没规律的主因是手脚慢吞吞。接着,让孩子学会在脑海里分配工作,决定顺序,决定好了说给父母听,并且每天练习,让孩子渐渐掌握做事的顺序与技巧。

2.鼓励孩子学会表达自己,并善于倾听别人。

有位妈妈在孩子一年级上学的第一天,就教给她一个魔法:在课堂上一定要多举手,老师提问也好,自己有听不懂的地方也好,都要第一个举手。

就这样,这个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养成了积极表现自己的习惯。以至于在后来的哈佛大学面试环节中,哪怕大家的分数相差无几,她还是以优秀的表达能力和大胆地自我展现,受到了在场面试官的一致青睐,成功进入了哈佛大学。

举手发言,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能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运转大脑、组织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孩子能在其中找到自我存在感和自信,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家长在平时也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和孩子建立一种好的朋友关系,让他相信你、愿意和你交流。家长对孩子想做的事不要一味阻挠,也不要一味纵容,要尊重他的想法,当意见产生分歧时,和孩子静下心来好好交流,甚至可以辩论,发现各自的问题,确定最终的方案。

认真倾听孩子说话,不仅可以鼓励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孩子组织语言表达自我的能力,还可以教会孩子学会倾听,心平气和地接纳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听得进意见和批评。

3.强化应对困难的能力。

“妈妈,你怎么也得帮我找个理由呀!”假如女儿在恳求你,“我没时间写周记。但是,如果我不交一篇上去,老师就不允许我去参加夏令营活动。”

你会怎么做?很多家长当然不忍心孩子独自面对这种折磨,一定出手相助。

学习哥建议不如换个方式来帮助孩子,不要让她习惯于你代劳。下次遇到麻烦,你应该问她:“告诉我,怎么啦?”接下来,你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与看法,让孩子去参考而不是强制孩子去执行。

告诉他,你相信他能渡过难关;对他说:“我知道你会没事的。”然后鼓励他开动脑筋想办法:“想想看,上次隔壁的小宇遇到类似的问题,他是怎么做的?”

一旦他掌握了这个技巧,你还可以考考他,让他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答案。这个有趣的方法能调动起他的积极性,让他投入地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坐以待毙”。

4.培养规则意识。

社会上总有一些人,视规则如无物。他们从来不排队,插起队来理所当然。过马路从不看灯,反正车也不敢撞。他们不信法律,维权方式是一哭二闹三上吊。他们不喜按套路出牌,嘲笑守规矩人的呆板,为自己的小聪明暗自窃喜。

事实上,每年因为超载发生数千起交通事故,每年因为闯红灯发生数万起交通事故。现实生活中,心无规则这头“老虎”每一天都在吃人。

唯有遵守规则,才能鞭策自己老老实实奋斗,也佑护我们平平安安回家。它让我们每一餐都吃得安安心心,每一觉都睡得踏踏实实。这条路看上去最长最远最累,可是这一路没有密布丛生的荆棘,也没有暴风骤雨,更没有不怀好意的狼外婆。

所以,一定要教给孩子规则意识,不仅为了让孩子不因“漠视规则”被吞噬,还为了在别人破坏规则、危害公众利益时,他们敢于挺身而出,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战,而不是忍气吞声、任人践踏!

文|学习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