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天的肇周路美食一条街

 昵称34018049 2016-10-25

肇周路成为美食一条街,只是近几年的事。成为“黑暗料理”一条街,更是机缘巧合。肇周路的地理位置处在当年的卢湾区和南市区(黄浦区)之间,有点“三不管”的意思。华灯初上,城管、工商……都下班了,只要不碰上倒霉的“综合治理”,利用家里的门面房字或是人行道,夜宵摊子就这样摆出来了,都是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食物:馄饨、面条、豆浆、油条……凑巧肇周路上的洗脚店也是很有名的,能成了气候,想必跟“三不管”的地理位置有关系。但那已经不重要了,很快,“美食”超越一切,成了肇周路的一块招牌。从建国新路到合肥路,短短两百米,一百多个门牌号,甚至可以忽略坐西朝东的一边,仅仅是马路的一条边,就诞生了无数的传奇,老绍兴阿姨豆浆、阿鑫面馆、耳光馄饨、长脚汤面……无需证照,无需房租,自己动手无需用工,就这样在夹缝中,硬生生开出一片天地,一条没有人认可,但又没有人不知道的美食街,甚至在上海的黑暗料理界,隐隐然有了执牛耳的气度。


彩云易散琉璃碎,肇周路夜晚的繁华终于随着市政建设的脚步而戛然而止。先是老绍兴阿姨豆浆消失了,然后是耳光馄饨、阿鑫面馆……一个午后,我就这样误打误撞地走到了肇周路,幸亏房子还没有拆,只是都动迁了。一家一家走过去,那些无证无照的黑暗料理留下的痕迹,还在。想来是很快就会消失了,那些挂上灯泡才被人熟知的地方,一旦暴露在阳光下,和上海任何一条行将消失的弄堂没有任何区别,赤裸、凋敝,散发着让人不适的气味。几年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呢?紧邻新天地,不是什么“广场”,就是什么“中心“吧,谁又会记得这里曾经的繁华,那些在夹缝中硬生生开出来的一片,属于老百姓的“新天地”呢?


肇周路建国新路口,老绍兴阿姨豆浆摊旧址


当年排队等候吃豆浆油条的人们


肇周路同仁坊过街楼,招牌是谁写的无从考证,但这几个字意境不俗,颇有汉简的意味


同仁坊一头通唐家湾,远处的高楼大厦


弄堂幽深的出入口


高价回收一切旧东西,“您不要的东西我要,谢谢……”


这里曾有一家山寨的“豆浆油条店”,不堪在老绍兴阿姨那里排队的吃客常来这里,慢慢也成了气候


小店搬到了西凌家宅路,老顾客,地图侬看得懂伐?


大名鼎鼎的阿鑫面馆,现在雁荡路开了新店,成了一代“网红”,吃他一碗面至少排队一小时


阿鑫面馆遗留的价目表,搬到雁荡路以后,价钱当然……你懂的


肇周路阿鑫面馆晚上营业时的旧照


阿鑫面馆著名的蟹粉面,索价168元。我要第N次地重复那段传奇:我无比尊敬和热爱的好友@Maxwell 吃过一次双浇,老板阿鑫老实不客气地收了他336,送给他一只咸蛋黄狮子头。


这家面馆还开着,一开间门面,有将军肚的人根本走不进去


271号的信箱,玻璃窗上糊着一张《China Daily》,看这份英文报纸的人去了哪里?


渐渐走到了肇周路合肥路口,这里曾经是上海黑暗料理的一个地标:耳光馄饨,所谓“打耳光不放”,无非是葱花骨汤加一勺猪油,也有人吐槽说耳光馄饨并没有那么稀奇,皮子如何如何,芯子如何如何……但很多很多人在这里吃到了“妈妈的味道”,没人打他们耳光,他们就是喜欢来。


耳光馄饨的牌子还在,店已经搬到了老南市的黄家阙路


耳光馄饨晚上六点才开门营业,五点城管工商下班嘛……下午三四点钟排场就摆出来了,烧辣酱、斩大排、煎荷包蛋……那种香气……隔壁邻居这么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那就天晓得了。炸猪排?要起大油锅的东西,这里是没有的


肇周路209号最后的守望者,爷叔:手机里有什么好看的?


挂在树上的大脚丫子还在,只是不知道到了晚上,它是否还会发出妖冶的光,赤橙黄绿青蓝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